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盖梁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盖梁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45086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盖梁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包括盖梁支架基础,安装于盖梁支架基础上的钢立柱,安装于钢立柱顶部的双拼工字钢,安装于双拼工字钢顶部的贝雷梁,安装于贝雷梁顶部的工字钢分配梁,安装于工字钢分配梁顶部的盘扣支架,盘扣支架上安装有适于水平顶撑的水平支撑组件,水平支撑组件的顶部安装有方钢龙骨,方钢龙骨适于竖向顶撑盖梁底模。通过水平支撑组件中的基准板、固定板和顶撑件,利用顶撑件两端的万向铰链结构将基准板进行适应性位置调整,确保基准板自动调整至水平状态,即在盖梁底模处重新设定一水平基准,进而能够快速且精准保证盖梁底模的水平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盖梁施工技术,具体为一种盖梁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国内大型市政、公路桥梁设计多为双向六车道或八车道,单向三车道或四车道,墩柱盖梁的长度多数在40m以下,少数长度在40m以上,盖梁施工普遍采用支架法和无支架法两种方式。支架法对地基的承载力要求高,地基处理费用高,工期受限,施工稍有不慎,即可造成支架整体下沉,严重影响盖梁的施工质量,且对于水中桥墩不适用;无支架法施工常见的有:预埋法、横穿法和抱箍法,虽然适用于高墩盖梁和水中盖梁,但三种方法各有利弊,每种方法的优点均不能兼顾保证盖梁支撑体系对施工进度、质量及成本等多方面的整体控制要求。

2、现有盖梁支撑体系采用底部支撑和顶部支撑部分,底部支撑包括抱箍和剪刀撑结构的基础搭建方式,顶部支撑部分采用盘扣支架和底模支撑方式,需要采用全站仪进行盘扣顶部调节顶撑来完成复杂的标高调整,经检索cn115045191a公开一种钢嵌装置虽然能够调整水平度,但是忽略了支撑体系在搭建时的垂直度安装误差,随着搭建高度的增加使得安装误差会加大,也需要配备全站仪进行复杂的标高调整处理,盖梁底部模板水平度无法得到快速且精准调整,进而导致盖梁的水平度得不到充分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精准且快速的确保盖梁底模的水平度。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专利技术人经过实践和总结得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盖梁支撑体系,包括盖梁支架基础,安装于盖梁支架基础上的钢立柱,安装于钢立柱顶部的双拼工字钢,安装于双拼工字钢顶部的贝雷梁,安装于贝雷梁顶部的工字钢分配梁,安装于工字钢分配梁顶部的盘扣支架,盘扣支架上安装有适于水平顶撑的水平支撑组件,水平支撑组件的顶部安装有方钢龙骨,方钢龙骨适于竖向顶撑盖梁底模;

3、其中水平支撑组件包括基准板和固定板,固定板和基准板之间安装有顶撑件,其中基准板位于固定板的顶部,顶撑件设置有三组呈周向环形布设,顶撑件的顶部呈倾斜布设且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靠近固定板中部布设,顶撑件的顶部两端分别布设有万向铰链结构,顶撑件对应端上的万向铰链结构自由端与对应的板转动安装。

4、优选地,所述盖梁支撑体系还包括盖梁侧模,盖梁侧模的顶部通过对拉螺栓安装于盖梁底模两侧,盖梁侧模的底部通过连接螺栓一安装于盖梁底模的侧部,连接螺栓一的一端设置有偏折部且偏折部贯穿盖梁底模的骨架并通过两个螺母固定,两个螺母分别位于骨架的两侧,连接螺栓一的另一端贯穿盖梁侧模的底部并通过压接螺母一压接固定在盖梁底模的两侧。

5、优选地,所述盖梁支撑体系还包括盖梁端模,盖梁端模的底部通过连接螺栓二和盖梁底模连接、侧部通过连接螺栓三和盖梁侧模,连接螺栓二和连接螺栓三的结构相同,连接螺栓二的一端贯穿盖梁端模的骨架并通过两个螺母固定、另一端通过压接螺母二固定于盖梁底部的底部,连接螺栓三的一端贯穿盖梁端模侧部的骨架并通过两个螺母固定、另一端通过压接螺母三固定于盖梁侧模的端部。

6、优选地,所述所述盖梁端模的内侧端部外围均安装有密封条,盖梁侧模的底端侧部安装有密封条。

7、优选地,所述盖梁底模包括弧形木模板和方木,方钢龙骨的顶部安装有方木,方木的顶部安装弧形木模板。

8、优选地,所述盘扣支架上安装有适于抵接盖梁侧模的顶杆,顶杆包括一端固定安装于盘扣支架上的连接头一、另一端安装于盖梁侧模上的连接头二,以及适于连接连接头一和连接头二的连接套管,连接套管和连接头一和连接头二通过内外螺纹连接。

9、优选地,所述盖梁侧模的端部安装有供连接螺栓三贯穿的连接耳板三且压接螺母三压接于连接耳板三背对盖梁端模的一侧;

10、所述盖梁底模的底侧端部安装有供连接螺栓二贯穿的连接耳板二且压接螺母二压接于连接耳板二背对端部模板的一侧。

11、优选地,所述钢立柱上通过抱箍安装有槽钢剪刀撑。

12、一种盖梁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施工步骤如下:

13、步骤一、安装钢支撑:

14、在原道路上设置盖梁支架基础,根据计算的钢立柱总高度对现场钢支撑进行配节,在地面上将所有钢支撑组装成整体,组装式使用水平尺校准钢支撑垂直度,垂直度偏差≤%h,后分别使用吊车吊装至盖梁支架基础上,并用配套螺母拧紧;钢支撑组装及安装时,连接螺栓必须%安装并拧紧,承台位置钢立柱沿横桥向每两根设置一道剪刀撑,承台以外钢立柱沿顺桥向每两根设置一处剪刀撑,剪刀撑均采用#槽钢+抱箍形式;

15、步骤二、安装双拼工字钢:

16、在钢支撑上部法兰顶部画出工字钢标记,采用6米双拼工字钢对顺桥向每组两根钢支撑进行连接,保证工字钢在顺桥向钢立柱两端外漏长度一致;

17、在每根钢立柱上使用φ20mm螺纹钢筋进行限位焊接,焊缝要均匀饱满,保证后续施工过程中双拼工字钢不会产生位移;

18、步骤三、安装贝雷梁:

19、采用三片单层“”型贝雷梁,安装前在双拼工字钢顶面画出贝雷梁安装位置标记,在空旷场地内用吊车对每个盖梁贝雷梁分组拼装,贝雷梁分组长度需保证满足横桥向横跨两根钢支撑,贝雷片下垫枕木,用吊车将贝雷逐片吊起,用桁架销子相互连接接长,为保证梁的刚度,连接桁架的所有螺栓螺帽必须拧紧,桁架销子穿到位后必须插好保险销;

20、用汽车吊将拼装完的每组贝雷梁吊装至钢支撑顶部,如有必要用风揽将贝雷片左右收紧固定牢靠;将第二组贝雷梁吊装并与第一组连接牢固,以此类推,直至第一跨贝雷梁安装完成,使用相同方法安装第二跨贝雷梁,两跨贝雷梁横桥向净间距为.米;

21、步骤四、工字钢分配梁:

22、首先由专业测量人员在双拼50b工字钢两端位置使用坐标法放出两端分配梁位置,后在中间部分每60cm做一道标记,分配梁遇墩柱处将其割断,并在头尾两端下方加装横桥向联系梁,联系梁采用分配梁同规格工字钢,分配梁安装时尤其注意位置必须准确;

23、安装盘扣支架,待盘扣支架搭设完成后在可调托撑上由专业测量人员使用水准仪放出盖梁每个底部变坡点的标高和两端标高,中间拉线定位,将顶部可调托撑调整至水平支撑组件中基准板处于设计标高位置;调整完毕后使用全站仪符合每个变坡点及两端点位置是否准确,标高位置复核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24、步骤五、安装方钢龙骨:

25、施工前,根据盖梁底部横坡精确制作方钢龙骨的弧度与高度,龙骨竖向每30cm增加一道竖肋,以保证龙骨的刚度,加工完成后分别对每个龙骨进行编号,以保证安装时盖梁底部横坡的正确,安装时将龙骨底部中心线与分配梁中心线重合即可,每侧采用2根φ50钢管将整个方钢龙骨连成整体;

26、步骤六、铺设底模方木与盖梁底模:

27、方木选用10*10cm方木,在盖梁底模龙骨中点处放置第一根方木,后往顺桥向两侧每20cm设置一根,直至铺满龙骨,方木与方木、方木与龙骨采用铁丝绑扎固定,绑扎后的节点使用锤头向下锤击,将节点砸至方木内,将铁丝端部向下弯折,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盖梁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梁支架基础(1),安装于盖梁支架基础(1)上的钢立柱(2),安装于钢立柱(2)顶部的双拼工字钢(3),安装于双拼工字钢(3)顶部的贝雷梁(4),安装于贝雷梁(4)顶部的工字钢分配梁(5),安装于工字钢分配梁(5)顶部的盘扣支架(6),盘扣支架(6)上安装有适于水平顶撑的水平支撑组件(7),水平支撑组件(7)的顶部安装有方钢龙骨(8),方钢龙骨(8)适于竖向顶撑盖梁底模(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盖梁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梁支撑体系还包括盖梁侧模(10),盖梁侧模(10)的顶部通过对拉螺栓(101)安装于盖梁底模(9)两侧,盖梁侧模(10)的底部通过连接螺栓一(102)安装于盖梁底模(9)的侧部,连接螺栓一(102)的一端设置有偏折部(103)且偏折部(103)贯穿盖梁底模(9)的骨架并通过两个螺母固定,两个螺母分别位于骨架的两侧,连接螺栓一(102)的另一端贯穿盖梁侧模(10)的底部并通过压接螺母一(104)压接固定在盖梁底模(9)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盖梁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梁支撑体系还包括盖梁端模(105),盖梁端模(105)的底部通过连接螺栓二(106)和盖梁底模(9)连接、侧部通过连接螺栓三(107)和盖梁侧模(10),连接螺栓二(106)和连接螺栓三(107)的结构相同,连接螺栓二(106)的一端贯穿盖梁端模(105)的骨架并通过两个螺母固定、另一端通过压接螺母二(110)固定于盖梁底模(9)的底部,连接螺栓三(107)的一端贯穿盖梁端模(105)侧部的骨架并通过两个螺母固定、另一端通过压接螺母三(108)固定于盖梁侧模(10)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盖梁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盖梁端模(105)的内侧端部外围均安装有密封条,盖梁侧模(10)的底端侧部安装有密封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盖梁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梁底模(9)包括弧形木模板和方木,方钢龙骨(8)的顶部安装有方木,方木的顶部安装弧形木模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盖梁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盘扣支架(6)上安装有适于抵接盖梁侧模(10)的顶杆(11),顶杆(11)包括一端固定安装于盘扣支架(6)上的连接头一(111)、另一端安装于盖梁侧模(10)上的连接头二(112),以及适于连接连接头一(111)和连接头二(112)的连接套管(113),连接套管(113)和连接头一(111)和连接头二(112)通过内外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盖梁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梁侧模(10)的端部安装有供连接螺栓三(107)贯穿的连接耳板三(109)且压接螺母三(108)压接于连接耳板三(109)背对盖梁端模(105)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盖梁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梁底模(9)的底侧端部安装有供连接螺栓二(106)贯穿的连接耳板二(92)且压接螺母二(110)压接于连接耳板二(92)背对端部模板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盖梁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立柱(2)上通过抱箍安装有槽钢剪刀撑。

10.一种盖梁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工步骤如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盖梁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梁支架基础(1),安装于盖梁支架基础(1)上的钢立柱(2),安装于钢立柱(2)顶部的双拼工字钢(3),安装于双拼工字钢(3)顶部的贝雷梁(4),安装于贝雷梁(4)顶部的工字钢分配梁(5),安装于工字钢分配梁(5)顶部的盘扣支架(6),盘扣支架(6)上安装有适于水平顶撑的水平支撑组件(7),水平支撑组件(7)的顶部安装有方钢龙骨(8),方钢龙骨(8)适于竖向顶撑盖梁底模(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盖梁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梁支撑体系还包括盖梁侧模(10),盖梁侧模(10)的顶部通过对拉螺栓(101)安装于盖梁底模(9)两侧,盖梁侧模(10)的底部通过连接螺栓一(102)安装于盖梁底模(9)的侧部,连接螺栓一(102)的一端设置有偏折部(103)且偏折部(103)贯穿盖梁底模(9)的骨架并通过两个螺母固定,两个螺母分别位于骨架的两侧,连接螺栓一(102)的另一端贯穿盖梁侧模(10)的底部并通过压接螺母一(104)压接固定在盖梁底模(9)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盖梁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梁支撑体系还包括盖梁端模(105),盖梁端模(105)的底部通过连接螺栓二(106)和盖梁底模(9)连接、侧部通过连接螺栓三(107)和盖梁侧模(10),连接螺栓二(106)和连接螺栓三(107)的结构相同,连接螺栓二(106)的一端贯穿盖梁端模(105)的骨架并通过两个螺母固定、另一端通过压接螺母二(110)固定于盖梁底模(9)的底部,连接螺栓三(107)的一端贯穿盖梁端模(105)侧部的骨架并通过两个螺母固定、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少波李海雷宋保玉马忠鹏彭文可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巨源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