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非接触式数据传输系统及CT设备技术方案_技高网

非接触式数据传输系统及CT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42919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数据传输系统及CT设备,该非接触式数据传输系统用于光滑环系统,包括漏光光纤;信号发射装置,用于接收CT信号,并将CT信号转换为光信号传输至漏光光纤;信号接收装置,用于接收从漏光光纤泄露的光信号,并将光信号转换为CT信号;其中,信号发射装置和信号接收装置能够相对旋转。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信号发射装置、漏光光纤,以及信号接收装置,具有通信稳定、传输效率高、误码率底,以及对使用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依赖性低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非接触式数据传输系统及ct设备。


技术介绍

1、ct设备可根据人体不同组织对x线的吸收与透过率的不同,应用灵敏度极高的仪器对人体进行测量,然后将测量所获取的数据输入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后,ct设备就可摄下人体被检查部位的断面或立体的图像,发现体内任何部位的细小病变。

2、ct设备,由于能够较为快速的获得能够待检测者的体内状况的清晰图像,因此越来越广泛的被用于各种疾病的检查中。ct设备一般具有检查床和机架。检查床用于承载待检测者并能够进行移动,机架包括转子系统、定子系统和滑环系统。转子中设有射线发生装置和探测器并形成扫描区,从而实现对在检查床承载下进入扫描区的待检者进行扫描。由于穿过待检测者的待检测部位的射线会携带关于待检测部位的信息,因此只要对探测器生成的扫描信息进行重建就能够获得反应待检测部位内部情况的医学图像。

3、在滑环系统中,传统的数据或控制信号的传输方式一是通过碳刷接触金属轨道的方式进行传输,二是采用电容耦合的方式进行传输。前者在使用时,由于碳刷与金属轨道长期磨损,带来碳粉的堆积,从而造成数据通信不稳定、传输效率低、高误码率,以及对使用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依赖性高的问题。后者在使用时,由于抗电磁干扰能力的问题,同样存在通信不稳定、传输效率低,误码率高的问题。

4、需要说明的是,公开于该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专利技术一般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p>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接触式数据传输系统,以解决现有的滑环系统所存在的通信不稳定、传输效率低,误码率高,以及对使用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依赖性高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接触式数据传输系统,用于光滑环系统,包括:

3、漏光光纤;

4、信号发射装置,用于接收ct信号,并将所述ct信号转换为光信号传输至所述漏光光纤;

5、信号接收装置,用于接收从所述漏光光纤泄露的所述光信号,并将所述光信号转换为所述ct信号;

6、其中,所述信号发射装置和所述信号接收装置能够相对旋转。

7、优选地,所述漏光光纤为方形结构。

8、优选地,所述漏光光纤包括:

9、纤芯,为方形结构;

10、所述漏光光纤的一面泄露所述光信号,其他三面不泄露所述光信号。

11、优选地,所述信号发射装置用于调制所述ct信号,并将调制之后的信号传送至所述漏光光纤。

12、优选地,所述信号发射装置包括偏振分束单元和激光发生器,所述偏振分束单元连接至所述激光发生器,所述偏振分束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激光发生器发射的光源,并将所述光源拆分成互为90度正交的初始x偏振光载波和初始y偏振光载波。

13、优选地,所述信号接收装置包括:

14、相干光检测单元,连接至所述漏光光纤,用于接收所述光信号,并将所述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15、相干光处理单元,连接至所述相干光检测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电信号,并将所述电信号转换为所述ct信号。

16、优选地,所述相干光检测单元包括:

17、检偏器,与所述漏光光纤相对设置,所述检偏器用于在所述信号接收装置旋转时无接触地接收所述光信号,并将所述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18、优选地,所述信号接收装置包括:

19、相干光检测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光信号,并将所述光信号转换为中频光信号,其中,从所述漏光光纤泄露的光信号通过空气传输至所述相干光检测单元;

20、相干光处理单元,连接至所述相干光检测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中频光信号,并将所述中频光信号转换为所述ct信号。

21、优选地,所述相干光检测单元包括:

22、偏振分束器,用于接收所述光信号,并将所述光信号拆分成两路不同偏振方向的偏振光信号;

23、本地振荡器,产生本振光源;

24、分光器,连接至所述本地振荡器,用于接收所述本振光源,并将所述本振光源分离为两束相同的全偏振光源;

25、混频器,分别连接至所述偏振分束器和分光器,用于接收所述偏振光信号和全偏振光源,并将所述偏振光信号和全偏振光源进行混频,得到中频光信号。

26、基于相同的专利技术思想,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ct设备,包括上述非接触式数据传输系统。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非接触式数据传输系统具有如下优点:

28、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漏光光纤;信号发射装置,用于接收ct信号,并将所述ct信号转换为光信号传输至所述漏光光纤;信号接收装置,用于接收从所述漏光光纤泄露的所述光信号,并将所述光信号转换为所述ct信号。其中,所述信号发射装置和所述信号接收装置能够相对旋转。由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非接触式数据传输系统,由于设置信号发射装置、漏光光纤,以及信号接收装置,信号发射装置将光滑环系统输出的ct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在信号接收装置旋转相对信号发射装置旋转时,光信号通过漏光光纤泄漏并传输至信号接收装置进行处理,信号接收装置将接收到的光信号重新还原为ct信号,从而实现ct信号在数据传输时是非接触的,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强、通信稳定、传输效率高、误码率底,以及对使用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依赖性低的有益效果。

29、另外,通过将漏光光纤设计为方形结构,并沿光滑环外径方向一侧设计为漏光的一侧,为了使光信号在可泄露的基础上,泄露角度总是能处在ct光滑环的平面上而不存在角度偏离光滑环平面的情况,即从漏光光纤截面看进去,泄露光在截面上的投影总能垂直于ct的旋转轴线。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使转子侧接收光束的时候,x偏振光和y偏振光能够以毫不偏离角度地被各自的检波片进行检波而不发生过多的光强度损失。

30、再者,通过偏振分束单元将光源拆分成互为90度正交的x偏振光载波和y偏振光载波,从而能够扩大最终的信号传输宽带和数据传输效率。

3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ct设备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非接触式数据传输系统,属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ct设备至少具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非接触式数据传输系统的所有优点,在此不再赘述。进一步地,由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ct设备包括非接触式数据传输系统,具有通信稳定、传输效率高、误码率底,以及对使用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依赖性低的有益效果,因此,ct设备在进行数据传输时,同样具有通信稳定、传输效率高、误码率底,以及对使用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依赖性低的有益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接触式数据传输系统,用于光滑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漏光光纤(200)为方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接触式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漏光光纤(200)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射装置(100)用于调制所述CT信号,并将调制之后的信号传送至所述漏光光纤(20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接触式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射装置(100)包括偏振分束单元(140)和激光发生器(130),所述偏振分束单元(140)连接至所述激光发生器(130),所述偏振分束单元(140)用于接收所述激光发生器(130)发射的光源,并将所述光源拆分成互为90度正交的初始X偏振光载波和初始Y偏振光载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收装置(300)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接触式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干光检测单元(310)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收装置(300)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非接触式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干光检测单元(310)包括:

10.一种CT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接触式数据传输系统,用于光滑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漏光光纤(200)为方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接触式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漏光光纤(200)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射装置(100)用于调制所述ct信号,并将调制之后的信号传送至所述漏光光纤(20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接触式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射装置(100)包括偏振分束单元(140)和激光发生器(130),所述偏振分束单元(140)连接至所述激光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俊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