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灌溉喷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2260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灌溉喷头,属于灌溉装置技术领域,相较于现有的运用在针对农田、大棚的灌溉喷头,通过水流进入喷头本体时带动叶轮套件转动,叶轮套件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套筒在喷头本体内沿其轴向往复运动,套筒在往复滑动的过程中通过若干伸缩件带动若干球体偏转,在往复偏转过程中球体上的射流孔与喷头本体的轴线夹角呈周期性变化,最终实现以喷头主体为圆心向外均匀喷洒灌溉的功能,相较于现有的智能灌溉喷头具备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能够大规模的配装在管网上,通过压力检测模块获取喷头主体内供水压力并控制水泵的供水档位,以此来调整射流孔仰角变化周期以及射流半径,实现智能化灌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灌溉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灌溉喷头


技术介绍

1、随着智能化农业的发展,传统水带浇筑农田的方式逐渐被定点预埋的灌溉管网以及管网上配装的喷头取代,但是现有的喷头多为单喷嘴设计,且一旦安装后喷射角度为固定状态,喷射范围覆盖较小,为解决此问题,申请号为cn202010218485.7的专利技术专利提出一种智能农业自发电可变喷角式灌溉喷头,包括下壳、中壳、上壳、节流口、外芯和内芯,下壳、中壳、中壳同轴转动安装在下壳上,上壳与中壳同轴固定安装,节流口与下壳同轴固定安装,外芯下部转动安装在节流口上部,外芯上部安装在中壳上,外芯内部同轴设置有内芯;上壳中设置有变距电机,变距电机主轴上同轴设置有螺杆,螺杆与螺母螺纹配合连接;内芯中部均布设置有八个出水口;每个上连杆与对应的喷头上部相互铰接,喷头下部与下连杆的一端相互铰接安装,下连杆另一端与外芯上的铰接杆相互铰接,通过设置发电叶轮组和涡轮发电机实现自发电的功能,利用自发电对变距电机、旋转电机供电,并通过变距电机控制喷射角度、旋转电机控制多个喷头旋转,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喷头主体内配装发电叶轮组、涡轮发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灌溉喷头,包括喷头本体(10),喷头本体(10)一端通过螺纹接头一(13)连接管网,其特征在于:喷头本体(10)另一端为锥形端(11),锥形端(11)连接有滑套(12),滑套(12)顶端配装有能够监测喷头本体(10)内腔压力的压力检测模块(20),所述压力检测模块(20)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水泵档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灌溉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本体(10)内具有环状凸起(14),该环状凸起(14)内侧圆周面内凹设有环形卡槽(141),叶轮套件包括环状的罩体(31),罩体(31)外周设有转动卡装在环形卡槽(141)内的卡环,罩体(3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灌溉喷头,包括喷头本体(10),喷头本体(10)一端通过螺纹接头一(13)连接管网,其特征在于:喷头本体(10)另一端为锥形端(11),锥形端(11)连接有滑套(12),滑套(12)顶端配装有能够监测喷头本体(10)内腔压力的压力检测模块(20),所述压力检测模块(20)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水泵档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灌溉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本体(10)内具有环状凸起(14),该环状凸起(14)内侧圆周面内凹设有环形卡槽(141),叶轮套件包括环状的罩体(31),罩体(31)外周设有转动卡装在环形卡槽(141)内的卡环,罩体(31)内同轴心固定安装有叶轮(32),叶轮(32)轴心朝向锥形端(11)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轴(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灌溉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凸起(14)与喷头本体(10)内壁连接处为弧形导流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灌溉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本体(10)上还配装有阻尼组件(60),卡环与环形卡槽(141)间还具有容置间隙,环形卡槽(141)通过沿喷头本体(10)径向设置的滑槽(142)、螺纹孔(143)连通外界,阻尼组件(60)包括呈弧形的阻尼板(63),阻尼板(63)配装在容置间隙内,阻尼板(63)通过转动接头(62)连接有螺栓(61),转动接头(62)置于滑槽(142)内,螺栓(61)配装在螺纹孔(143)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灌溉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套件还包括与驱动轴(33)连接的驱动杆(35),驱动杆(35)外周壁内凹设有导向槽(351),该导向槽(351)为两个螺旋反向且首位端平滑连通的螺旋槽,套筒(36)套装在驱动杆(35)上,同时套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丽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浩坤润土水利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