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籼型水稻高产量种植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籼型水稻高产量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42541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水稻种植技术领域的一种籼型水稻高产量种植方法,包括种植池布施、土壤处理、育苗插秧、生长管理和成熟收割,并通过对泥土进行润土和施肥预处理,便秧苗移栽至种植池中时,能够处于合适的生长环境中,并有足够的水分营养,以提高秧苗移栽后的成活率;通过在相邻两个种植槽之间设置可旋转的喷药管,可在两侧水稻中部之间旋转喷药,药液均匀分布,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进而提高升水稻生长效果以及产量:通过设置监测器,并与灌水补充结构配合,能够及时能够水稻生长阶段以及泥土状态等,进行水位调整和元素补充,使调整更加及时准确,确保水稻能够处于最佳生长条件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稻种植,具体为一种籼型水稻高产量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1、籼型杂交水稻是现代培育的新型籼稻杂交水稻,属于一个水稻品种,其抗逆性与分蘖性均强,茎秆粗壮且根系发达,具有米质优良、穗大粒多与亩产量超千斤的特点。在水稻中除了籼型外,还有粳型以及糯型这些品种,将它们加工后就变成了能够食用的籼米、粳米和糯米。可按照稻谷收获季节,将籼米分为质量稍微有些不同的早籼米和晚籼米,早籼米具有粉质多、质地脆弱且容易碎的特点,质量通常比较差,而晚籼米的油性比较大,质量也好一些。

2、传统的水稻种植方式通常是在秧田对水稻进行育苗,然后在将秧苗转移插入水稻田中,其中,种植水稻的水稻田还需要整地、浸泡并进行保水等操作,在水稻生长期间还需进行排水等,这些操作通常都需要人为定期对水稻以及水稻田进观察和以及操作,且水稻田的状态控制和调整较为麻烦,影响种植效率、水稻生长状态及产量等。

3、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籼型水稻高产量种植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籼型水稻高产量种植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籼型水稻高产量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种植池布施:在种植池的上部均匀安装多个可旋转的喷药管,种植池的下部均匀设置多个种植槽,且种植槽的底部和侧壁均布有通孔,种植池的底部前侧设置灌水补充结构,内部后侧设置有监测器;

<p>5、s2、土壤处理:对泥土进行润土处理,使泥土的湿度保持在在4.5~7.58%之间,填装入种植池中,并施撒水稻种植前的基肥,然后通过灌水补充结构向种植池中灌水;

6、s3、育苗插秧:调整种植池中的水位,使其位于秧苗的二分之一处,并对秧田里的秧苗进行起秧,然后均匀插入各种植槽中;

7、s4、生长管理:及时通过喷药管喷洒药液,进行除虫管理,减少病虫害,并根据生长的不同阶段,通过监测器对水位和水稻生长所需元素进行检测,以便进行施肥,并通过灌水补充结构进行水位调整以及元素补充调整;

8、s5、成熟收割:水稻的稻穗垂下金黄饱满即可收割。

9、优选的,步骤s1中的多个喷药管与种植池的两侧壁转动连接,且前端伸出种植池,并固定有蜗杆,多个蜗杆的底部共同啮合有一个蜗杆,蜗杆与种植池外侧壁转动连接,且一端连接有电机。

10、优选的,步骤s1中的种植池后侧壁上安装有进药管,进药管的一端连接进药泵和药液箱,且多个喷药管的后端与进药管连通并转动连接。

11、优选的,步骤s1中的种植池下部两侧对称固定有水平的支撑台,多个种植槽均匀分布于种植池中,且底部两侧分别位于两个支撑台上。

12、优选的,步骤s1中的灌水补充结构包括处理箱,处理箱中设有搅拌轴,且搅拌轴的外侧端连接有搅拌电机,处理箱的顶部设有多个储料箱,储存各补充用营养液,处理箱的底部两侧设有输送泵,输送泵的外侧连接有输送管,且两个输送管的外侧端分别与种植池的底部两侧连通,其中一个输送管上还设有输水管和阀门。

13、优选的,步骤s1中的种植槽底部均匀设有多个螺纹孔,并螺纹连接有种植筒,种植筒的侧壁和底部设有多个通孔,且种植筒的顶端外侧固定有环形凸台。

14、优选的,步骤s1中的种植槽两侧对称设有固定架。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6、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泥土进行润土和施肥预处理,便秧苗移栽至种植池中时,能够处于合适的生长环境中,并有足够的水分营养,以提高秧苗移栽后的成活率;

17、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相邻两个种植槽之间设置可旋转的喷药管,可在两侧水稻中部之间旋转喷药,药液均匀分布,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进而提高升水稻生长效果以及产量:

18、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监测器,并与灌水补充结构配合,能够及时能够水稻生长阶段以及泥土状态等,进行水位调整和元素补充,使调整更加及时准确,确保水稻能够处于最佳生长条件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籼型水稻高产量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籼型水稻高产量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多个喷药管(3)与种植池(1)的两侧壁转动连接,且前端伸出种植池(1),并固定有蜗杆(303),多个蜗杆(303)的底部共同啮合有一个蜗杆(303),所述蜗杆(303)与种植池(1)外侧壁转动连接,且一端连接有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籼型水稻高产量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种植池(1)后侧壁上安装有进药管(301),进药管(301)的一端连接进药泵和药液箱,且多个喷药管(3)的后端与进药管(301)连通并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籼型水稻高产量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种植池(1)下部两侧对称固定有水平的支撑台(102),多个种植槽(2)均匀分布于种植池(1)中,且底部两侧分别位于两个支撑台(10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籼型水稻高产量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灌水补充结构包括处理箱(4),处理箱(4)中设有搅拌轴,且搅拌轴的外侧端连接有搅拌电机(401),所述处理箱(4)的顶部设有多个储料箱(402),储存各补充用营养液,处理箱(4)的底部两侧设有输送泵(104),输送泵(104)的外侧连接有输送管(103),且两个输送管(103)的外侧端分别与种植池(1)的底部两侧连通,其中一个输送管(103)上还设有输水管和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籼型水稻高产量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种植槽(2)底部均匀设有多个螺纹孔,并螺纹连接有种植筒(201),种植筒(201)的侧壁和底部设有多个通孔,且种植筒(201)的顶端外侧固定有环形凸台(20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籼型水稻高产量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种植槽(2)两侧对称设有固定架(20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籼型水稻高产量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籼型水稻高产量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多个喷药管(3)与种植池(1)的两侧壁转动连接,且前端伸出种植池(1),并固定有蜗杆(303),多个蜗杆(303)的底部共同啮合有一个蜗杆(303),所述蜗杆(303)与种植池(1)外侧壁转动连接,且一端连接有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籼型水稻高产量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种植池(1)后侧壁上安装有进药管(301),进药管(301)的一端连接进药泵和药液箱,且多个喷药管(3)的后端与进药管(301)连通并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籼型水稻高产量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种植池(1)下部两侧对称固定有水平的支撑台(102),多个种植槽(2)均匀分布于种植池(1)中,且底部两侧分别位于两个支撑台(102)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传虎赵盼盼朱允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真金彩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