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自动化检测系统及自动化检测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自动化检测系统及自动化检测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42378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化检测系统及自动化检测方法,包括:待检测系统,待检测系统包括若干标本试管和若干待检测试管,标本试管内装有待检测样本;移动系统,移动系统包括移动单元、抓取单元和吸液单元,移动单元带动抓取单元和吸液单元移动,抓取单元用于抓取待检测试管,吸液单元用于将标本试管内的待检测样本吸到待检测试管内;稀释系统,稀释系统用于对待检测样本进行稀释,形成稀释样本;检测仪器,抓取单元还将装有稀释样本的待检测试管移动到检测仪器,检测仪器用于对稀释样本进行检测;数据获取子系统,数据获取子系统采集检测仪器的吸收值,形成待执行命令。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更具检测仪器的吸收值来稀释待检测样本,检测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检测,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检测系统及自动化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1、原子火焰吸收光谱仪(以下简称光谱仪)可以检测多种元素。在检测某个元素前需根据该元素进行标准样本检测,只有标准样本检测通过才可以进行具体检测工作。不同元素转换时光谱仪会转换不同的光源,转换后需等待约40分钟以达到光源的稳定输出。光谱仪在实际运行时,每检测10个样本,还需要进行一次校准样本的检测,以确定光谱仪运行状态正常。如果校准样本检测错误,则由人工介入对光谱仪进行维护和调校。

2、土壤检测样本根据相应国家标准一般是经前处理工序配置好的25毫升溶液并置于试管内。一个样本一般检测1-8种不同元素(4-6种居多)。某些元素在检测过程中不需要稀释。但大多数元素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在线稀释,在线稀释的倍数依不同样本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会有经验公式根据样品的吸收值(由光谱仪实时给出)确定具体的吸收倍数。每次稀释完成需要将稀释液放回光谱仪以确定稀释是否达到标准,如果达到标准可完成检测。如果过稀释或欠稀释,则根据光谱仪的具体吸收值进行下一次稀释,直到稀释液可通过光谱仪检测完成为止。现在一般通过人工来进行上述操作。

3、另外公开号cn213689654u和cn215449066u的专利公开的进样系统虽然能够进行进样,但是不能进行样本稀释,也不能和检测仪器之间交互,来实现根据检测仪器的测量情况来调整送样标本,检测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检测系统及自动化检测方法,能够根据检测仪器的吸收值来稀释待检测样本,实现自动稀释检测,检测效率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检测系统,包括:

3、待检测系统,待检测系统包括若干标本试管和若干待检测试管,标本试管内装有待检测样本;

4、移动系统,移动系统包括移动单元、抓取单元和吸液单元、移动单元带动抓取单元和吸液单元移动,抓取单元用于抓取待检测试管,吸液单元用于将标本试管内的待检测样本吸到待检测试管内;

5、稀释系统,抓取单元将装有待检测样本的待检测试管移动到稀释系统,稀释系统用于对待检测样本进行稀释,形成稀释样本;

6、检测仪器,抓取单元还将装有稀释样本的待检测试管移动到检测仪器,检测仪器用于对稀释样本进行检测;

7、数据获取子系统,数据获取子系统采集检测仪器的吸收值,形成待执行命令,待执行命令包括继续稀释命令或检测命令,吸收值为标准值时,发出检测命令,所述检测仪器对稀释样本进行检测,吸收值不为标准值时,发出继续稀释命令,所述稀释系统根据吸收值继续对待检测样本进行稀释,形成新的稀释样本,直到新的稀释样本的吸收值为标准值后发出检测命令。

8、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平板,移动单元包括第一x轴驱动装置、第一y轴驱动装置、第一z轴驱动装置和第二z轴驱动装置,第一x轴驱动装置固定在支撑平板上,第一x轴驱动装置上安装有x轴连接支架,第一y轴驱动装置固定在x轴连接支架上,第一z轴驱动装置和第二z轴驱动装置均固定在第一y轴驱动装置上,抓取单元安装在第一z轴驱动装置上,吸液单元安装在第二z轴驱动装置上。

9、进一步地,稀释系统包括上支撑板、出水管路、出水泵和稀释水槽,上支撑板固定在支撑平板的上方,支撑平板上设有出水孔,出水孔通过出水管路与出水泵的出水口连接,出水泵将稀释水槽内水通过出水管路从出水孔抽出,装有待检测样本的待检测试管接收从出水孔出来的水进行稀释。

10、进一步地,稀释系统还包括稀释x轴驱动装置和顶起装置,稀释x轴驱动装置上固定有稀释试管支架,稀释试管支架上设有试管放置孔,上支撑板上设有试管穿孔,待检测试管穿过试管穿孔放置在稀释试管支架上,稀释x轴驱动装置用于带动稀释试管支架移动到出水孔的下方,顶起装置用于将试管穿孔下方的待检测试管顶出试管穿孔。

11、进一步地,顶起装置包括滑台气缸和固定在滑台气缸上的顶起柱,滑台气缸固定在支撑平板的下侧面,顶起柱设置在试管穿孔的下方,滑台气缸带动顶起柱向上移动,带动试管支架上的待检测试管顶出试管穿孔。

12、进一步地,滑台气缸上还固定有摇匀装置。

13、进一步地,支撑平板上设有送样清洗装置,送样清洗装置包括:

14、转动装置,转动装置固定在支撑平板上;

15、转动支座,转动支座安装在转动装置上,转动装置用于带动转动支座转动,转动支座上设有若干升降滑槽,若干升降滑槽绕转动支座的轴线圆周均匀分布;

16、若干安装支座,安装支座与升降滑槽一一对应,安装支座包括升降杆体和支座体,支座体与升降杆体穿过升降滑槽的一端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支座体上安装有清洗水槽,其余支座体上安装有试管座,试管座上安装有待检测试管;

17、支座提升装置,支座提升装置用于带动安装支座上下移动,支座提升装置带动安装支座上升后,检测仪器的吸液管与待检测试管或清洗水槽插接。。

18、进一步地,待检测系统还包括试管架,若干标本试管和若干待检测试管安装在试管架上,支撑平板上设有试管遮盖装置,试管遮盖装置包括遮挡件,遮挡件包括遮挡环带、第一遮挡架和第二遮挡架,第一遮挡架包括第一遮挡支座、转动连接在第一遮挡支座上的第一支座上转动辊和第一支座下转动辊,第二遮挡架包括第二遮挡支座、转动连接在第二遮挡支座上的第二支座上转动辊和第二支座下转动辊,第一遮挡架和第二遮挡架分别设置在试管架的两侧,遮挡环带套设在第一支座上转动辊、第二支座上转动辊、第二支座下转动辊和第一支座下转动辊的外侧,试管架位于遮挡环带内,遮挡环带上设有遮挡穿槽,x轴连接支架与遮挡环带固定连接。

19、进一步地,支撑平板上设有支撑凸起,试管架放置在支撑凸起上,支撑凸起上设有支撑穿槽,遮挡环带的下侧穿过支撑穿槽。

20、一种基于上述的自动化检测系统的自动化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1、移液步骤,移动单元将吸液单元移动到需要检测的标本试管上,吸液单元吸取标本试管内的待检测样本后,移动单元将吸液单元移动到待检测试管上,并将待检测样本释放到待检测试管内;

22、稀释步骤,移动单元带动抓取单元移动,抓取单元将待检测试管放置到稀释系统,稀释系统对待检测试管内的待检测样本进行稀释,形成稀释样本;

23、上样步骤,移动单元带动抓取单元移动,抓取单元抓取稀释完成的待检测试管到检测仪器进行稀释样本检测;

24、数据对比步骤,数据获取子系统集检测仪器的吸收值,形成待执行命令,吸收值为标准值时,发出检测命令,检测仪器对稀释样本进行检测,吸收值不为标准值时,移除待检测试管,重新开始上述步骤,直到吸收值为标准值后进行检测。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6、(1)数据获取子系统可以根据获取的吸收值来确实可以检测还是继续稀释,此过程无需人工干预,稀释系统可以更具获取的吸收值来调节下一次稀释,能够实现与检测仪器之间的交互,增加检测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平板,移动单元包括第一X轴驱动装置、第一Y轴驱动装置、第一Z轴驱动装置和第二Z轴驱动装置,所述第一X轴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支撑平板上,所述第一X轴驱动装置上安装有X轴连接支架,所述第一Y轴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X轴连接支架上,所述第一Z轴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Z轴驱动装置均固定在所述第一Y轴驱动装置上,所述抓取单元安装在所述第一Z轴驱动装置上,所述吸液单元安装在所述第二Z轴驱动装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稀释系统包括上支撑板、出水管路、出水泵和稀释水槽,所述上支撑板固定在所述支撑平板的上方,所述支撑平板上设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通过所述出水管路与所述出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出水泵将稀释水槽内水通过出水管路从出水孔抽出,装有待检测样本的所述待检测试管接收从所述出水孔出来的水进行稀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系统还包括稀释X轴驱动装置和顶起装置,所述稀释X轴驱动装置上固定有稀释试管支架,所述稀释试管支架上设有试管放置孔,所述上支撑板上设有试管穿孔,所述待检测试管穿过所述试管穿孔放置在所述稀释试管支架上,所述稀释X轴驱动装置用于带动所述稀释试管支架移动到所述出水孔的下方,所述顶起装置用于将所述试管穿孔下方的待检测试管顶出所述试管穿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起装置包括滑台气缸和固定在所述滑台气缸上的顶起柱,所述滑台气缸固定在所述支撑平板的下侧面,所述顶起柱设置在所述试管穿孔的下方,所述滑台气缸带动所述顶起柱向上移动,带动所述试管支架上的待检测试管顶出所述试管穿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台气缸上还固定有摇匀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板上设有送样清洗装置,所述送样清洗装置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检测系统还包括试管架,若干所述标本试管和若干所述待检测试管安装在所述试管架上,所述支撑平板上设有试管遮盖装置,所述试管遮盖装置包括遮挡件,所述遮挡件包括遮挡环带、第一遮挡架和第二遮挡架,所述第一遮挡架包括第一遮挡支座、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遮挡支座上的第一支座上转动辊和第一支座下转动辊,所述第二遮挡架包括第二遮挡支座、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遮挡支座上的第二支座上转动辊和第二支座下转动辊,所述第一遮挡架和所述第二遮挡架分别设置在所述试管架的两侧,所述遮挡环带套设在所述第一支座上转动辊、所述第二支座上转动辊、所述第二支座下转动辊和所述第一支座下转动辊的外侧,所述试管架位于所述遮挡环带内,所述遮挡环带上设有遮挡穿槽,所述X轴连接支架与所述遮挡环带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板上设有支撑凸起,所述试管架放置在所述支撑凸起上,所述支撑凸起上设有支撑穿槽,所述遮挡环带的下侧穿过所述支撑穿槽。

10.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动化检测系统的自动化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平板,移动单元包括第一x轴驱动装置、第一y轴驱动装置、第一z轴驱动装置和第二z轴驱动装置,所述第一x轴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支撑平板上,所述第一x轴驱动装置上安装有x轴连接支架,所述第一y轴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x轴连接支架上,所述第一z轴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z轴驱动装置均固定在所述第一y轴驱动装置上,所述抓取单元安装在所述第一z轴驱动装置上,所述吸液单元安装在所述第二z轴驱动装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稀释系统包括上支撑板、出水管路、出水泵和稀释水槽,所述上支撑板固定在所述支撑平板的上方,所述支撑平板上设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通过所述出水管路与所述出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出水泵将稀释水槽内水通过出水管路从出水孔抽出,装有待检测样本的所述待检测试管接收从所述出水孔出来的水进行稀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系统还包括稀释x轴驱动装置和顶起装置,所述稀释x轴驱动装置上固定有稀释试管支架,所述稀释试管支架上设有试管放置孔,所述上支撑板上设有试管穿孔,所述待检测试管穿过所述试管穿孔放置在所述稀释试管支架上,所述稀释x轴驱动装置用于带动所述稀释试管支架移动到所述出水孔的下方,所述顶起装置用于将所述试管穿孔下方的待检测试管顶出所述试管穿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起装置包括滑台气缸和固定在所述滑台气缸上的顶起柱,所述滑台气缸固定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鸿晨王致恒刘林海李威裘建华李文倩张杰斯广杰陈云阮华君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君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