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门开启安全防撞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43254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2:5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门开启安全防撞系统及车辆,包括遥感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和电动车门限位器,所述遥感传感器设置在车门末端,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在车门把手上,所述遥感传感器和距离传感传感器均与电动车门限位器进行电连接;所述电动车门限位器包括限位臂,所述限位臂的两侧均设置滚轮,其中一侧的滚轮连接弹性件的一端,弹性件的另一端设置凸轮,所述凸轮安装在电机上,所述电机与控制器相连;本技术提供的车门开启安全防撞系统,将防撞系统和车门限位器相结合,可以在开门过程中提前感知门外状况,并及时启动开门阻挡装置,以防止发生危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车辆,具体涉及一种车门开启安全防撞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1、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2、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多,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停车难,空气污染,噪音污染,交通事故频发等一系列问题,其中车门开启是导致很多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在不注意的情况下,或者是受限于人眼可视范围,乘客在汽车内打开车门的过程中,很可能会使车门碰撞到障碍物或者行人,从而造成车门的损伤或者是伤害到行人。

3、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5711495a,公开了一种车门防撞装置及一种汽车,包括距离传感器、车身控制装置和输出装置,通过在车门上设置的距离传感器测量出车门前方障碍物与车门之间的距离,并将距离信号发送给车身控制装置,进而通过输出装置发出报警信号,但是该装置存在以下问题:1、仅是对车门前方的距离进行检测,未对后方行人、行车进行监控,存在视觉盲区及安全风险;2、在侦测到可能的开门风险后会发出声音警报,是否开门仍由驾驶人员进行判断和执行,并非由系统进行自发判断和执行,在驾驶人员存在疏漏时仍有出现安全事故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门开启安全防撞系统,可以在开门过程中提前感知门外状况,并及时启动开门阻挡装置,以防止发生危险。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3、第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门开启安全防撞系统,包括遥感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和电动车门限位器,所述遥感传感器设置在车门末端,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在车门把手上,所述遥感传感器和距离传感传感器均与电动车门限位器进行电连接;

4、所述电动车门限位器包括限位臂,所述限位臂的两侧均设置滚轮,其中一侧的滚轮连接弹性件的一端,弹性件的另一端设置凸轮,所述凸轮安装在电机上,所述电机与控制器相连。

5、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遥感传感器和距离传感传感器均与电动车门限位器的控制器进行电连接。

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臂的一端设置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固定在车门上。

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臂的另一端伸入到门柱内,且限位臂的另一端设置橡胶缓冲块。

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件包括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和限位臂两侧的滚轮均设置在限位盒内,所述限位盒固定在门柱上。

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件通过弹簧座进行串联安装,所述限位盒上设置圆孔,第二弹性件通过圆孔伸出限位盒外。

1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凸轮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电机带动凸轮进行旋转。

1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件的一端通过弹簧座安装在滚轮的转轴上。

1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距离传感器采用光学距离传感器、红外距离传感器或超声波距离传感器。

13、第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车门开启安全防撞系统。

14、上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

15、本技术提供的车门开启安全防撞系统,将防撞系统和车门限位器相结合,最终实现了开门阻力随开车门危险度无极调节。当传感器侦测到有物体在车门危险范围内时,车门开启阻力增大,而且随着物体和车门相对位置的改变,传感器发出的信号随之变化,导致凸轮旋转的角度发生改变,从而影响限位臂和滚轮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因此,车门开启的阻力会随车外物体和车体的距离无极调节,不会锁死车门,从而在确保车门打开安全性的同时,改善用户的开门体验,不会出现拉动车门把手没有反馈的情况。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门开启安全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遥感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和电动车门限位器,所述遥感传感器设置在车门末端,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在车门把手上,所述遥感传感器和距离传感传感器均与电动车门限位器进行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开启安全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遥感传感器和距离传感传感器均与电动车门限位器的控制器进行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开启安全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臂的一端设置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固定在车门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开启安全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臂的另一端伸入到门柱内,且限位臂的另一端设置橡胶缓冲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开启安全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和限位臂两侧的滚轮均设置在限位盒内,所述限位盒固定在门柱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门开启安全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件通过弹簧座进行串联安装,所述限位盒上设置圆孔,第二弹性件通过圆孔伸出限位盒外。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开启安全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电机带动凸轮进行旋转。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开启安全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的一端通过弹簧座安装在滚轮的转轴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开启安全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传感器采用光学距离传感器、红外距离传感器或超声波距离传感器。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车门开启安全防撞系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门开启安全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遥感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和电动车门限位器,所述遥感传感器设置在车门末端,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在车门把手上,所述遥感传感器和距离传感传感器均与电动车门限位器进行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开启安全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遥感传感器和距离传感传感器均与电动车门限位器的控制器进行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开启安全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臂的一端设置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固定在车门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开启安全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臂的另一端伸入到门柱内,且限位臂的另一端设置橡胶缓冲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开启安全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纪柱李继祥胡海华刘宁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