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快捷的炼钢大包用烧氧防回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3710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01
本技术一种安全快捷的炼钢大包用烧氧防回火装置,包括支架底板,支架底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柱,支柱的端面设置有烧氧管,烧氧管的一端插接于烧氧手把内,烧氧手把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烧氧手把手持部位,烧氧手把内部固定安装有止火环。所述的止火环为半圆形结构,位于烧氧管底面,与烧氧管外壁接触。烧氧手把内部设置有压片,压片的表面连接有转轴,转轴贯穿烧氧手把管壁,转轴的端部连接有锁紧手柄。压片位于烧氧管的表面,呈半圆形结构。烧氧手把的管壁固定连接有氧气接口。支柱端部固定安装有支架圆环。本技术有益效果:结构设计合理、构思新颖、操作便捷、安全可靠、稳固性强,更利于操作者进行操作,人员安全有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炼钢安全辅助装置,具体为一种安全快捷的炼钢大包用烧氧防回火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钢铁生产过程中,会频繁使用到烧氧操作,比如炼钢大包水口清理、大包不自开引流、中包铸余及大型废钢切割等作业等。目前使用的烧氧装置主要存在以下缺陷:1、岗位在烧氧过程中,使用的烧氧管长度较长,在6—8米,烧氧管在操作过程摆动较大,找点比较困难;2、岗位烧氧过程更换氧管较为繁琐,不利于连续烧氧;3、手柄材质单一,一旦回火会快速熔化,对操作者造成较大伤害;4、氧气的开关由他人操作,与烧氧人员配合过程容易出现偏差,造成氧气开关不及时,造成意外伤害。

2、公开号为:cn217798933u,名称为:一种防回火烧氧管把持器及烧氧装置,具体公开的结构包括本体、防护手持结构和对称设于所述本体上下两侧的氧管锁定结构,氧管锁定结构适于锁定或松开插入本体内的氧管,防护手持结构设于所述本体上,且所述防护手持结构相对于所述氧管锁定结构远离所述本体与氧管的连接端设置,本技术所述的防回火烧氧管把持器通过氧管锁定结构实现对氧管的双侧锁定,改善了氧管在通氧气后的剧烈晃动导致的漏气现象,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快捷的炼钢大包用烧氧防回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底板(1),支架底板(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柱(2),支柱(2)的端面设置有烧氧管(5),烧氧管(5)的一端插接于烧氧手把(4)内,烧氧手把(4)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烧氧手把手持部位(9),烧氧手把(4)内部固定安装有止火环(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快捷的炼钢大包用烧氧防回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火环(10)为半圆形结构,位于烧氧管(5)底面,与烧氧管(5)外壁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全快捷的炼钢大包用烧氧防回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烧氧手把(4)内部设置有压片(6),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快捷的炼钢大包用烧氧防回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底板(1),支架底板(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柱(2),支柱(2)的端面设置有烧氧管(5),烧氧管(5)的一端插接于烧氧手把(4)内,烧氧手把(4)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烧氧手把手持部位(9),烧氧手把(4)内部固定安装有止火环(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快捷的炼钢大包用烧氧防回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火环(10)为半圆形结构,位于烧氧管(5)底面,与烧氧管(5)外壁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全快捷的炼钢大包用烧氧防回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烧氧手把(4)内部设置有压片(6),压片(6)的表面连接有转轴(7),转轴(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军魏国立朱青德胡绍岩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