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双风室结构的返料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7979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3 2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双风室结构的返料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返料箱主体,所述返料箱主体内设有若干返料立管,所述返料箱主体内还分为返料风室区和松动风室区,所述返料箱主体内的立管的前部为返料风室区,所述返料箱主体内的立管的正下方区域为松动风室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原来结构的基础上经过简单的改造设计即可实现,应用简单实在,无需对原有设计进行大规模改造;根据返料的状态对区域进行设计划分,更加合理利用风能的分批,进而可以实现风能分配来实现返料量。可以实现风能分配来实现返料量。可以实现风能分配来实现返料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双风室结构的返料箱


[0001]本技术属于锅炉的主体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循环物料返料技术。

技术介绍

[0002]在早期锅炉设计时,由于炉内循环灰量不高,对返料风的要求较低。在设计返料箱时,将底部的返料风室通常设计为单风室的等压风室结构即可满足返料对风量的要求。为了控制炉内的总风量供给以及降低不必要的风机损耗,通常取一次风机的冷风作为风源,通过增压风机后供给给返料箱使用。
[0003]随着对锅炉运行时的观察发现,返料箱单风室在利用一次风作为风源的返料风,在锅炉负荷变化的情况下也随之变化,对于控制返料量不利。为此将返料箱所需的风源单独采用一台罗茨风机进行风量供给,使得返料箱内的循环在任何情况下都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
[0004]目前环保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着重于提高分离效率来降低床温控制Nox排放,炉内床温降低,循环灰量增多,单风室的返料箱对于控制炉内循环物料量也存在者一定的缺点,无法实现对高低负荷进行变化后循环物料量的调整,锅炉负荷调整速度较慢,对于运行操控带来一定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对返料箱内的结构进行进一步优化,使得返料箱对于循环物料量的控制变得更为有效。使其在高低负荷下通过对返料箱风量的调整就可以实现对返料多少进行的控制,使得返料箱的作用更为明显。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双风室结构的返料箱,具体结构如下:
[0007]一种具有双风室结构的返料箱,包括返料箱主体,所述返料箱主体内设有若干返料立管,所述返料箱主体内还分为返料风室区和松动风室区,所述返料箱主体内的立管的前部为返料风室区,所述返料箱主体内的立管的正下方区域为松动风室区。
[0008]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述返料风室区和松动风室区之间设有一个隔板进行界限分离。
[0009]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述返料风室区设置有返料风进风口,所述松动风室区设置有松动风进风口。
[0010]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述返料风进风口和松动风进风口均连接罗茨风机。
[0011]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述料风进风口和松动风进风口获得罗茨风机风动能比为4:1

10:1。
[0012]本技术将返料箱的单风室结构改为双风室结构,对底部的风进行重新分配,对准立管的返料下降段的位置和前部上升段的位置的在风室内增加隔板使两个区域内的
风相对独立。对准立管的区域称之为松动风,上升段的位置称之为返料风。由于立管内的循环物料受重力作用自然下落,不需要较大的松动风即可维持其动力的存在。在前部上升段位置,循环物料需要克服重力后才能顺利将循环物料返进炉膛。为此在对底部的风箱进行风量分配后,可对罗茨风机提供的动能进行有效的合理化利用,使得对返料的控制更为容易。同时可通过调整松动风和返料风的配比来调节返料量,到达控制炉内循环物料量的目的。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1、在原来结构的基础上经过简单的改造设计即可实现,应用简单实在,无需对原有设计进行大规模改造;
[0015]2、根据返料的状态对区域进行设计划分,更加合理利用风能的分配,进而可以实现风能分配来实现返料量。
附图说明
[0016]图1 本技术的结构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对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0018]一种具有双风室结构的返料箱,如图1所示,包括返料箱主体1,所述返料箱主体1内设有若干返料立管2,所述返料箱主体内1还分为返料风室区3和松动风室区4,还设有风帽5,边缘设有检查门7,所述返料箱主体1内的立管2的前部为返料风室区3,所述返料箱主体1内的立管2的正下方区域为松动风室区4;所述返料风室区3和松动风室区4之间设有一个隔板6进行界限分离,进而实现两个风室区内的风力相互不影响。所述返料风室区3设置有返料风进风口31和返料室出灰口32,所述松动风室区4设置有松动风进风口41和松动区出灰口42,所述返料风进风,31和松动风进风口41均连接罗茨风机;所述料风进风口和松动风进风口获得罗茨风机风动能比为4:1

10:1,具体可以根据返料量来调整。
[0019]本实施例中将返料箱传统单风室结构改为双风室结构,对底部的风进行重新分配,对准立管的返料下降段的位置和前部上升段的位置的在风室内增加隔板使两个区域内的风相对独立。对准立管的区域称之为松动风,上升段的位置称之为返料风。由于立管内的循环物料受重力作用自然下落,不需要较大的松动风即可维持其动力的存在。在前部上升段位置,循环物料需要克服重力后才能顺利将循环物料返进炉膛。为此在对底部的风箱进行风量分配后,可对罗茨风机提供的动能进行有效的合理化利用,使得对返料的控制更为容易。同时可通过调整松动风和返料风的配比来调节返料量,到达控制炉内循环物料量的目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双风室结构的返料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返料箱主体,所述返料箱主体内设有若干返料立管,所述返料箱主体内还分为返料风室区和松动风室区,所述返料箱主体内的立管的前部为返料风室区,所述返料箱主体内的立管的正下方区域为松动风室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风室结构的返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返料风室区和松动风室区之间设有一个隔板进行界限分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俊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汇能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