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频读写器及使用该射频读写器的细纱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2716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射频读写器及使用该射频读写器的细纱机。射频读写器的特征在于其主要包括外壳、读写器天线、提手、指示灯、按钮、旋钮、电池、电路板、充电插座、连接件、通信天线和移动机构;所述外壳为矩形盒体,包括前面板和后面板;电路板包括主电路板和充电电路板;移动机构主要包括执行元件和运动部件,执行元件安装在外壳形成的内腔中,并固定在外壳后面板的内壁上,运动部件安装在外壳后面板的外壁上。该细纱机的特征在于在该细纱机上安装有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射频读写器,且该射频读写器能够沿细纱机的车身长度方向移动,可对纱管中及细纱机上的射频应答器信息进行读和/或写,可以建立细纱纱管与纺制该管纱的纱锭间对应关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射频读写器及其应用技术,具体为一种射频读写器及使用该射频 读写器的细纱机.该细纱机能够对细纱纱管中集成的射频应答器信息进行读写。
技术介绍
目前,纺织企业还不能做到对细纱机进行单锭检测。如果与细纱机某个锭子或与 其相关的某个机构出现故障,导致该锭细纱纺纱质量出现问题,很难在细纱的生产过程中 被发现,即使在纺纱结束后通过抽查发现某管细纱出现质量问题,也无法追查该出现质量 问题的纱管是由细纱机的哪一个锭子纺制的,因此也就无法尽快地消除这种单锭或多锭引 起的纺纱质量问题。现有自动络筒机可以完成对每管细纱质量的检验与统计,但这种质量 检验同样无法确定有质量问题的纱管是由细纱机的哪一个锭子纺出的。如果能够对纱管 进行唯一的编码及识别,并且检测纺纱过程中纱管在细纱机上的位置,则可以充分利用自 动络筒机的细纱质量检测功能,进行细纱机每个锭子运行情况的诊断及每管细纱的质量监 控。马崇启等人提出了利用RFID技术对细纱纱管进行标识的方法(参见 200910229064. 8号申请),即在纱管中集成了射频应答器(主要由微型天线线圈和射频信 号收发器芯片构成)。在此基础上,要实现前面所述的单锭检测,还需要在细纱机上建立细 纱机锭子与纺纱纱管之间的对应关系,即需要在细纱机上集成能够对应读写所述纱管中的 射频应答器信息的读写装置(即射频读写器)。虽然目前市场上有许多销售的射频读写器, 但这些射频读写器难以满足在细纱机上应用的需求。在申请人检索的范围内,尙未发现有 能够满足上述要求的射频读写器的文献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射频读写器及使用 该射频读写器的细纱机。该射频读写器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可以接受旋钮、按钮及传 感器信号的特点;安装使用该射频读写器的细纱机可对纱管中及细纱机上的射频应答器信 息进行读和/或写,同时将纱管与细纱机锭子间的对应关系传送给上位计算机。本专利技术解决所述射频读写器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射频读写器,其特 征在于该射频读写器主要包括外壳、读写器天线、提手、指示灯、按钮、旋钮、电池、电路板、 充电插座、连接件、通信天线和移动机构;所述外壳为矩形盒体,包括前面板和后面板;所 述电路板包括主电路板和充电电路板;所述读写器天线利用连接件与外壳连接,提手安装 在外壳的上部;指示灯、按钮及旋钮分别安装在外壳的前面板上;主电路板和充电电路板 均安装在外壳的内壁上,并用导线分别与所述读写器天线、指示灯、按钮及旋钮相连接;外 壳的内壁下部有电池槽,电池槽与安装在外壳上的充电插座电连接;所述移动机构主要包 括执行元件和运动部件,执行元件安装在外壳形成的内腔中,并固定在外壳后面板的内壁 上,运动部件安装在外壳后面板的外壁上。本专利技术解决所述细纱机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细纱机,其特征在于该 细纱机安装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射频读写器,且该射频读写器能够沿细纱机的车身长度方向移 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射频读写器因为自带电源,并具有运动及控制机构,因 而具有结构简单、方便使用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细纱机因为安装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射频读写器,因 而可对纱管中及细纱机上的射频应答器信息进行读和/或写,同时将纱管与细纱机锭子间 的对应关系传送给上位计算机,可以建立细纱纱管与纺制该管纱的纱锭间对应关系。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射频读写器一种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射频读写器实施例去掉外壳前面板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射频读写器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射频读写器另一种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射频读写器另一种实施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射频读写器一种改进实施例的运动驱动部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射频读写器另一种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射频读写器另一种实施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射频读写器一种改进实施例用于细纱机时的正面安装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射频读写器一种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1.射频读写器外壳 2.射频读写器天线 3.提手 4.螺钉 5.指示 灯6.按钮7.旋钮8.电池9.螺钉孔 10.主电路板 11.充电电路板12.充电插 座 13.连接件 14.无线通信用天线 21.上滚轮支撑架 22.上滚轮 23.带轴承的 轴承座24.上滚轮的轴 25.下部滚轮26.固定板27.下滚轮轴 28.轴承29.销 钉30.挡板31.弹簧32.活动导杆33.下滚轮固定座34.连接轴40.结束运行 传感器 41.锭位传感器 51.步进电机52.带轴承的轴承座 53.联轴器 54.蜗杆轴 55.涡轮 56.蜗杆 61.车头62.车尾63.射频应答器64.磁钢 65.导轨66.磁 钢。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进一步叙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射频读写器(简称读写器,参见图1-10),其特征在于该射频读写器 主要包括射频读写器的外壳1、读写器天线2、提手3、指示灯5、按钮6、旋钮7、电池8、电路 板、充电插座12、连接件13、通信天线14和移动机构;所述外壳1为矩形盒体,包括前面板 和后面板;所述电路板包括主电路板10和充电电路板11 ;所述读写器天线2利用连接件13 与射频读写器的外壳连接,提手3安装在外壳1的上部;指示灯5、按钮6及旋钮7分别安 装在外壳1的前面板上;主电路板10和充电电路板11均安装在外壳1的内壁上,并用导线 分别与所述读写器天线2、指示灯5、按钮6及旋钮7相连接;外壳1的内壁下部有电池槽, 电池槽与安装在外壳1上的充电插座12电连接;所述的移动机构主要包括执行元件和运动 部件,执行元件安装在外壳1形成的内腔中,并固定在外壳1后面板的内壁上,运动部件安装在外壳后面板的外壁上。本专利技术射频读写器主要用于细纱机,其特征在于在该细纱机安装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 射频读写器,且该射频读写器能够沿细纱机的车身长度方向移动。由于射频读写器天线距 离纱管中的射频应答器距离较近,因此读写器天线2优选采用线圈型近场天线,但不因此 排除使用偶极子型或微带贴片型远场天线。通信天线14亦安装在外壳1上,用于射频读写 器与上位计算机的通信。采用无线通讯方式可以简化现场安装时的布线,但并不因此排除 采用有线的232、485、422或CAN总线方式实现通讯。操作人员利用提手3搬运该射频读写 器,螺钉4是外壳紧固件,与螺钉孔9配合,指示灯5为电源指示灯,指示电池8是否需要充 电,电池插入射频读写器外壳1内的电池槽内。按钮6包括开始运行按钮及开始发送数据 按钮,其中开始运行按钮控制射频读写器开始工作,即可以开始读取射频应答器的信息,开 始发送数据按钮控制发送读入的射频应答器信息。旋钮7包括电源开关旋钮、发送数据模 式选择旋钮,其中电源开关旋钮用于控制电池是否给射频读写器供电,发送数据模式选择 旋钮选择数据发送模式。所述射频读写器可以每读入一只纱管中射频应答器的信息便将该信息发送给上 位机,也可以在读完一台细纱机一侧工作面的所有或部分纱管中射频应答器信息后一次将 所有读入多条信息发送给上位计算机。发送数据模式选择旋钮控制以何种方式发送信息, 当发送数据模式选择旋钮选择为一次发送多条信息时,射频读写器会自动保存每次读到的 射频应答器信息,等待用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射频读写器,其特征在于该射频读写器主要包括外壳、读写器天线、提手、指示灯、按钮、旋钮、电池、电路板、充电插座、连接件、通信天线和移动机构;所述外壳为矩形盒体,包括前面板和后面板;所述电路板包括主电路板和充电电路板;所述读写器天线利用连接件与外壳连接,提手安装在外壳的上部;指示灯、按钮及旋钮分别安装在外壳的前面板上;主电路板和充电电路板均安装在外壳的内壁上,并用导线分别与所述读写器天线、指示灯、按钮及旋钮相连接;外壳的内壁下部有电池槽,电池槽与安装在外壳上的充电插座电连接;所述移动机构主要包括执行元件和运动部件,执行元件安装在外壳形成的内腔中,并固定在外壳后面板的内壁上,运动部件安装在外壳后面板的外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汉明赵生勇王帅马崇启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