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列基板及制作方法、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技术

技术编号:4042516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阵列基板及制作方法、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在阵列基板的衬底上触控走线与数据线位于同一层且交替排列,每条触控走线贯穿一列像素单元组,同一个像素单元组中的第一像素单元和第二像素单元连接同一条数据线且连接不同扫描线,相邻两个像素单元组分别连接不同的数据线;每一行像素单元组的两侧分别设有扫描线,相邻两行像素单元组之间设有两条扫描线。通过每条触控走线贯穿一列像素单元组,将同一个像素单元组中的第一像素单元和第二像素单元连接同一条数据线且连接不同扫描线,相邻两个像素单元组分别连接不同的数据线,从而在实现双点反转的前提下,使得数据线和触控走线可以做成直线,减小阻抗的同时,增加像素的开口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器的,特别是涉及一种阵列基板及制作方法、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1、液晶显示面板具有画质好、体积小、重量轻、低驱动电压、低功耗、无辐射和制造成本相对较低的优点,在平板显示领域占主导地位。随着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触控显示面板已经广泛地被人们所接受及使用,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均使用了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面板采用嵌入式触控技术将触控面板和液晶显示面板结合为一体,并将触控面板功能嵌入到液晶显示面板内,使得液晶显示面板同时具备显示和感知触控输入的功能。

2、根据触控感测层在显示面板中的设置方式不同,触控显示面板分为外挂式(addonmode)、内嵌式(in-cell)和外嵌式(on-cell)等结构。内嵌式触摸屏将触控功能整合于显示屏内,因而能够有效的减少整个显示器的厚度并简化生产工艺,使得产品更加轻薄,生产成本更低,从而广受欢迎。

3、目前,对于内嵌式(in-cell)触摸屏,通常是将触摸屏结构直接设置在阵列基板上,主要是在阵列基板中将用于传输显示信号的一些结构部件复用为触控电极,比较常见的就是将公共电极块复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10),所述衬底(10)上设有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131)、多条触控走线(134)以及多个公共电极块(151),多条所述扫描线与多条所述数据线(131)相互绝缘交叉限定形成多个像素单元组(P),所述触控走线(134)与所述数据线(131)位于同一层且相互平行的交替排列,每个所述公共电极块(151)与对应的所述触控走线(134)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像素单元(P1)内设有第一像素电极(141),所述第二像素单元(P2)内设有第二像素电极(142),所述第一像素电极(141)具有第一连接导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10),所述衬底(10)上设有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131)、多条触控走线(134)以及多个公共电极块(151),多条所述扫描线与多条所述数据线(131)相互绝缘交叉限定形成多个像素单元组(p),所述触控走线(134)与所述数据线(131)位于同一层且相互平行的交替排列,每个所述公共电极块(151)与对应的所述触控走线(134)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像素单元(p1)内设有第一像素电极(141),所述第二像素单元(p2)内设有第二像素电极(142),所述第一像素电极(141)具有第一连接导线(143),所述第一像素电极(14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导线(143)跨越所述触控走线(134)与对应的所述数据线(131)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像素电极(142)与邻近所述第二像素单元(p2)的所述数据线(131)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142)具有第二连接导线(144),所述第二像素电极(142)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导线(144)与邻近所述第二像素单元(p2)的所述数据线(131)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10)上设有与所述公共电极块(151)位于同一层的桥接电极(152),所述桥接电极(152)位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141)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142)的上方,所述第一像素单元(p1)和所述第二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晓静徐芸李丹高顺欣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