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芯纱卷绕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3536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00
本技术提供一种包芯纱卷绕成型装置,涉及包芯纱卷绕技术领域,包括工作桌面,所述工作桌面顶部一端设有送卷机构,且所述工作桌面顶部另一端设有收卷机构,所述工作桌面中部设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三根张紧柱和导向座,三根所述张紧柱设置在导向座朝向送卷机构一侧,且三根张紧柱呈交错设置,所述导向座一侧开设有有第二限位滑槽,所述第二限位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限位滑块,所述第二限位滑块一侧固定安装有导向环,所述第二限位滑块中部穿插设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顶部与导向座转动连接。本技术,能有效防止在包芯纱卷绕的过程中出现松散的情况,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包芯纱卷绕,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包芯纱卷绕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1、包芯纱又称复合纱或包覆纱,它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组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纱线。最初的包芯纱是以棉纤维为皮、涤纶短纤纱为芯开发的短纤维与短纤维包芯纱。新珠线带涤包芯线,包芯纱一般以强力和弹力都较好的合成纤维长丝为芯丝,外包棉、毛、粘胶纤维等短纤维一起加捻而纺制成的纱。包芯纱兼有长丝芯纱和外包短纤维的优良性能。比较常见的包芯纱有涤棉包芯纱,它以涤纶长丝为芯纱,外包棉纤维。还有氨纶包芯纱,它是以氨纶长丝为芯纱,外包其他纤维制成的纱线。由这种包芯纱制成的针织物或牛仔裤料,穿着时伸缩自如,舒适合体,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棉帆布,并保持棉纤维遇水膨胀而具有的拒水性,利用涤纶在雨中受潮时具有抗拉伸性、抗撕裂性和抗收缩性。

2、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存在以下问题:现在的包芯纱的使用前需要从大卷的原料卷上取出一部分卷绕在集料卷上进行使用,而包芯纱具有一定的弹性,传统的纱线卷绕装置在卷绕包芯纱时容易出现卷绕松散的情况,不便于使用。

3、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包芯纱卷绕成型装置,以期达到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包芯纱卷绕成型装置。

2、本技术一种包芯纱卷绕成型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3、一种包芯纱卷绕成型装置,包括工作桌面,所述工作桌面顶部一端设有送卷机构,且所述工作桌面顶部另一端设有收卷机构,所述工作桌面中部设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三根张紧柱和导向座,三根所述张紧柱设置在导向座朝向送卷机构一侧,且三根张紧柱呈交错设置,所述导向座一侧开设有有第二限位滑槽,所述第二限位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限位滑块,所述第二限位滑块一侧固定安装有导向环,所述第二限位滑块中部穿插设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顶部与导向座转动连接。

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工作桌面顶部一端设有送卷机构,便于固定原料卷,从而将原料卷上的包芯纱卷绕至集料卷上,通过工作桌面顶部另一端设有收卷机构,便于固定集料卷,将原料卷上的包芯纱卷绕至集料卷上,通过三根张紧柱设置在导向座朝向送卷机构一侧,且三根张紧柱呈交错设置,便于将包芯纱依次绕过张紧柱后穿过导向环,实现在卷绕的过程中将包芯纱张紧,防止卷绕松散的情况出现,通过第二螺纹杆顶部与导向座转动连接,便于第二螺纹杆的转动,带动第二限位滑块沿着第二限位滑槽上下滑动,从而带动导向环上下移动,使包芯纱均匀的卷绕在集料卷上。

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螺纹杆底部穿过工作桌面,且所述第二螺纹杆与工作桌面转动连接,所述工作桌面底部与第二螺纹杆相对应的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与第二螺纹杆固定连接。

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二电机输出端与第二螺纹杆固定连接,便于第二电机工作带动第二螺纹杆转动,从而控制导向环的上下移动。

7、进一步的,所述张紧柱为表面光滑的金属圆柱体结构。

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张紧柱为表面光滑的金属圆柱体结构,便于减少包芯纱与张紧柱之间的摩擦力,使张紧柱将包芯纱张紧的同时不阻碍对包芯纱的卷绕。

9、进一步的,所述送卷机构包括固定架和下夹持转盘,所述固定架一侧开设有第一限位滑槽,所述第一限位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限位滑块,所述第一限位滑块中部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底部与工作桌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顶部穿过固定架顶部,且所述第一螺纹杆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旋钮,所述第一限位滑块一侧固定安装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底部转动连接有上夹持转盘,所述下夹持转盘设置在上夹持转盘正下方,且所述下夹持转盘与工作桌面转动连接。

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下夹持转盘设置在上夹持转盘正下方,且下夹持转盘与工作桌面转动连接,便于转动调节旋钮使第一螺纹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限位滑块沿着第一限位滑槽上下移动,从而带动上夹持转盘向下夹持转盘靠近或者远离,从而对原料卷进行固定安装。

11、进一步的,所述上夹持转盘底部和下夹持转盘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定位锥。

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夹持转盘底部和下夹持转盘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定位锥,便于将上夹持转盘和下夹持转盘之间夹持固定的原料卷进行定位,防止原料卷偏斜或者滑动,影响卷绕过程。

13、进一步的,所述工作桌面底部与下夹持转盘对应位置固定安装有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与下夹持转盘固定连接。

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电机输出端与下夹持转盘固定连接,便于第一电机工作带动下夹持转盘转动,从而控制原料卷的转动进行放卷。

15、进一步的,所述收卷机构与送卷机构结构一致。

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收卷机构与送卷机构结构一致,便于对集料卷进行固定安装和控制集料卷的转动进行卷绕工作。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1、该种包芯纱卷绕成型装置,通过工作桌面顶部一端设有送卷机构,便于固定原料卷,从而将原料卷上的包芯纱卷绕至集料卷上,通过工作桌面顶部另一端设有收卷机构,便于固定集料卷,将原料卷上的包芯纱卷绕至集料卷上,通过三根张紧柱设置在导向座朝向送卷机构一侧,且三根张紧柱呈交错设置,便于将包芯纱依次绕过张紧柱后穿过导向环,实现在卷绕的过程中将包芯纱张紧,防止卷绕松散的情况出现,通过第二螺纹杆顶部与导向座转动连接,便于第二螺纹杆的转动,带动第二限位滑块沿着第二限位滑槽上下滑动,从而带动导向环上下移动,使包芯纱均匀的卷绕在集料卷上;

19、2、该种包芯纱卷绕成型装置,通过下夹持转盘设置在上夹持转盘正下方,且下夹持转盘与工作桌面转动连接,便于转动调节旋钮使第一螺纹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限位滑块沿着第一限位滑槽上下移动,从而带动上夹持转盘向下夹持转盘靠近或者远离,从而对原料卷进行固定安装;本技术,能有效防止在包芯纱卷绕的过程中出现松散的情况,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芯纱卷绕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桌面(104),所述工作桌面(104)顶部一端设有送卷机构(101),且所述工作桌面(104)顶部另一端设有收卷机构(102),所述工作桌面(104)中部设有导向机构(103),所述导向机构(103)包括三根张紧柱(10301)和导向座(10302),三根所述张紧柱(10301)设置在导向座(10302)朝向送卷机构(101)一侧,且三根张紧柱(10301)呈交错设置,所述导向座(10302)一侧开设有有第二限位滑槽(10303),所述第二限位滑槽(10303)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限位滑块(10305),所述第二限位滑块(10305)一侧固定安装有导向环(10306),所述第二限位滑块(10305)中部穿插设有第二螺纹杆(10304),所述第二螺纹杆(10304)顶部与导向座(10302)转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包芯纱卷绕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纹杆(10304)底部穿过工作桌面(104),且所述第二螺纹杆(10304)与工作桌面(104)转动连接,所述工作桌面(104)底部与第二螺纹杆(10304)相对应的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0307),所述第二电机(10307)输出端与第二螺纹杆(10304)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包芯纱卷绕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柱(10301)为表面光滑的金属圆柱体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包芯纱卷绕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卷机构(101)包括固定架(10101)和下夹持转盘(10109),所述固定架(10101)一侧开设有第一限位滑槽(10102),所述第一限位滑槽(10102)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限位滑块(10106),所述第一限位滑块(10106)中部设有螺纹孔(10107),所述螺纹孔(10107)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0103),所述第一螺纹杆(10103)底部与工作桌面(10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10103)顶部穿过固定架(10101)顶部,且所述第一螺纹杆(10103)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旋钮(10104),所述第一限位滑块(10106)一侧固定安装有滑动座(10105),所述滑动座(10105)底部转动连接有上夹持转盘(10108),所述下夹持转盘(10109)设置在上夹持转盘(10108)正下方,且所述下夹持转盘(10109)与工作桌面(104)转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包芯纱卷绕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持转盘(10108)底部和下夹持转盘(10109)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定位锥(1011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包芯纱卷绕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桌面(104)底部与下夹持转盘(10109)对应位置固定安装有有第一电机(10111),所述第一电机(10111)输出端与下夹持转盘(10109)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包芯纱卷绕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机构(102)与送卷机构(101)结构一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芯纱卷绕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桌面(104),所述工作桌面(104)顶部一端设有送卷机构(101),且所述工作桌面(104)顶部另一端设有收卷机构(102),所述工作桌面(104)中部设有导向机构(103),所述导向机构(103)包括三根张紧柱(10301)和导向座(10302),三根所述张紧柱(10301)设置在导向座(10302)朝向送卷机构(101)一侧,且三根张紧柱(10301)呈交错设置,所述导向座(10302)一侧开设有有第二限位滑槽(10303),所述第二限位滑槽(10303)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限位滑块(10305),所述第二限位滑块(10305)一侧固定安装有导向环(10306),所述第二限位滑块(10305)中部穿插设有第二螺纹杆(10304),所述第二螺纹杆(10304)顶部与导向座(10302)转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包芯纱卷绕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纹杆(10304)底部穿过工作桌面(104),且所述第二螺纹杆(10304)与工作桌面(104)转动连接,所述工作桌面(104)底部与第二螺纹杆(10304)相对应的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0307),所述第二电机(10307)输出端与第二螺纹杆(10304)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包芯纱卷绕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柱(10301)为表面光滑的金属圆柱体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包芯纱卷绕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金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