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肢体体位摆放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3735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01
本技术属于肢体摆放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肢体体位摆放支具,包括肢体摆放组件,所述肢体摆放组件的底部设置有移动组件,且移动组件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升降组件,并且升降组件的边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组件,所述肢体摆放组件包括卡合块、卡块、螺丝、第一固定块、滑动转轴、凸出块、弧形块,所述卡合块的内部卡合连接有卡块,且卡块的端部卡合连接有螺丝,所述卡合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且第一固定块的边侧卡合连接有滑动转轴;本技术便于医院医生对小腿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整个支具从患者小腿处固定和固定之后的移动角度设计,另外可以根据需要调节高度和与病床相连,简单又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肢体摆放领域,具体是一种肢体体位摆放支具


技术介绍

1、一种肢体体位摆放支具具体来说是小腿骨折时医院用来固定患者腿部,支具可以起到固定的作用,促进腿部恢复不让自己的骨头长歪长斜,因此需要针对小腿骨折患者使用的肢体体位摆放支具。

2、在中国专利202022094064.6中,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脑卒中偏瘫肢体体位摆放支具,包括放置板和移动板,所述放置板的一侧通过滑道滑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表面开设有滑道,所述滑道的顶部滑动连接有伸缩支撑杆,所述伸缩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条。该脑卒中偏瘫肢体体位摆放支具,通过固定条和肢体摆放板的设置,可以使该装置调节患者腿部的摆放位置,使该装置可以适应患者不同长度的腿,通过伸缩支撑杆的设置,可以使该装置调节支撑高度,再通过固定带和固定绳的设置,可以起到固定患者的下肢和脚部的作用,使下肢处于屈膝、踝背屈、外翻体位,纠正偏瘫下肢伸肌协同错误模式,促进分离动作出现,有利于肢体功能康复。

3、现有的针对小腿骨折患者的肢体体位摆放支具,没有很好可根据患者腿部的粗细来调节肢体摆放组件,肢体摆放组件也没有可移动来给患者提高舒适度,以及根据需要对整个装置进行调节高度,另外缺少固定组件来与病床连接在一起的问题。

4、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肢体体位摆放支具。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了现有的针对小腿骨折患者的肢体体位摆放支具,没有很好可根据患者腿部的粗细来调节肢体摆放组件,肢体摆放组件也没有可移动来给患者提高舒适度,以及根据需要对整个装置进行调节高度,另外缺少固定组件来与病床连接在一起的问题。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肢体体位摆放支具,包括肢体摆放组件,所述肢体摆放组件的底部设置有移动组件,且移动组件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升降组件,并且升降组件的边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组件,所述肢体摆放组件包括卡合块、卡块、螺丝、第一固定块、滑动转轴、凸出块、弧形块,所述卡合块的内部卡合连接有卡块,且卡块的端部卡合连接有螺丝,所述卡合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且第一固定块的边侧卡合连接有滑动转轴,并且滑动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凸出块,所述凸出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块。

3、优选的,所述卡合块通过螺丝与卡块构成滑动结构,所述凸出块通过滑动转轴与第一固定块构成转动结构。

4、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移动外壳、第二固定块、轮子、第一移动转轴、第一圆形块、第一滑槽、限位滑槽、第二移动转轴、第三固定块、挡棒,所述移动外壳的内部卡合连接有第二固定块,且第二固定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轮子,所述轮子的边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转轴,且第一移动转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圆形块,所述移动外壳的内壁开设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的内壁卡合连接有第二移动转轴,且第二移动转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并且第三固定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棒。

5、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块通过轮子与移动外壳构成滑动结构,所述第一移动转轴通过第一滑槽与移动外壳构成卡合结构,且第二移动转轴通过限位滑槽与移动外壳构成卡合结构。

6、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支架腿、圆形孔、固定支架腿、第二圆形块、弹簧,所述升降支架腿的内部开设有圆形孔,且升降支架腿的内壁卡合连接有固定支架腿,所述固定支架腿的一边固定连接有第二圆形块,且固定支架腿的另一边固定连接有弹簧。

7、优选的,所述第二圆形块通过圆形孔与升降支架腿构成卡合结构,且圆形孔关于升降支架腿的外壁等间距设置,所述固定支架腿通过弹簧与固定支架腿构成弹性结构。

8、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底板、螺纹棒、固定夹板、转动圆盘、第四固定块,所述固定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棒,且螺纹棒的外壁卡合连接有固定夹板,所述螺纹棒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转动圆盘,且螺纹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块,所述固定夹板的顶部设置有转动圆盘,所述固定夹板与螺纹棒构成卡合结构,且转动圆盘与螺纹棒构成转动结构。

9、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10、1.本技术通过设置有肢体摆放组件,能够根据需要摆放患者小腿,并根据患者小腿的粗细调节肢体摆放组件的粗细;

11、2.本技术通过设置有移动组件,当患者骨折的小腿长时间处于一个位置变得腿麻时,便于患者可以将骨折小腿左右移动来缓解腿麻,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12、3.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升降组件,能够根据需要调节整个支具的高度,简单又方便;

13、4.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固定组件,便于整个支具与医院病房连接在一处,有利于病人也可以在病床上使用整个支具促进病人骨头愈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肢体体位摆放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肢体摆放组件(1),所述肢体摆放组件(1)的底部设置有移动组件(2),且移动组件(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升降组件(3),并且升降组件(3)的边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体位摆放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块(101)通过螺丝(103)与卡块(102)构成滑动结构,所述凸出块(106)通过滑动转轴(105)与第一固定块(104)构成转动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体位摆放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2)包括移动外壳(201)、第二固定块(202)、轮子(203)、第一移动转轴(204)、第一圆形块(205)、第一滑槽(206)、限位滑槽(207)、第二移动转轴(208)、第三固定块(209)、挡棒(210),所述移动外壳(201)的内部卡合连接有第二固定块(202),且第二固定块(2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轮子(203),所述轮子(203)的边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转轴(204),且第一移动转轴(204)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圆形块(205),所述移动外壳(201)的内壁开设有第一滑槽(206),且第一滑槽(206)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滑槽(207),所述限位滑槽(207)的内壁卡合连接有第二移动转轴(208),且第二移动转轴(208)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209),并且第三固定块(20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棒(2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肢体体位摆放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块(202)通过轮子(203)与移动外壳(201)构成滑动结构,所述第一移动转轴(204)通过第一滑槽(206)与移动外壳(201)构成卡合结构,且第二移动转轴(208)通过限位滑槽(207)与移动外壳(201)构成卡合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体位摆放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3)包括升降支架腿(301)、圆形孔(302)、固定支架腿(303)、第二圆形块(304)、弹簧(305),所述升降支架腿(301)的内部开设有圆形孔(302),且升降支架腿(301)的内壁卡合连接有固定支架腿(303),所述固定支架腿(303)的一边固定连接有第二圆形块(304),且固定支架腿(303)的另一边固定连接有弹簧(30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肢体体位摆放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形块(304)通过圆形孔(302)与升降支架腿(301)构成卡合结构,且圆形孔(302)关于升降支架腿(301)的外壁等间距设置,所述固定支架腿(303)通过弹簧(305)与固定支架腿(303)构成弹性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体位摆放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4)包括固定底板(401)、螺纹棒(402)、固定夹板(403)、转动圆盘(404)、第四固定块(405),所述固定底板(4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棒(402),且螺纹棒(402)的外壁卡合连接有固定夹板(403),所述螺纹棒(402)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转动圆盘(404),且螺纹棒(40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块(405),所述固定夹板(403)的顶部设置有转动圆盘(404),所述固定夹板(403)与螺纹棒(402)构成卡合结构,且转动圆盘(404)与螺纹棒(402)构成转动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肢体体位摆放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肢体摆放组件(1),所述肢体摆放组件(1)的底部设置有移动组件(2),且移动组件(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升降组件(3),并且升降组件(3)的边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体位摆放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块(101)通过螺丝(103)与卡块(102)构成滑动结构,所述凸出块(106)通过滑动转轴(105)与第一固定块(104)构成转动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体位摆放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2)包括移动外壳(201)、第二固定块(202)、轮子(203)、第一移动转轴(204)、第一圆形块(205)、第一滑槽(206)、限位滑槽(207)、第二移动转轴(208)、第三固定块(209)、挡棒(210),所述移动外壳(201)的内部卡合连接有第二固定块(202),且第二固定块(2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轮子(203),所述轮子(203)的边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转轴(204),且第一移动转轴(204)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圆形块(205),所述移动外壳(201)的内壁开设有第一滑槽(206),且第一滑槽(206)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滑槽(207),所述限位滑槽(207)的内壁卡合连接有第二移动转轴(208),且第二移动转轴(208)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209),并且第三固定块(20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棒(2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肢体体位摆放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块(202)通过轮子(203)与移动外壳(201)构成滑动结构,所述第一移动转轴(204)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辉崔立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