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光纤缠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光纤缠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3444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2:5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纤缠绕装置,属于光纤缠绕技术领域,其包括第一绕线结构、第二绕线结构以及张紧力调节结构。第一绕线结构和第二绕线结构分别具有单独的驱动力来带动第一绕心轮和第二绕线轮转动,张紧力调节结构可以对线缆施加一定的压力,且控制该压力保持不变,以此保证线缆在绕制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相同的张紧力。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光纤缠绕装置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的绕线结构绕制好的线圈内部时紧时松的问题,张紧力调节结构,保证线缆在绕制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相同的张紧力,这样可以令绕制好的线缆线圈更加紧凑,且不易松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缠绕,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纤缠绕装置


技术介绍

1、线缆是光缆、电缆等物品的统称。线缆的用途有很多,主要用于控制安装、连接设备、输送电力等多重作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而不可缺少的一种东西。

2、常见的绕线结构一般有一个主动绕线轮和一个被动绕线轮,被动绕线轮较大,刚生产出来的线缆一般缠绕在被动绕线轮上,主动绕线轮较小,用于对线缆进行分割。主动绕线轮转动时会通过线缆带动被动绕线轮转动,从而将线缆从被动绕线轮转移至主动绕线轮上。

3、但是现在的绕线结构在线缆转移的过程中,线缆的张紧力无法被控制,导致主动绕线轮上的线缆时紧时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纤缠绕装置,以改善上述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基于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纤缠绕装置,包括:

4、第一绕线结构,所述第一绕线结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支架和第一绕线轮,所述第一绕线轮与所述第一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绕线轮驱动连接;

5、第二绕线结构,所述第二绕线结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支架和第二绕线轮,所述第二绕线轮与所述第二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绕线轮驱动连接;以及

6、张紧力调节结构,所述张紧力调节结构包括安装座、升降板、第一接触开关、第二接触开关、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所述升降板与所述安装座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板能够沿所述安装座的高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安装座移动,所述第一接触开关和所述第二接触开关均与所述第一电机电连接,所述第一接触开关和所述第二接触开关均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且所述第一接触开关和所述第二接触开关分别位于所述升降板的上下两侧,当所述升降板将所述第一接触开关触发时,所述第一电机转动速度降低,当所述升降板将所述第二接触开关触发时,所述第一电机转动速度增加,所述第一滑轮安装于所述安装座,所述第二滑轮安装于所述升降板,线缆自所述第一绕线轮经过所述第一滑轮和所述第二滑轮后绕设至所述第二绕线轮上,以使所述升降板吊设在所述线缆上。

7、可选地:所述张紧力调节结构还包括第三接触开关和第四接触开关,所述第三接触开关和所述第四接触开关均与所述第二电机电连接,所述第三接触开关与所述第一接触开关位于所述升降板的同一侧,且所述第三接触开关位于所述第一接触开关的下方,当所述升降板将所述第三接触开关触发时,所述第二电机的转动速度增大,所述第四接触开关与所述第二接触开关位于所述升降板的同一侧,且所述第四接触开关位于所述第二接触开关的上方,当所述升降板将所述第四接触开关触发时,所述第二电机的转动速度减小。

8、可选地:还包括配重结构,所述配重结构包括水箱、配重块、气囊、充气管和连接绳,所述水箱位于所述升降板下方,所述连接绳的一端与所述升降板连接,所述连接绳的另一端与所述配重块连接,所述配重块位于所述水箱内,所述气囊安装于所述配重块,所述充气管与所述气囊连通。

9、可选地:所述配重结构还包括传动轴和摩擦轮,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升降板转动连接,所述摩擦轮安装于所述传动轴,且所述传动轴能够与所述摩擦轮同步转动,所述摩擦轮的周面抵接于所述安装座,所述连接绳背离所述配重块的一端绕设在所述传动轴上,以使所述升降板上下移动时,所述配重块保持在原有位置。

10、可选地:所述第一绕线结构还包括卡轮、支撑轴、抵接板和第一滑动座,所述卡轮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且所述卡轮与所述第一绕线轮的第一端卡接配合,所述第一滑动座与所述第一支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座的滑动方向与所述卡轮的轴线平行,所述支撑轴与所述第一滑动座转动连接,且所述支撑轴与所述卡轮同轴设置,所述抵接板安装于所述支撑轴,且所述抵接板与所述第一绕线轮的第二端抵接配合。

11、可选地:所述第一绕线轮包括内筒、外筒和连接片,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同轴设置,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通过所述连接片连接,所述卡轮与所述连接片卡接配合,以使所述卡轮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绕线轮同步转动,所述抵接板抵接于所述内筒,所述线缆绕设在所述外筒上。

12、可选地:所述第二绕线结构还包括剪切组件,所述剪切组件包括引线块、固定块、压块、引导轮、剪切件和推杆电机,所述固定块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架,所述压块与所述第二支架滑动配合,所述推杆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架,且所述推杆电机与所述压块驱动连接,所述推杆电机工作以使所述压块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固定块,所述压块与所述固定块之间形成穿线通道,所述引线块上设置有引线孔,所述引线孔的轴线与所述穿线通道相平,所述引导轮安装于所述固定块和所述第二绕线轮之间,所述剪切件安装于所述穿线通道背离所述引线孔的一侧。

13、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第二滑动座,所述第二滑动座与所述第二支架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滑动座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二绕线轮的轴线平行,所述固定块、所述推杆电机和所述引线块均安装于所述第二滑动座。

14、可选地:所述第二绕线结构还包括第三电机和丝杆,所述第三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架,所述丝杆与所述第二支架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三电机与所述丝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座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

15、可选地:还包括多组导向结构,所述第二绕线结构和所述张紧力调节结构上均设置有所述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底座、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两个横向导向轮和两个纵向导向轮,两个所述横向导向轮均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横向导向轮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令两个所述横向导向轮具有相互靠近的趋势,两个所述纵向导向轮均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所述纵向导向轮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横向导向轮的滑动方向垂直,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纵向导向轮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令两个所述纵向导向轮具有相互靠近的趋势。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是:

17、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光纤缠绕装置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的绕线结构绕制好的线圈内部时紧时松的问题,张紧力调节结构,保证线缆在绕制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相同的张紧力,这样可以令绕制好的线缆线圈更加紧凑,且不易松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纤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力调节结构还包括第三接触开关和第四接触开关,所述第三接触开关和所述第四接触开关均与所述第二电机电连接,所述第三接触开关与所述第一接触开关位于所述升降板的同一侧,且所述第三接触开关位于所述第一接触开关的下方,当所述升降板将所述第三接触开关触发时,所述第二电机的转动速度增大,所述第四接触开关与所述第二接触开关位于所述升降板的同一侧,且所述第四接触开关位于所述第二接触开关的上方,当所述升降板将所述第四接触开关触发时,所述第二电机的转动速度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重结构,所述配重结构包括水箱、配重块、气囊、充气管和连接绳,所述水箱位于所述升降板下方,所述连接绳的一端与所述升降板连接,所述连接绳的另一端与所述配重块连接,所述配重块位于所述水箱内,所述气囊安装于所述配重块,所述充气管与所述气囊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结构还包括传动轴和摩擦轮,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升降板转动连接,所述摩擦轮安装于所述传动轴,且所述传动轴能够与所述摩擦轮同步转动,所述摩擦轮的周面抵接于所述安装座,所述连接绳背离所述配重块的一端绕设在所述传动轴上,以使所述升降板上下移动时,所述配重块保持在原有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线结构还包括卡轮、支撑轴、抵接板和第一滑动座,所述卡轮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且所述卡轮与所述第一绕线轮的第一端卡接配合,所述第一滑动座与所述第一支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座的滑动方向与所述卡轮的轴线平行,所述支撑轴与所述第一滑动座转动连接,且所述支撑轴与所述卡轮同轴设置,所述抵接板安装于所述支撑轴,且所述抵接板与所述第一绕线轮的第二端抵接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线轮包括内筒、外筒和连接片,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同轴设置,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通过所述连接片连接,所述卡轮与所述连接片卡接配合,以使所述卡轮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绕线轮同步转动,所述抵接板抵接于所述内筒,所述线缆绕设在所述外筒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绕线结构还包括剪切组件,所述剪切组件包括引线块、固定块、压块、引导轮、剪切件和推杆电机,所述固定块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架,所述压块与所述第二支架滑动配合,所述推杆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架,且所述推杆电机与所述压块驱动连接,所述推杆电机工作以使所述压块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固定块,所述压块与所述固定块之间形成穿线通道,所述引线块上设置有引线孔,所述引线孔的轴线与所述穿线通道相平,所述引导轮安装于所述固定块和所述第二绕线轮之间,所述剪切件安装于所述穿线通道背离所述引线孔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纤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第二滑动座,所述第二滑动座与所述第二支架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滑动座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二绕线轮的轴线平行,所述固定块、所述推杆电机和所述引线块均安装于所述第二滑动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纤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绕线结构还包括第三电机和丝杆,所述第三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架,所述丝杆与所述第二支架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三电机与所述丝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座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光纤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组导向结构,所述第二绕线结构和所述张紧力调节结构上均设置有所述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底座、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两个横向导向轮和两个纵向导向轮,两个所述横向导向轮均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横向导向轮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令两个所述横向导向轮具有相互靠近的趋势,两个所述纵向导向轮均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所述纵向导向轮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横向导向轮的滑动方向垂直,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纵向导向轮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令两个所述纵向导向轮具有相互靠近的趋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力调节结构还包括第三接触开关和第四接触开关,所述第三接触开关和所述第四接触开关均与所述第二电机电连接,所述第三接触开关与所述第一接触开关位于所述升降板的同一侧,且所述第三接触开关位于所述第一接触开关的下方,当所述升降板将所述第三接触开关触发时,所述第二电机的转动速度增大,所述第四接触开关与所述第二接触开关位于所述升降板的同一侧,且所述第四接触开关位于所述第二接触开关的上方,当所述升降板将所述第四接触开关触发时,所述第二电机的转动速度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重结构,所述配重结构包括水箱、配重块、气囊、充气管和连接绳,所述水箱位于所述升降板下方,所述连接绳的一端与所述升降板连接,所述连接绳的另一端与所述配重块连接,所述配重块位于所述水箱内,所述气囊安装于所述配重块,所述充气管与所述气囊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结构还包括传动轴和摩擦轮,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升降板转动连接,所述摩擦轮安装于所述传动轴,且所述传动轴能够与所述摩擦轮同步转动,所述摩擦轮的周面抵接于所述安装座,所述连接绳背离所述配重块的一端绕设在所述传动轴上,以使所述升降板上下移动时,所述配重块保持在原有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线结构还包括卡轮、支撑轴、抵接板和第一滑动座,所述卡轮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且所述卡轮与所述第一绕线轮的第一端卡接配合,所述第一滑动座与所述第一支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座的滑动方向与所述卡轮的轴线平行,所述支撑轴与所述第一滑动座转动连接,且所述支撑轴与所述卡轮同轴设置,所述抵接板安装于所述支撑轴,且所述抵接板与所述第一绕线轮的第二端抵接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线轮包括内筒、外筒和连接片,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同轴设置,所述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俊柯海森程紫良涂妍娜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量益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