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带润滑机构的磨床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带润滑机构的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3412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润滑机构的磨床,包括床身和导轨,所述床身表面对称固定有导轨,还包括润滑机构,在磨床的床身处设置润滑机构,润滑机构的油润部分可以浇灌导轨并配合超声波进行润滑,促使导轨表面的润滑油可以借助空化作用更好的进行渗流式润滑,实现磨床导轨处的浇灌保养式润滑,并且润滑机构的液抽泵配合管路并额外连接万向竹节管后,万向管节可以向导轨上方的工作台处喷洒冷却液进行磨削加工时的工件冷却和助润打磨,冷却液管路和润滑油管路通过自动启闭开关的三通阀管进行连通,使得两组管路之间不易串流,实现了磨床导轨的良好润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磨床,特别涉及一种带润滑机构的磨床


技术介绍

1、磨床是利用磨具对工件表面进行磨削加工的机床。大多数的磨床是使用高速旋转的砂轮进行磨削加工,少数的是使用油石、砂带等其他磨具和游离磨料进行加工,如珩磨机、超精加工机床、砂带磨床、研磨机和抛光机等,磨床的床身处通常有v轨和平轨作为导轨,当磨床受电机、丝杆结构驱动工作台运动时,导轨可以为自身工作台的滑行提供导向支撑,在导轨使用前往往需要对导轨进行润滑,从而减少工作台对导轨的摩擦损伤,以便延长导轨的使用寿命。

2、现有技术的磨床在进行工作台下方导轨润滑时,一是由工人手动将工作台操作至导轨的一端进行拆卸,确保导轨露出后,由工人手动上油润滑,此种手动润滑方式虽然润滑涂抹性好,可以清洁导轨处的金属渣,但是工人拆卸导轨上方工作台,再对导轨表面涂抹润滑并装回的方式较为麻烦,二是磨床处借助齿轮泵配合管路将润滑油喷向导轨处,随着工作台底部导向结构在导轨内的运动,来将润滑油涂抹在导轨处,但是这种润滑方式的出油量通常控制的较小,导轨内的金属渣容易在工作台和导轨之间伴随润滑油往复摩擦,使得导轨存在隐藏性的磨损伤害,为了磨床导轨处的高保护性润滑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带润滑机构的磨床。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润滑机构的磨床,在磨床的床身处设置润滑机构,润滑机构的油润部分可以过滤抽取润滑油后喷向导轨处,并且配合手持式的超声波产生结构贴靠导轨,促使导轨表面的润滑油可以借助空化作用更好的进行渗流式润滑,实现磨床导轨处的浇灌保养式润滑,并且润滑油可以在围框处配管路导回油容箱回收,同时磨床运行时,润滑机构的液抽泵配合管路并额外连接万向竹节管后,万向管节可以向导轨上方的工作台处喷洒冷却液进行磨削加工时的工件冷却和助润打磨,冷却液也可顺着围框被回收至液容箱,并且冷却液管路和润滑油管路通过自动启闭开关的三通阀管进行连通,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带润滑机构的磨床,包括床身和导轨,所述床身表面对称固定有导轨,还包括润滑机构,所述润滑机构包括竖装板、内围板、底围板、外围板、油弯管、液弯管、油容箱、液容箱、滤筒、油抽泵、液抽泵、三通阀管、双头喷管、超声波发生器、塑箱和振动子,所述导轨下方床身的外座壁处依次卡套有内围板和外围板,且内围板与外围板之间焊接底围板组成围框,所述底围板和内围板底部焊接竖装板,且竖装板与床身之间锁紧有紧固栓,所述外围板的一侧宽边外板面对称焊接有油弯管和液弯管,且油弯管和液弯管的竖管壁外旋接有旋封套;

4、所述油弯管和液弯管下方床身的外座壁处焊接有托板,所述托板的板体表面托放有油容箱和液容箱,所述油容箱和液容箱的内箱壁处分别焊接有油托环和液托环,所述油托环和液托环内卡入有滤筒,所述油托环和液托环的滤筒内分别插入有油抽泵和液抽泵的底入管,所述油抽泵和液抽泵的各自出油口通过胶连管分别连接在三通阀管的两组阀管处,所述三通阀管的出口管体互通连接在竖支管的底管口处,且竖支管远离三通阀管的上管口处互通焊接在双头喷管中部管体处,所述双头喷管的两组管头朝向导轨的轨槽内,所述竖支管外焊接有管装板,且管装板与床身之间锁紧有紧固栓;

5、所述托板靠近油容箱的一侧板体外焊接有用于托接超声波发生器和塑箱的l形托架,所述塑箱内卡入粘接有振动子,且塑箱的箱口内卡塞有塞封盖,所述塑箱远离振动子振动面的另一侧箱壁外固定有持柄,所述振动子的输入端电性连接超声波发生器的输出端。

6、进一步地,所述底围板的板体自油弯管和液弯管处向外逐渐升高,且底围板的低位板体位于油弯管和液弯管的进入管口下方;内围板、外围板和底围板焊接组成的围框内进入润滑油或者冷却液时,液体可以顺着底围板的倾斜板体流向油弯管和液弯管。

7、进一步地,所述底围板和内围板底部的竖装板焊接有四组,且竖装板的每组独立板体与床身之间锁紧有两组紧固栓;底围板和内围板底部借助四组竖装板可以锁紧在床身外获取牢固支撑。

8、进一步地,所述油弯管和液弯管的管体插过外围板后进行焊接,且油弯管和液弯管的竖管壁外设置有螺纹壁,所述油弯管和液弯管的螺纹壁外旋接有旋封套,所述油弯管和液弯管远离旋封套的另一端管口内插入管塞;油弯管和液弯管在外围板处焊接后可以旋接旋封套进行外封堵,而油弯管和液弯管伸入外围板和内围板之间的管体处塞入管塞进行密封。

9、进一步地,所述油弯管的竖管口位于油容箱上方,所述油容箱内通过端板焊接油托环,所述油托环的环孔处有滤筒向下插入油容箱内;油弯管可以向油容箱内流入润滑油,而油容箱借助端板连接的油托环可以供滤筒插入油容箱内。

10、进一步地,所述液弯管的竖管口位于液容箱上方,所述液容箱内通过端板焊接液托环,所述液托环的环孔处有滤筒向下插入液容箱内;液弯管可以向液容箱内流入冷却液,液容箱借助端板连接的液托环可以供滤筒插入液容箱内。

11、进一步地,所述滤筒的外筒壁处焊接有衬环,且滤筒借助衬环可以压在油托环和液托环上方;滤筒借助衬环可以分别压在油托环和液托环上方获取支撑。

12、进一步地,所述内围板的对向长边内板壁处粘接有胶垫,且胶垫受压贴在内围板和床身外;内围板与床身之间借助胶垫进行接触时的密封。

13、进一步地,所述塞封盖的盖体表面开设有线孔;塞封盖的盖体处有线孔可以穿过超声波发生器与振动子之间的连接线。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磨床的床身处设置润滑机构,润滑机构的油润部分可以过滤抽取润滑油后喷向导轨处,并且配合手持式的超声波产生结构贴靠导轨,促使导轨表面的润滑油可以借助空化作用更好的进行渗流式润滑,实现磨床导轨处的浇灌保养式润滑,并且润滑油可以在围框处配管路导回油容箱回收,同时磨床运行时,润滑机构的液抽泵配合管路并额外连接万向竹节管后,万向管节可以向导轨上方的工作台处喷洒冷却液进行磨削加工时的工件冷却和助润打磨,冷却液也可顺着围框被回收至液容箱,并且冷却液管路和润滑油管路通过自动启闭开关的三通阀管进行连通,使得两组管路之间不易串流,实现了磨床导轨的良好润滑。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润滑机构的磨床,包括床身(1)和导轨(2),所述床身(1)表面对称固定有导轨(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润滑机构(3),所述润滑机构(3)包括竖装板(4)、内围板(5)、底围板(6)、外围板(7)、油弯管(8)、液弯管(9)、油容箱(12)、液容箱(13)、滤筒(16)、油抽泵(17)、液抽泵(18)、三通阀管(20)、双头喷管(22)、超声波发生器(25)、塑箱(26)和振动子(29),所述导轨(2)下方床身(1)的外座壁处依次卡套有内围板(5)和外围板(7),且内围板(5)与外围板(7)之间焊接底围板(6)组成围框,所述底围板(6)和内围板(5)底部焊接竖装板(4),且竖装板(4)与床身(1)之间锁紧有紧固栓,所述外围板(7)的一侧宽边外板面对称焊接有油弯管(8)和液弯管(9),且油弯管(8)和液弯管(9)的竖管壁外旋接有旋封套(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润滑机构的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围板(6)的板体自油弯管(8)和液弯管(9)处向外逐渐升高,且底围板(6)的低位板体位于油弯管(8)和液弯管(9)的进入管口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润滑机构的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围板(6)和内围板(5)底部的竖装板(4)焊接有四组,且竖装板(4)的每组独立板体与床身(1)之间锁紧有两组紧固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润滑机构的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弯管(8)和液弯管(9)的管体插过外围板(7)后进行焊接,且油弯管(8)和液弯管(9)的竖管壁外设置有螺纹壁,所述油弯管(8)和液弯管(9)的螺纹壁外旋接有旋封套(10),所述油弯管(8)和液弯管(9)远离旋封套(10)的另一端管口内插入管塞(9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润滑机构的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弯管(8)的竖管口位于油容箱(12)上方,所述油容箱(12)内通过端板焊接油托环(14),所述油托环(14)的环孔处有滤筒(16)向下插入油容箱(12)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润滑机构的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弯管(9)的竖管口位于液容箱(13)上方,所述液容箱(13)内通过端板焊接液托环(15),所述液托环(15)的环孔处有滤筒(16)向下插入液容箱(13)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润滑机构的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筒(16)的外筒壁处焊接有衬环(31),且滤筒(16)借助衬环(31)可以压在油托环(14)和液托环(15)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润滑机构的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围板(5)的对向长边内板壁处粘接有胶垫(28),且胶垫(28)受压贴在内围板(5)和床身(1)外。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润滑机构的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塞封盖(30)的盖体表面开设有线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润滑机构的磨床,包括床身(1)和导轨(2),所述床身(1)表面对称固定有导轨(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润滑机构(3),所述润滑机构(3)包括竖装板(4)、内围板(5)、底围板(6)、外围板(7)、油弯管(8)、液弯管(9)、油容箱(12)、液容箱(13)、滤筒(16)、油抽泵(17)、液抽泵(18)、三通阀管(20)、双头喷管(22)、超声波发生器(25)、塑箱(26)和振动子(29),所述导轨(2)下方床身(1)的外座壁处依次卡套有内围板(5)和外围板(7),且内围板(5)与外围板(7)之间焊接底围板(6)组成围框,所述底围板(6)和内围板(5)底部焊接竖装板(4),且竖装板(4)与床身(1)之间锁紧有紧固栓,所述外围板(7)的一侧宽边外板面对称焊接有油弯管(8)和液弯管(9),且油弯管(8)和液弯管(9)的竖管壁外旋接有旋封套(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润滑机构的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围板(6)的板体自油弯管(8)和液弯管(9)处向外逐渐升高,且底围板(6)的低位板体位于油弯管(8)和液弯管(9)的进入管口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润滑机构的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围板(6)和内围板(5)底部的竖装板(4)焊接有四组,且竖装板(4)的每组独立板体与床身(1)之间锁紧有两组紧固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润滑机构的磨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艳邓成鑫周颖王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聚鑫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