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1、背光模组(back light unit,blu)可以为显示装置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其能正常显示影像。背光模组包括增亮膜(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bef),可以将较大传播方向的光线集中到正面较小的角度内,从而实现对光线收敛。
2、现有的增亮膜一般为单层棱镜结构,可以在光垂直方向进行35°视角范围内收敛光线,而在大视角内如35°~65°出光较差,在大于65°视角范围内存在漏光浪费,无法满足客户对大视角规格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第一棱镜结构和第二棱镜结构位于同一张膜片上,能够防止第一棱镜结构和第二棱镜结构相互滑动,提高在35°~65°大视角范围内的出光,满足客户的大视角出光要求,提升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其具体方案如下: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3、导光板,以及位于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棱镜结构或所述第二棱镜结构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或沿垂直于所述导光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棱镜结构或所述第二棱镜结构远离所述导光板一侧距离所述导光板最远的一段为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导光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棱镜结构远离所述导光板一侧距离所述导光板最远的一段为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棱镜结构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所述三角形包括第一斜边、第二斜边和底边,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棱镜结构或所述第二棱镜结构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或沿垂直于所述导光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棱镜结构或所述第二棱镜结构远离所述导光板一侧距离所述导光板最远的一段为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导光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棱镜结构远离所述导光板一侧距离所述导光板最远的一段为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棱镜结构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所述三角形包括第一斜边、第二斜边和底边,所述第一斜边和所述第二斜边位于所述底边远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斜边与所述底边之间具有第一角度,所述第二斜边与所述底边之间具有第二角度,所述第一角度和所述第二角度不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小于所述第二角度,所述第一角度大于或等于25°,且小于或等于35°。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佩琴,方丽婷,苏冰淋,吴玲,沈柏平,陈小芬,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