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低负荷下外循环波动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4682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07
本技术属于锅炉部件领域,公开了一种防止低负荷下外循环波动的结构,设置在锅炉旋风返料器内,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器的尾段椎体结构和立管,所述分离器的尾段椎体设置为圆弧形状,与立管相互对接,灰在流动至分离器的尾段椎体结构和立管时,在立管内形成向下的旋流,在立管内进行汇集,使得其灰幕作用消失,在低负荷时可以使得灰流动性更加顺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锅炉内旋风返料器的部件,具体是一种防止低负荷下外循环波动的结构


技术介绍

1、目前环保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着重于提高分离效率来降低床温控制nox排放,炉内床温降低,循环灰量增多,锅炉对流传热效果加强,在床温下降后仍然能够保持锅炉的带负荷能力,同时nox的排放得到了有效控制。

2、由于炉内灰活性与温度的关系较大,床温越高灰的流动性越好,反之床温低后灰的流动性变差。在锅炉高负荷时炉内灰温度较高,可以维持较好的流动性。在低负荷时,由于床温、炉膛出口温度、返料箱温度整体较低,灰的流动性减弱,锅炉易出现外循环的波动现象,造成了锅炉运行操作困难,严重时会导致锅炉灭火或结焦的事故发生,对于锅炉稳定、环保、安全运行极为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止低负荷下外循环波动的结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防止低负荷下外循环波动的结构,设置在锅炉旋风返料器内,包括分离器的尾段椎体结构和立管,所述分离器的尾段椎体设置为圆弧形状,与立管相互对接。

3、本技术将分离器的尾段椎体结构与立管的连接改成圆弧之后,灰在流动至此处时,在立管内形成向下的旋流,在立管内进行汇集,使得其灰幕作用消失,在低负荷时可以使得灰流动性更加顺畅。

4、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的尾段椎体的角度为60-80°。

5、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的尾段椎体的厚度为6-8mm。

6、设计初期在制作分离立管对接处的绝热式锥体时,为了降低锥体外护板的制作难度,锥体的长度制作较短,在制作完成后锥体的角度较为平缓,通常在50~60°之间。低负荷时由于灰的流动性较差,循坏灰在下落至锥体时会在锥体上方堆积。当超过此处的承载量时,循环灰会突然间塌落,造成外循环波动的产生。

7、本技术将立管段上方的绝热式锥体砌筑角度控制在60~80°之间,外护板据角度的要求进行加长,使得循环物料在下降的过程中不会在锥体部位形成堆积。防止外循环物料在锥体处突然间塌落,杜绝外循环波动的产生,同时锅炉带低负荷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锅炉可以带至更低的负荷,为运行创造了较好的操控条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低负荷下外循环波动的结构,设置在锅炉旋风返料器内,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器的尾段椎体结构和立管,所述分离器的尾段椎体设置为圆弧形状,与立管相互对接;所述分离器的尾段椎体的角度为50-60°;所述分离器的尾段椎体的厚度为6-8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低负荷下外循环波动的结构,设置在锅炉旋风返料器内,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器的尾段椎体结构和立管,所述分离器的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俊芳戴恩贤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汇能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