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桩基孔深探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4656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0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桩基孔深探孔器,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底架、卷扬组件、对辊组件和沉降组件,驱动机构固定安装于底架后侧,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链轮,与过渡轴的一端部安装的从动链轮传动连接,过渡轴的另一端部安装有编码器;卷筒一端安装有第二齿轮,与过渡轴上套装的第一齿轮啮合传动;钢丝绳缠绕在卷筒上,另一端缠绕在过渡轴上,自由端匹配穿过所述T型套并经由所述对辊组件,尾端与沉降组件固定连接。本技术可以实现自动测量,减少了人工操作的工作量和时间,可以实现更高的精确度和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具体涉及一种桩基孔深探孔器


技术介绍

1、在逆境护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过程中,准确测量桩深是非常重要的,桩深的准确测量可以保证灌注桩的设计要求满足施工需求,从而避免由于桩深不足或超深而导致的工程质量问题。

2、桩深的测量主要是为了控制桩的长度,确保桩的底部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埋置深度。传统常规对灌注桩桩基孔深的测量方法主要有钻杆计数法、钻孔尺测量法、常规吊锤与绕绳架配合测量等。

3、但是上述方法中,使用钻杆进行计数,每次下钻一段距离,记录下钻杆的数量,从而得到钻孔的深度,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且容易出现人为误差;钻孔尺测量法需要将钻孔尺插入钻孔中,可能会对钻孔的结构造成一定的影响。

4、采用常规吊锤的方法,因吊锤重量轻,吊锤呈圆锥体,在实测过程中,吊锤沉降速度太慢,且收卷时需要人工将测量绳缠绕在绕绳架上,从而在缠绕过程中容易使测量绳发生弯折,不能保证测量绳的顺直从而影响对孔深的测量精度,误差较大,另外,桩基底部钻渣较多,吊锤会沉入钻渣一部分,实测的孔深精度不够。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传统灌注桩桩基孔深度量测存在的耗时耗力,容易出现人为误差,测量精度较低的缺陷和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桩基孔深探孔器。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桩基孔深探孔器,包括底架、卷扬组件、对辊组件和沉降组件,所述卷扬组件包括卷筒、过渡轴和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固定安装于底架后侧,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链轮,所述过渡轴的一端部安装有从动链轮,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之间通过主链条传动连接;过渡轴的另一端部安装有编码器;所述卷筒转动安装在过渡轴后侧的底架上,且所述卷筒一端安装有第二齿轮,靠近第二齿轮的过渡轴上套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所述卷筒上匹配缠绕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另一端缠绕在过渡轴上,所述过渡轴前侧还设有t型套,所述t型套前端与对辊组件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自由端匹配穿过所述t型套并经由所述对辊组件,尾端与沉降组件固定连接。

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对辊组件包括装配座、穿孔、对辊轮,通过装配座实现与底架底板的固定,装配座顶端设有穿孔用于供钢丝绳通过,转配座上转动安装有多组对辊轮,钢丝绳从穿孔通过并与多组对辊轮匹配紧靠。

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沉降组件包括吊锤、配重、圆盘,吊锤呈圆锥状并为实心结构,底部焊接固定有配重,配重底部与圆盘中心焊接固定,圆盘上开有多个网孔,在锥形吊锤顶端还设有固定座,用作与钢丝绳固定连接。

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架包括底板和间隔垂直固定在底板上的两个立板,两立板之间形成安装腔。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7、本新型提供的一种桩基孔深探孔器,相比于传统需要人工操作的方法,本新型结合了卷扬组件和编码器的自动化机制,可以实现自动测量,减少了人工操作的工作量和时间;且测量过程由驱动机构和编码器控制,可以实现更高的精确度和准确性,无需人工多余操作,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时间和人力成本;且本新型通过设置圆盘结构的沉降组件,能够减少装置沉入桩底沉渣,提高孔深精度,同时方便数据记录和分析,从而为桩基工程提供更可靠的测量结果和更好的工程管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桩基孔深探孔器,包括底架(1)、卷扬组件、对辊组件(5)和沉降组件(6),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扬组件包括卷筒(3)、过渡轴(8)和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固定安装于底架后侧,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链轮(10),所述过渡轴(8)的一端部安装有从动链轮(11),主动链轮(10)与从动链轮之间通过主链条传动连接;过渡轴的另一端部安装有编码器;所述卷筒(3)转动安装在过渡轴后侧的底架上,且所述卷筒一端安装有第二齿轮(14),靠近第二齿轮的过渡轴上套装有第一齿轮(13),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所述卷筒上匹配缠绕有钢丝绳(9),所述钢丝绳另一端缠绕在过渡轴(8)上,所述过渡轴前侧还设有T型套(7),所述T型套前端与对辊组件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自由端匹配穿过所述T型套并经由所述对辊组件(5),尾端与沉降组件(6)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基孔深探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辊组件(5)包括装配座(23)、穿孔(24)、对辊轮(25),通过装配座(23)实现与底架底板的固定,装配座顶端设有穿孔(24)用于供钢丝绳通过,转配座上转动安装有多组对辊轮(25),钢丝绳从穿孔通过并与多组对辊轮匹配紧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基孔深探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组件包括吊锤(16)、配重(17)、圆盘(18),吊锤(16)呈圆锥状并为实心结构,底部焊接固定有配重(17),配重(17)底部与圆盘中心焊接固定,圆盘上开有多个网孔(19),在锥形吊锤顶端还设有固定座(15),用作与钢丝绳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基孔深探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包括底板(26)和间隔垂直固定在底板上的两个立板(4),两立板(4)之间形成安装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桩基孔深探孔器,包括底架(1)、卷扬组件、对辊组件(5)和沉降组件(6),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扬组件包括卷筒(3)、过渡轴(8)和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固定安装于底架后侧,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链轮(10),所述过渡轴(8)的一端部安装有从动链轮(11),主动链轮(10)与从动链轮之间通过主链条传动连接;过渡轴的另一端部安装有编码器;所述卷筒(3)转动安装在过渡轴后侧的底架上,且所述卷筒一端安装有第二齿轮(14),靠近第二齿轮的过渡轴上套装有第一齿轮(13),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所述卷筒上匹配缠绕有钢丝绳(9),所述钢丝绳另一端缠绕在过渡轴(8)上,所述过渡轴前侧还设有t型套(7),所述t型套前端与对辊组件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自由端匹配穿过所述t型套并经由所述对辊组件(5),尾端与沉降组件(6)固定连接。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长青姚辉智刘邦胡东鑫李子曈李天明席强贾继兵张晓苹杨晨枫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