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体内部支撑脱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4490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06
本技术涉及脱模装置,为了解决现有脱模装置在大口径长薄壁件筒的加工过程中存在需要二次加工的问题,提供一种筒体内部支撑脱模装置,包括笔直的支撑工装,支撑工装外具有通过冷拔方式紧密贴合设置的筒体,筒体的端部与支撑工装的端部之间存在距离,进油盖板上开设有进油口,进油口与第一腔室连通,进油盖板一侧所在的筒体与支撑工装之间具有,用于将支撑工装与筒体分离的导向槽;导向槽包括直线段和倾斜段,直线段与筒体内壁之间存在间隙,直线段的前端与第一腔室连通,倾斜段自直线段末端起向筒体与支撑工装的接触面倾斜,本技术具有能避免大口径长薄壁件筒的二次加工的问题,同时具有省时省力省人工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脱模装置,尤其是一种筒体内部支撑脱模装置


技术介绍

1、现有的脱模装置在大口径长薄壁件筒的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内部支撑工装多为锥度结构,抽出后内孔也是锥度的,通过二次再加工内孔的方式实现直通效果,期间二次加工的精度无法保证,同时二次加工还存在费时费力费人工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脱模装置在大口径长薄壁件筒的加工过程中存在需要二次加工的问题,提供一种筒体内部支撑脱模装置。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筒体内部支撑脱模装置,包括笔直的支撑工装,支撑工装外具有通过冷拔方式紧密贴合设置的筒体,支撑工装两端分别可拆卸安装有进油盖板和回油盖板;

3、筒体的端部与支撑工装的端部之间存在距离,在进油盖板与支撑工装端面安装后,进油盖板盖合在筒体上,筒体、支撑工装和进油盖板之间形成了第一腔室;

4、进油盖板上开设有进油口,进油口与第一腔室连通,进油盖板一侧所在的筒体与支撑工装之间具有,用于将支撑工装与筒体分离的导向槽;...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筒体内部支撑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笔直的支撑工装,支撑工装外具有通过冷拔方式紧密贴合设置的筒体,支撑工装两端分别可拆卸安装有进油盖板和回油盖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筒体内部支撑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盖板和回油盖板上均具有均匀分布的通孔,支撑工装两端的端面上具有与通孔配合开设的螺钉孔,进油盖板和回油盖板通过连接螺钉与支撑工装两端分别可拆卸安装。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筒体内部支撑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盖板和回油盖板均具有,在与支撑工装端面相接触的面上开设的用于放置平面密封件的第一凹槽,和在与筒体外壁相接触的面上开设的用于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筒体内部支撑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笔直的支撑工装,支撑工装外具有通过冷拔方式紧密贴合设置的筒体,支撑工装两端分别可拆卸安装有进油盖板和回油盖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筒体内部支撑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盖板和回油盖板上均具有均匀分布的通孔,支撑工装两端的端面上具有与通孔配合开设的螺钉孔,进油盖板和回油盖板通过连接螺钉与支撑工装两端分别可拆卸安装。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筒体内部支撑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盖板和回油盖板均具有,在与支撑工装端面相接触的面上开设的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厚生姚冬成管晓磊查伟煜孙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昌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