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心内科康复用翻身架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心内科康复用翻身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34339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翻身架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心内科康复用翻身架,包括翻身板、弹性带圈、充气组件、连接筒、固定筒和固定柱,两个翻身板均放置于心内科病床上,弹性带圈设置于两个翻身板之间,且弹性带圈内安装有可调气囊,两个连接筒分别滑动安装于两个翻身板的底端,连接筒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上对称连接有两个限位块,翻身板上开设有用于限位板和限位块进行滑动的限位口和限位槽,两个固定筒之间安装有双向推动组件,固定柱通过调节组件滑动设置于每个固定筒上,且固定柱通过固定座与相邻的连接筒转动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不便于根据心内科住院患者的身材对辅助翻身重心位置进行调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翻身架,具体的,涉及一种心内科康复用翻身架


技术介绍

1、心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和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心内科的住院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后,为了恢复身体机能,提高恢复信心,并促进运动功能,需要进行康复训练;

2、目前,鉴于手术创伤大、恢复周期长和活动不方便的情况,部分住院患者需要在床上进行康复训练,对于康复初期的住院患者来说,在进行翻身和抬腿等基本康复动作时通常需要借助医护人员或家属的人力辅助进行,在对体重较大的住院患者进行人力翻身时较为费力,且人力翻身容易因动作失误对住院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3、经检索,目前出现了在心内科康复训练中便于对住院患者进行翻身的设备,例如专利公开号为cn214285515u的技术公开的一种心内科用康复护理装置,其通过第一床板、安装箱、伺服电机、螺纹杆、螺纹管、第三滑块、第二床板、第二通口、支板、电动推杆和橡胶挡板的设置,解决了现有的康复护理医疗床无法辅助患者进行翻身动作;专利公开号为cn113907967a的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心内科方便翻身的病床,其通过在床板的中部两侧设置两个转动板,使转动板外圈环绕固定有可转动的橡胶套,患者置于病床上时,可以在需要翻身时通过橡胶套的转动实现带动病人翻身的目的,能够辅助病人使其较为轻松方便的翻身,上述方案虽然便于对住院患者进行翻身,但是目前的翻身装置进行辅助翻身的部位固定,不便于根据心内科住院患者的身材对辅助翻身的重心位置进行调节,同时不便于对住院患者的伤口避开,容易降低对住院患者的翻身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心内科康复用翻身架,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不便于根据心内科住院患者的身材对辅助翻身重心位置进行调节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心内科康复用翻身架,包括翻身板、弹性带圈、充气组件、连接筒、固定筒和固定柱;

3、所述翻身板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翻身板均放置于心内科病床上;

4、所述弹性带圈设置于两个所述翻身板之间,且所述弹性带圈内安装有可调气囊;

5、所述充气组件连通于所述可调气囊的一侧;

6、所述连接筒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筒分别滑动安装于两个所述翻身板的底端;

7、所述固定筒移动安装于每个所述连接筒的下侧,且两个所述固定筒之间安装有双向推动组件;

8、所述固定柱通过调节组件滑动设置于每个所述固定筒上,且所述固定柱通过固定座与相邻的所述连接筒转动连接。

9、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双向推动组件包括:

10、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安装于所述可调气囊的下侧,所述安装架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

11、双头电缸,所述双头电缸安装于所述安装架的顶端;

12、推动架,所述推动架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推动架均与所述双头电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所述推动架与所述固定筒固定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充气组件包括:

14、吹风机,所述吹风机安装于所述可调气囊的一侧;

15、伸缩管,所述伸缩管连通于所述吹风机的输出端上;

16、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连通于所述伸缩管与所述可调气囊之间。

17、作为本申请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18、电机,所述电机通过连接架安装于所述固定筒的一侧;

19、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筒内,所述螺纹杆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所述螺纹杆与相邻的所述固定柱螺纹连接。

20、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固定座包括:

21、电动缸,所述电动缸安装于相邻的所述固定柱上,且所述固定柱上开设有用于所述电动缸进行安装的安装平面;

22、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筒内,且所述电动缸的输出端上开设有与所述转动杆匹配的转动口,所述连接筒上对称开设有两个转动槽。

23、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上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固定筒上开设有用于所述转动轴进行转动的转动槽。

24、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连接筒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对称连接有两个限位块,所述翻身板上开设有用于所述限位板和所述限位块进行滑动的限位口和限位槽。

25、另外需说明的是,所述吹风机上对称连接有两个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均与所述安装架之间设置有安装块。

26、再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t型滑动架,所述固定筒上开设有用于所述t型滑动架进行滑动的滑动槽。

27、其中,所述安装架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放置有康复工具箱,所述康复工具箱上对称开设有两个搬运槽。

28、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29、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弹性带圈,便于对两个翻身板进行连接,通过充气组件,可以对可调气囊进行充气和放气,便于对弹性带圈内部进行填充,以便于对两个翻身板之间的连接处进行填充,从而便于通过弹性带圈、可调气囊和两个翻身板的配合在进行心内科康复时住院患者平稳仰躺;

30、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双向推动组件,可以对两个固定筒进行相向推动,以便于对固定筒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可以对固定柱和固定座的位置进行调节,进而可以对推动翻身位置进行调节,同时便于减少固定筒和固定座对心内科医护人员走动的影响;

31、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固定筒和调节组件的配合,可以对固定柱的位置进行调节,以便于通过固定柱对连接筒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可以根据心内科住院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推动翻身的重心位置进行调节;

32、4、因此,该心内科康复用翻身架对比现有技术不便于根据心内科住院患者的身材对辅助翻身重心位置进行调节的问题,其便于通过翻身板、弹性带圈、充气组件、连接筒、固定筒和固定柱等的配合根据心内科住院患者的实际情况对辅助翻身的重心方向和位置进行调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内科康复用翻身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康复用翻身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推动组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心内科康复用翻身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组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心内科康复用翻身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心内科康复用翻身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心内科康复用翻身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15)上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8),所述固定筒(5)上开设有用于所述转动轴(18)进行转动的转动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心内科康复用翻身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9),所述限位板(19)上对称连接有两个限位块(20),所述翻身板(1)上开设有用于所述限位板(19)和所述限位块(20)进行滑动的限位口和限位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心内科康复用翻身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机(10)上对称连接有两个安装板(21),两个所述安装板(21)均与所述安装架(7)之间设置有安装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心内科康复用翻身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T型滑动架,所述固定筒(5)上开设有用于所述T型滑动架进行滑动的滑动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心内科康复用翻身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7)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放置有康复工具箱(23),所述康复工具箱(23)上对称开设有两个搬运槽。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内科康复用翻身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康复用翻身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推动组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心内科康复用翻身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组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心内科康复用翻身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心内科康复用翻身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心内科康复用翻身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15)上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8),所述固定筒(5)上开设有用于所述转动轴(18)进行转动的转动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心内科康复用翻身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美慧李永豪赵瑞涛
申请(专利权)人: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