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AlN-ScN超晶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AlN-ScN超晶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43276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AlN‑ScN超晶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通过控制AlN薄膜层、ScN薄膜层的叠加层数,结合提供范德华相互作用的二维材料插入层以及高温退火,得到AlN‑ScN超晶格材料。对AlN‑ScN超晶格结构的不同晶相进行势能面扫描,确定不同AlN薄膜层、ScN薄膜层的叠加层数条件下的最稳定晶相;进行AlN薄膜层、ScN薄膜层的叠加层数控制的AlN‑ScN超晶格结构生长;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大范围Al/Sc组分比的可控晶相AlN‑ScN材料,并且可以实现一种新的纤锌矿‑岩盐矿混合结构AlN‑ScN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材料,尤其涉及一种aln-scn超晶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alscn材料具有良好的压电性质,并且具有铁电性,由于其材料制备过程具有兼容cmos工艺的优势,alscn材料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研究。由于三元合金alscn的组成部分aln、scn的各自稳定构型分别为纤锌矿、岩盐矿结构,alscn合金随金属组分的比例变化而呈现不同晶相。由于晶相直接决定着材料的电子结构性质,如何实alscn合金晶相的精确控制,对材料实际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目前alscn材料的晶相调控采用金属阳离子组分控制的方法,认为高al组分的alscn呈现与aln类似的纤锌矿结构,高sc组分的alscn呈现与scn类似的岩盐矿结构。这种方法在al、sc组分相近时不能对alscn晶相实现很好的控制。

3、针对alscn材料生长过程中晶相控制能力的不足,有必要对此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aln-scn超晶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或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aln-scn超晶格材料,包括:

3、衬底,所述衬底表面依次交替设有aln层、scn层;

4、其中,所述aln层包括多个依次叠加的aln薄膜层,所述scn层包括多个依次叠加的scn薄膜层;

5、所述aln薄膜层的叠加次数为1~3次;

6、所述scn薄膜层的叠加次数为1~3次。>

7、优选的是,所述的aln-scn超晶格材料,所述aln薄膜层的厚度为0.2~0.3nm;

8、所述scn薄膜层的厚度为0.2~0.3nm。

9、优选的是,所述的aln-scn超晶格材料,所述aln层、scn层交替次数为3~15次。

10、优选的是,所述的aln-scn超晶格材料,还包括二维材料插入层,所述二维材料插入层位于所述衬底表面;

11、所述aln层、scn层依次交替设于所述二维材料插入层表面;

12、所述二维材料插入层的材料包括石墨烯、ws2、wse2、wte2中的任一种。

13、优选的是,所述的aln-scn超晶格材料,所述二维材料插入层的厚度为50~100nm。

14、优选的是,所述的aln-scn超晶格材料,所述衬底包括蓝宝石衬底、碳化硅衬底、硅衬底、scn衬底中的任一种。

15、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aln-scn超晶格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6、提供衬底;

17、在所述衬底表面沉积依次交替沉积得到aln薄膜、scn薄膜以得到依次交替的aln层、scn层;

18、对所得材料退火,即得到aln-scn超晶格材料;

19、或,所述的aln-scn超晶格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0、提供衬底;

21、在所述衬底表面沉积二维材料插入层;

22、在所述二维材料插入层表面依次交替沉积得到aln薄膜、scn薄膜以得到依次交替的aln层、scn层;

23、对所得材料退火,即得到aln-scn超晶格材料。

24、优选的是,所述的aln-scn超晶格材料的制备方法,退火温度为800~1200℃、退火时间为1~3h。

25、优选的是,所述的aln-scn超晶格材料的制备方法,以nh3作为氮源,以al为金属源,沉积得到aln薄膜;其中,nh3压力为10-5~10-4torr,生长温度为800~1000℃;

26、以nh3作为氮源,以sc为金属源,沉积得到scn薄膜;其中,nh3压力为10-5~10-4torr,生长温度为800~1000℃。

27、优选的是,所述的aln-scn超晶格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二维材料插入层材料为ws2、wse2、wte2中的任一种,采用cvd方法生长,具体包括:以钨粉、以及硫粉、硒粉、碲粉中的任一种作为原料,在真空或者惰性气体环境下将钨粉、以及硫粉、硒粉、碲粉中的任一种放入cvd炉中,以生长温度为700~900℃进行生长,得到二维材料插入层;

28、所述二维材料插入层材料为石墨烯,石墨烯采用cvd方法生长,具体包括:以甲烷或乙烯为碳源,以沉积温度为1000℃-1100℃,沉积压强为常压下生长得到石墨烯。

29、本专利技术的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0、1、本专利技术的aln-scn超晶格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控制aln薄膜层、scn薄膜层的叠加层数,结合提供范德华相互作用的二维材料插入层以及高温退火,得到aln-scn超晶格材料。具体的,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对aln-scn超晶格结构的不同晶相进行势能面扫描,确定不同aln薄膜层、scn薄膜层的叠加层数条件下的最稳定晶相;进行aln薄膜层、scn薄膜层的叠加层数控制的aln-scn超晶格结构生长;衬底表面覆盖二维材料,进行范德华外延,保证外延层具大的晶格弛豫自由度;材料生长完毕后进行高温退火,使亚稳态晶相转换到稳态晶相;基于上述方案实现aln-scn的晶相控制的优势在于,可以实现大范围al/sc组分比的可控晶相aln-scn材料,实现纤锌矿结构、岩盐矿结构、以及纤锌矿-岩盐矿混合相结构,三种超晶格材料的调控,并且可以实现一种新的纤锌矿-岩盐矿混合结构aln-scn材料;

31、2、本专利技术的aln-scn超晶格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调控aln薄膜层、scn薄膜层的叠加层数,得到了aln1-scn3-mix混合相超晶格材料;其中,aln1-scn3-mix混合相超晶格材料具有负压电系数、以及高sc含量的alscn结构下的铁电性;aln1-scn3-mix混合相超晶格材料,相比于纯的纤锌矿结构,具有更大的相与相之间的界面电场,相对而言具有更大的极化特性调控自由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AlN-ScN超晶格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AlN-ScN超晶格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AlN薄膜层的厚度为0.2~0.3n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AlN-ScN超晶格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AlN层、ScN层交替次数为3~15次。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AlN-ScN超晶格材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维材料插入层,所述二维材料插入层位于所述衬底表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AlN-ScN超晶格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材料插入层的厚度为50~100n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AlN-ScN超晶格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包括蓝宝石衬底、碳化硅衬底、硅衬底、ScN衬底中的任一种。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AlN-ScN超晶格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AlN-ScN超晶格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退火温度为800~1200℃、退火时间为1~3h。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AlN-ScN超晶格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NH3作为氮源,以Al为金属源,沉积得到AlN薄膜;其中,NH3压力为10-5~10-4Torr,生长温度为800~1000℃;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AlN-ScN超晶格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材料插入层材料为WS2、WSe2、WTe2中的任一种,采用CVD方法生长,具体包括:以钨粉、以及硫粉、硒粉、碲粉中的任一种作为原料,在真空或者惰性气体环境下将钨粉、以及硫粉、硒粉、碲粉中的任一种放入CVD炉中,以生长温度为700~900℃进行生长,得到二维材料插入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aln-scn超晶格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aln-scn超晶格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aln薄膜层的厚度为0.2~0.3n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aln-scn超晶格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aln层、scn层交替次数为3~15次。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aln-scn超晶格材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维材料插入层,所述二维材料插入层位于所述衬底表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aln-scn超晶格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材料插入层的厚度为50~100n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aln-scn超晶格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包括蓝宝石衬底、碳化硅衬底、硅衬底、scn衬底中的任一种。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aln-scn超晶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行黎大兵孙晓娟刘明睿吕顺鹏蒋科贲建伟贾玉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