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玩具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2919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童玩具车,包括车架、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转向杆、设置于转向杆底部的前轮组件,车架包括设置有座位机构的主车架,以及后部设置有左后轮组件的左支架、后部设置有右后轮组件的右支架,左支架与右支架分别转动地连接在主车架的后部,左后轮组件与右后轮组件均为万向轮,车架上还设置有用于驱使左支架与右支架分别相对主车架转动而使得左后轮组件与右后轮组件相对靠近或相互远离的驱动机构、以及用于驱使所述驱动机构运动的操作机构。使用者在使用该玩具车时,坐在座位机构上操纵操作机构就能驱使左支架和右支架相对转动,使得左后轮组件和右后轮组件相对靠近远离,从而使玩具车获得前进的动力,实现了坐姿驱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儿童玩具车


技术介绍

1、蛙行车,又名龙行车、剪刀车,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玩具车,其原理为通过不断摆动后部的两个支架以带动后下部的两个轮组远离和靠近,从而驱动蛙行车运动。然而市面上的蛙行车大多需要使用者站立驱动两个支架摆动,无法实现坐姿驱动,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新型玩法的儿童玩具车,使用者在使用该玩具车的同时能够锻炼其四肢。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玩具车,包括车架、设置在所述车架前部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转向杆、设置于所述转向杆底部的前轮组件,所述车架包括设置有座位机构的主车架,以及后部设置有左后轮组件的左支架、后部设置有右后轮组件的右支架,所述左支架与所述右支架分别转动地连接在所述主车架的后部,所述左后轮组件与右后轮组件均为万向轮,所述车架上还设置有用于驱使所述左支架与所述右支架分别相对所述主车架转动而使得所述左后轮组件与右后轮组件相对靠近或相互远离的驱动机构,以及用于驱使所述驱动机构工作的操作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童玩具车,包括车架、设置在所述车架前部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转向杆、设置于所述转向杆底部的前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架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支杆部、固定设置在所述左支杆部前端部上的左连杆部,所述左连杆部呈扇形且所述左连杆部枢轴连接在所述主车架的后部,所述第二齿组设于所述左连杆部上,所述左后轮组件设于所述左支杆部的底后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滑动时所述左支架与所述右支架相对所述主车架的转动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玩具车,其特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玩具车,包括车架、设置在所述车架前部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转向杆、设置于所述转向杆底部的前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架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支杆部、固定设置在所述左支杆部前端部上的左连杆部,所述左连杆部呈扇形且所述左连杆部枢轴连接在所述主车架的后部,所述第二齿组设于所述左连杆部上,所述左后轮组件设于所述左支杆部的底后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滑动时所述左支架与所述右支架相对所述主车架的转动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位机构能够沿前后方向相对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主车架上,所述操作机构为所述的座位机构,所述座位机构前后运动时驱使所述滑动件前后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儿童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位机构与所述滑动件相对固定地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杆包括前叉和车把,所述前轮组件设于所述前叉的底部,所述前叉的上部与所述车把的下部通过万向转动关节转动地连接,所述车把与所述滑动件之间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铁文丁连雷
申请(专利权)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