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无轴电缆盘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无轴电缆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3210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缆盘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轴电缆盘,以便于能在电缆盘内部安装电器模块。无轴电缆盘包括包括架体、绕线轮与电器模块。架体具有旋转导轨。旋转导轨用于同中心轴安装并支撑所述绕线轮,并使绕线轮可绕旋转导轨的中心轴线往复转动,以便缠绕收起或放出外接电缆。所述绕线轮包括用于外接电缆缠绕的绕线面,绕线面内设有沿绕线轮轴向开口的安置腔,以便安装电器模块。无轴电缆盘可在绕线轮内部安装各种电器模块,满足多样化功能需求的同时有效减小了其整体的占用空间,进而便于电缆盘的作业与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绕线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轴电缆盘


技术介绍

1、随着用电器种类越来越繁杂,人们对连接供电电源与用电器的电缆盘的功能需求也越来越多。比如用在中压发电车上的电缆盘。中压发电车发电电压为10kv,一般不具备输出220v交流电的能力。少量中压发电车的pt柜可以输出一路220v交流,但是该输出电路功率比较小,使用不当会烧毁pt柜,进而造成其他采集回路的失效。所以,这种输出电路不向外供电。但是在偏远地区长时间保电作业时,作业现场的部分测量仪器、工作人员手机等都需要外部电源支持。因此,就需要接电结构具备相应的变电模块,使得中压发电车提供的24v直流电,可以转化为常规电器适用的220v交流电并直接输出。如果要往电缆盘上安装usb插电口,则需要在电缆盘上安装变压模块,以便将外部电源提供的电流转变为usb插电口可输出的5v直流电。

2、现有的电缆盘,如公开号为cn103848293a的专利技术专利所公布的绕线盘移动装置,虽然可以起到接电的作用,但是其绕线轮上穿插有供绕线轮安装与回转的中心转轴,所以不便安装相关变电模块以转化输出电压。如果在绕线轮外部加装电器模块,又会使绕线轮移动装置的体积变大,不利于作业与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轴电缆盘,以便解决在绕线轮上加装电器模块会使导致电缆盘的体积变大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无轴电缆盘,包括架体、绕线轮与电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具有旋转导轨;所述旋转导轨用于同中心轴安装并支撑所述绕线轮,并使绕线轮可绕旋转导轨的中心轴线往复转动,以便缠绕收起或放出外接电缆;所述绕线轮包括用于外接电缆缠绕的绕线面,绕线面内设有沿绕线轮轴向开口的安置腔,以便安装电器模块。

4、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在现有电缆盘的结构上进行了改进,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旋转导轨与绕线轮的可转装配来实现绕线轮的转动,进而便于绕线轮收放电缆。这种布置避免了在绕线轮上穿插有供绕线轮安装与回转的中心转轴,进而使绕线轮内部可具有较大的安置腔来安装电器模块。通过这种设置,无轴电缆盘可以在绕线轮内部安装电器模块,有效减小了其整体的占用空间,进而方便电缆盘的作业与运输。

5、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导轨为环形导轨。

6、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使导轨的结构强度更好,能够对绕线轮提供更好的支撑。

7、进一步地:所述绕线轮两端沿径向向外延伸有环形翼板,所述旋转导轨对应环形翼板设置有两个;环形翼板的外缘与旋转导轨的导轨面配合,以实现绕线轮与旋转导轨的装配。

8、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环形翼板的设置,可为电缆提供一个稳定的缠绕空间,并防止已经缠绕在绕线轮上的电缆沿绕线轮轴向脱出绕线轮。同时,通过环形翼板的外周面来与旋转导轨的导轨面配合,可以防止电缆误缠绕在旋转导轨上,进而避免收放电缆过程的卡滞。

9、进一步地:所述环形翼板的外周面与旋转导轨的导轨面之间设置有滚动件,以便绕线轮绕旋转导轨的中心轴线往复转动。

10、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在环形翼板的外周面与旋转导轨的导轨面之间设置滚动件来方便绕线轮的转动,避免环形翼板外周面与导轨面之间存在摩擦阻力,进而使绕线轮收放线的过程更为流畅。

11、进一步地:所述环形翼板的板面上设有辐撑,以加强环形翼板的结构强度。

12、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使环形翼板的结构强度更高,防止环形翼板压弯。

13、进一步地:所述绕线轮包括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筒状结构的外筒面作为绕线面,筒状结构的贯通腔作为安置腔;在安置腔两端开口处均设置有安装盖,以便在绕线轮的两端面上布置电器模块的控制、显示、外接插口等结构。

14、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方案,可使安置腔具有两端开口,进而方便安置腔内电器模块的安装。在安置腔两端开口处均设置有安装盖,可以使绕线轮的两端面均能布置电器模块的控制、显示、外接插口等结构,方便操控电器模块或者向外供电。

15、进一步地:所述电器模块包括电力变换单元,以便将外接电源输出的电流规格变换为所需的电流规格。

16、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方案,设置电力变换单元可以使无轴电缆盘能够将外接电源输出的电流规格转变为所需的电流规格,进而使无轴电缆盘能够外接更多类型的用电器,有效提高了无轴电缆盘的适用性与实用性。

17、进一步地:所述电器模块包括逆变单元,以便将外接电源输出的直流电变为交流电,和/或将外接电源输出的交流电变为直流电。

18、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无轴电缆盘能够直接接通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并输出所需的电流类型。

19、进一步地:所述电器模块包括变压模块,以便将外接电源输出电压变为适用的电压。

20、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使无轴电缆盘输出规定的电压,以便用电器直接从绕线轮上取电。

21、进一步地:所述外接插口包括usb插口、三孔插口、双孔插口及航插插口。

22、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使无轴电缆盘能够外接不同类型的插头。

23、进一步地:环形翼板的向外板面上设置有把手,以便人工转动绕线轮实现外接电缆的缠绕收起或放出。

24、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方案,便于操控绕线轮收线放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轴电缆盘,包括架体(1)、绕线轮(2)与电器模块(3),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具有旋转导轨;所述旋转导轨用于同中心轴安装并支撑所述绕线轮(2),并使绕线轮可绕旋转导轨的中心轴线往复转动,以便缠绕收起或放出外接电缆;所述绕线轮(2)包括用于外接电缆缠绕的绕线面(7),绕线面(7)内设有沿绕线轮(2)轴向开口的安置腔(8),以便安装电器模块(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轴电缆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导轨为环形导轨(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轴电缆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轮(2)两端沿径向向外延伸有环形翼板(9),所述旋转导轨对应环形翼板(9)设置有两个;环形翼板(9)的外缘与旋转导轨的导轨面配合,以实现绕线轮(2)与旋转导轨的装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轴电缆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翼板(9)的外周面与旋转导轨的导轨面之间设置有滚动件,以便绕线轮(2)绕旋转导轨的中心轴线往复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轴电缆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翼板(9)的板面上设有辐撑(11),以加强环形翼板(9)的结构强度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无轴电缆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轮(2)包括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筒状结构的外筒面作为绕线面(7),筒状结构的贯通腔作为安置腔(8);在安置腔(8)两端开口处均设置有安装盖(13),以便在绕线轮(2)的两端面上布置电器模块(3)的控制、显示、外接插口等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轴电缆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模块(3)包括电力变换单元,以便将外接电源输出的电流规格变换为所需的电流规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轴电缆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变换单元包括逆变单元,以便将外接电源输出的直流电变为交流电,和/或将外接电源输出的交流电变为直流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轴电缆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变换单元包括变压模块,以便将外接电源输出电压变为适用的电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轴电缆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插口包括USB插口(17)、三孔插口(16)、双孔插口及航插插口。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轴电缆盘,其特征在于,环形翼板(9)的向外板面上设置有把手(12),以便人工转动绕线轮(2)实现外接电缆的缠绕收起或放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轴电缆盘,包括架体(1)、绕线轮(2)与电器模块(3),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具有旋转导轨;所述旋转导轨用于同中心轴安装并支撑所述绕线轮(2),并使绕线轮可绕旋转导轨的中心轴线往复转动,以便缠绕收起或放出外接电缆;所述绕线轮(2)包括用于外接电缆缠绕的绕线面(7),绕线面(7)内设有沿绕线轮(2)轴向开口的安置腔(8),以便安装电器模块(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轴电缆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导轨为环形导轨(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轴电缆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轮(2)两端沿径向向外延伸有环形翼板(9),所述旋转导轨对应环形翼板(9)设置有两个;环形翼板(9)的外缘与旋转导轨的导轨面配合,以实现绕线轮(2)与旋转导轨的装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轴电缆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翼板(9)的外周面与旋转导轨的导轨面之间设置有滚动件,以便绕线轮(2)绕旋转导轨的中心轴线往复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轴电缆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翼板(9)的板面上设有辐撑(11),以加强环形翼板(9)的结构强度。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攀赵伟李磊磊李超张磊韩涛张磊敬玺赵瑞东王启航李耀文王军伟王林森孙鹏飞李林喆王小雨贾伟杨乃新李凯鹏李伟冯全军谢金星李俊男
申请(专利权)人:许继三铃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