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用于富水细砂杂填土层且上跨地铁隧道的加固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用于富水细砂杂填土层且上跨地铁隧道的加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43685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富水细砂杂填土层且上跨地铁隧道的加固方法,其使用于富水细砂杂填土层且上跨地铁隧道的施工环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用MIDAS‑GTS NX对本工程加固工况进行有限元模拟,首先模拟加固施做过程,对地铁工程的变形进行预判;步骤2:计算参数与假定,假定区间衬砌管片材料为线弹性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MIDAS‑GTS NX对本工程加固工况进行有限元模拟、MJS试桩、研究制定合理的MJS加固桩及抗隆起桩施工方法、测量机器人地铁监测技术等。确定不同地层MJS施工参数、MJS加固桩、抗隆起桩施工“先中间后两侧,先深后浅,先施工地铁两侧后上方”的方法,减少施工对地铁管片及周边建筑物带来的不利影响,使地铁变形在可控范围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空间工程地基加固施工,具体为一种用于富水细砂杂填土层且上跨地铁隧道的加固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国内外就地下空间开挖对下卧隧道影响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针对东南沿海软土地区的居多,而针对郑州粉土、粉细砂地区,特别是深厚杂填土层地下空间开挖影响下卧服役地铁隧道的方面的研究较少,积累的工程经验不足。

2、由于郑州粉土、粉细砂颗粒级配不良、圆润度较高等特点,在力学特性上与软土相比有巨大差别,不能完全采用工程类比法进行设计和施工,参考性相对较弱。

3、同时拟研究课题为人工岛屿,项目现场深厚人工杂填土层的特点也给施工带来一定难度,结合既往经验教训,在类似郑东新区富水细砂杂填土层及地铁上方复杂环境中施工,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地基加固施工方法,施工隐患和风险巨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富水细砂杂填土层且上跨地铁隧道的加固方法,旨在改善在富水细砂杂填土层及地铁上方复杂环境中施工较为困难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富水细砂杂填土层且上跨地铁隧道的加固方法,其使用于富水细砂杂填土层且上跨地铁隧道的施工环境,包括以下步骤:

3、步骤1:采用midas-gts nx对本工程加固工况进行有限元模拟,首先模拟加固施做过程,对地铁工程的变形进行预判;

4、步骤2:计算参数与假定,假定区间衬砌管片材料为线弹性材料,土体采用弹塑性单元,根据地质勘探资料制作模型;

5、步骤3:根据三维计算结果,考虑模型边界效应的影响,重点对环路隧道基坑范围下方的区间隧道进行分析;

6、步骤4:隧道内布设19个监测断面,主要监测地铁结构和道床的沉降变形、水平位移变形、隧道收敛变形及其变形发展趋势;

7、步骤5:根据施工参数选定试桩位置,进行mjs试桩施工,自下而上分4段进行,共设定4个参数调,其中砂层2个参数,杂填土层2个参数;

8、步骤6:对mjs试桩进行取芯检测,取芯时将试桩分为多个部位,对每一部位进行强度测试;

9、步骤7:针对试桩取芯测试的结果,判定是否进行mjs桩施工;

10、步骤8:当进行mjs桩施工时,按照“先中间后两侧,先深后浅,先施工地铁两侧后上方”的原则进行;

11、步骤9:mjs加固桩施工时,隧道上方和临近隧道侧的地基加固必须在监测数据的指导下组织施工;

12、步骤10:抗隆起桩施工时,先施工双线地铁中间部分,后施工地铁两侧部分;

13、步骤11:监测数据整理分析,得知基坑加固阶段施工引起的地铁隧道变形情况。

14、优选的,模型内部填充有杂填土、细砂等,杂填土、细砂自上而下分布。

15、优选的,通过对环路隧道基坑范围下方的区间隧道进行分析,预测得出基坑加固阶段施工引起的地铁隧道变形结果。

16、优选的,在进行步骤4的操作时,采用测量机器人三维坐标监测和人工定期校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地铁隧道实施现场监测。

17、优选的,在进行试桩施工时,需要对试桩的顶和底的标高进行限定,同时对桩长、水泥掺量和水灰比进行限定。

18、优选的,需进行多组试桩施工和取样施工,以便判定何种试桩满足基坑土体加固需求。

19、优选的,在mjs加固桩施工时,严格控制标高、垂直度和注浆压力。

20、优选的,在抗隆起桩施工时,设置了φ600抗隆起桩,设置深度为结构底板以下20m,每段釆取分批跳孔施作,相邻两桩时间间隔不小于36h。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2、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midas-gts nx对本工程加固工况进行有限元模拟、mjs试桩、研究制定合理的mjs加固桩及抗隆起桩施工方法、测量机器人地铁监测技术等。确定不同地层mjs施工参数、mjs加固桩、抗隆起桩施工“先中间后两侧,先深后浅,先施工地铁两侧后上方”的方法,减少施工对地铁管片及周边建筑物带来的不利影响,使地铁变形在可控范围内,为富水细砂杂填土层及地铁上方施工提供支撑。

23、本专利技术在地铁上方采用φ2400@1800mjs加固,搭接宽度600mm, 加固方式采用门式加固方法,与抗隆起桩连成整体,共同防止地铁结构上方土体卸载后的管片上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富水细砂杂填土层且上跨地铁隧道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使用于富水细砂杂填土层且上跨地铁隧道的施工环境,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富水细砂杂填土层且上跨地铁隧道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内部填充有杂填土、细砂等,杂填土、细砂自上而下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富水细砂杂填土层且上跨地铁隧道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对环路隧道基坑范围下方的区间隧道进行分析,预测得出基坑加固阶段施工引起的地铁隧道变形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富水细砂杂填土层且上跨地铁隧道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步骤4的操作时,采用测量机器人三维坐标监测和人工定期校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地铁隧道实施现场监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富水细砂杂填土层且上跨地铁隧道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试桩施工时,需要对试桩的顶和底的标高进行限定,同时对桩长、水泥掺量和水灰比进行限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富水细砂杂填土层且上跨地铁隧道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需进行多组试桩施工和取样施工,以便判定何种试桩满足基坑土体加固需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富水细砂杂填土层且上跨地铁隧道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MJS加固桩施工时,严格控制标高、垂直度和注浆压力。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富水细砂杂填土层且上跨地铁隧道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抗隆起桩施工时,设置了φ600抗隆起桩,设置深度为结构底板以下20m,每段釆取分批跳孔施作,相邻两桩时间间隔不小于36h。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富水细砂杂填土层且上跨地铁隧道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使用于富水细砂杂填土层且上跨地铁隧道的施工环境,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富水细砂杂填土层且上跨地铁隧道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内部填充有杂填土、细砂等,杂填土、细砂自上而下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富水细砂杂填土层且上跨地铁隧道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对环路隧道基坑范围下方的区间隧道进行分析,预测得出基坑加固阶段施工引起的地铁隧道变形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富水细砂杂填土层且上跨地铁隧道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步骤4的操作时,采用测量机器人三维坐标监测和人工定期校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地铁隧道实施现场监测。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光辉李永胜许百盛许灿灿张向科赵建勋王冰丰金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