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英泽专利>正文

一种应力分散接骨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3561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应力分散接骨板,属于骨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目的是使接骨板强度得到加强,应力得到分散,不易发生折断,其技术方案是:它为长条形板面,沿板面纵轴排列钉孔,钉孔位于板面纵轴中心上,其特征在于:在纵轴或纵轴中段钉孔处的板面宽度大于两钉孔之间的板面的宽度,沿与板面纵轴垂直的方向,钉孔圆周边缘分别到两侧板面边缘的距离之和大于或等于两钉孔之间的板面宽度。这种应力分散接骨板的优点是,板面钉孔到板面边缘的宽度得到增加,其强度得到加强,钉孔处的应力得到分散,因此接骨板不易在长期的应力作用下于钉孔处发生疲劳断裂,使临床接骨板断裂事故大为减少。(*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骨折固定使用的接骨板,属于骨科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在骨科医疗实践中,接骨板固定骨折是骨折内固定治疗中最常见的治疗手段之 一。但在骨折骨性愈合前,由于存在各种原因,接骨板常发生疲劳断裂,导致内固定失败。接 骨板断裂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局部承受应力过大,而临床发现,接骨板断裂的部位几乎均为 骨折端附近的某一螺钉孔处。目前临床常用的DCP,LC-DCP, LCP其上面观外缘均为直线型 设计,由于接骨板上螺钉孔的存在,此处接骨板强度减弱,当应力作用于接骨板时,容易在 螺钉孔处产生应力集中,接骨板在长期的应力作用下导致于螺钉孔处发生疲劳断裂,因此 有必要设计一种不易发生断裂的接骨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接骨板在螺钉孔处强度得到加强, 应力得到分散,不易发生折断的应力分散接骨板。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力分散接骨板,它为长条形板面,沿板面纵轴排列钉孔,钉孔位于板面纵轴 中心上,其特征在于在纵轴或纵轴中段钉孔处的板面宽度大于两钉孔之间的板面的宽度, 沿与板面纵轴垂直的方向,钉孔圆周边缘分别到两侧板面边缘的距离之和大于或等于两钉 孔之间的板面宽度。上述应力分散接骨板,沿板面纵轴的方向,在纵轴或纵轴中段钉孔两侧板面的外 缘为波峰相对的波浪形,两相对波峰的连线与板面纵轴方向垂直并与钉孔直径重合。上述应力分散接骨板,所述中段上钉孔的数目为至少2个。上述应力分散接骨板,所述接骨板的板体两端有定位槽,定位槽在板体的端面开 口,槽体沿板面的轴向,槽宽为2-5mm,槽末端为圆弧形。这种改进的应力分散接骨板的优点是,板面钉孔到板面边缘的宽度得到增加,其 强度得到加强,当应力作用于接骨板时,钉孔处产生应力得到分散,因此接骨板不易在长期 的应力作用下于钉孔处发生疲劳断裂,使临床接骨板断裂事故大为减少,提高了手术质量, 减少临床并发症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图1的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正视图。图中标记如下板面1、钉孔2、定位槽3。具体实施方式图1、2显示,沿板面纵轴的方向,在纵轴或纵轴中段钉孔两侧板面的外缘为波峰相对的波浪形,两相对波峰的连线与板面纵轴方向垂直并与钉孔直径重合。这种钉孔处的 板面宽度大于两钉孔之间板面宽度为接骨板板面中段的设计,钉孔连续,数目可为2-4个。 采用这种结构是因为板面1的断裂基本是发生在接骨板中部骨折端附近的应力集中区域, 而接骨板两端不易发生断裂,所以只要加强接骨板板面1中部的的强度即可,这样既使钢 板不易断裂,又不过多增加钢板下骨坏死区,同时还可以节约材料,减少成本。图3显示,这种应力分散接骨板的板面1是长条形钢板,在板面1上有多个钉孔2, 钉孔2处的板面宽度大于两钉孔2之间的板面1的宽度,钉孔2的与板面1纵轴垂直的直 径处的圆周边缘到两侧板面1边缘的最短距离之和大于或等于两钉孔2之间的板面1横向 距离,即钉孔2到一侧板面1边缘的宽度大于或等于两钉孔2之间最窄的板面1的宽度的 1/2。在上述钉孔2板面最宽点与两钉孔2之间的板面最窄点之间为圆弧过渡,板面的外 缘为波浪型结构。采用这种结构后,钉孔2外侧的板面1的宽度加大,强度加强,当应力作用于接骨 板时,钉孔2处产生应力得到分散,因此接骨板不易在长期的应力作用下于钉孔2处发生疲 劳断裂,可使临床接骨板断裂事故大为减少。图中显示,这种应力分散接骨板的板面1的两端有定位槽3,定位槽3在板面1的 端面开口,槽体沿板面1的轴向,槽宽为2-5mm,槽末端为圆弧形。定位槽3的作用是用于临 时定位钉孔位置及置钉方向使用,可以避免手术操作时皮下置放的接骨板滑动或者移动。本技术的钉孔2数目不等,可为圆孔、椭圆孔、动力加压孔、锁定孔或它们之 间的结合孔,钉孔2的排列方向与板面1的纵轴方向一致。本技术接骨板的侧面和底 面与其它接骨板相同,没有特殊的限定。权利要求一种应力分散接骨板,它为长条形板面(1),沿板面(1)纵轴排列钉孔(2),钉孔(2)位于板面(1)纵轴中心上,其特征在于在纵轴或纵轴中段钉孔(2)处的板面(1)宽度大于两钉孔(2)之间的板面(1)的宽度,沿与板面纵轴垂直的方向,钉孔(2)圆周边缘分别到两侧板面(1)边缘的距离之和大于或等于两钉孔(2)之间的板面(1)宽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力分散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沿板面纵轴的方向,在纵轴或 纵轴中段钉孔(2)两侧板面的外缘为波峰相对的波浪形,两相对波峰的连线与板面纵轴方 向垂直并与钉孔直径重合。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力分散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段上钉孔的数目 为至少2个。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力分散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骨板的板面(1)两 端有定位槽(3),定位槽(3)在板面(1)的端面开口,槽体沿板面(1)的轴向,槽宽为2-5mm, 槽末端为圆弧形。专利摘要一种应力分散接骨板,属于骨科医疗器械
,目的是使接骨板强度得到加强,应力得到分散,不易发生折断,其技术方案是它为长条形板面,沿板面纵轴排列钉孔,钉孔位于板面纵轴中心上,其特征在于在纵轴或纵轴中段钉孔处的板面宽度大于两钉孔之间的板面的宽度,沿与板面纵轴垂直的方向,钉孔圆周边缘分别到两侧板面边缘的距离之和大于或等于两钉孔之间的板面宽度。这种应力分散接骨板的优点是,板面钉孔到板面边缘的宽度得到增加,其强度得到加强,钉孔处的应力得到分散,因此接骨板不易在长期的应力作用下于钉孔处发生疲劳断裂,使临床接骨板断裂事故大为减少。文档编号A61B17/80GK201710449SQ20102022384公开日2011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2日专利技术者张奇, 张英泽, 徐国辉 申请人:张英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力分散接骨板,它为长条形板面(1),沿板面(1)纵轴排列钉孔(2),钉孔(2)位于板面(1)纵轴中心上,其特征在于:在纵轴或纵轴中段钉孔(2)处的板面(1)宽度大于两钉孔(2)之间的板面(1)的宽度,沿与板面纵轴垂直的方向,钉孔(2)圆周边缘分别到两侧板面(1)边缘的距离之和大于或等于两钉孔(2)之间的板面(1)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英泽徐国辉张奇
申请(专利权)人:张英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