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基于水流传感器探测的变电站智能防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基于水流传感器探测的变电站智能防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2163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水流传感器探测的变电站智能防汛装置,涉及到智能防汛领域,包括中控模块,所述中控模块通过线缆连接有多个感应模块,所述中控模块通过线缆连接有多个阻挡模块,所述中控模块通过线缆连接有多个水泵。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变电站的地理位置以及变电站的排水功能和变电站的防水需求调整第二水流感应器和第一水流感应器的高度,待车辆进入后会将第二压力传感器触发,此时第二压力传感器向中控模块发送信号表示车辆已通过阻挡模块,中控模块将控制阻挡模块变回第三状态,实现了不同变电站可以多种报警模式,可以自主设置临界水位和最大水位,实现了变电站可以根据不同的积水量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进一步提升了自动化防涝的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防汛领域,特别涉及基于水流传感器探测的变电站智能防汛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发展进一步加快,老旧变电站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城乡建筑增大,地面下渗功能削弱,城市内部管网出现排涝能力不足,区域性内涝屡见不鲜。而城镇建筑设计标高的不断抬高,致使部分运行变电站场地地坪与周边地势高差不明显,甚至低于周围场地,沦为低洼地带。同时,近年来暴雨等极端天气频发,江河湖泊的历史最高水位屡创新高,江水、湖水水溢出后也将倒灌进入建设在水域周边的变电站。按照变电站建设时的标准,显然无法满足目前的变电站防汛要求,老旧变电站的防汛改造工作势在必行。

2、变电站外部环境的变化致使变电站防汛经受严峻考验,对于老旧变电站,其防汛设施设计、建设标准低,且经长年累月运行,设备设施出现老化,其原有功能也将削弱甚至失效,极端条件下将发生场区、设备区的积水,形成变电站内涝。究其原因,主要有电缆管沟倒灌、围墙渗流、变电站大门倒灌及排水系统倒灌或排水能力不足。

3、因此,提出基于水流传感器探测的变电站智能防汛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水流传感器探测的变电站智能防汛装置,以解决上述电缆管沟倒灌、围墙渗流、变电站大门倒灌及排水系统倒灌或排水能力不足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水流传感器探测的变电站智能防汛装置,包括中控模块,所述中控模块通过线缆连接有多个感应模块,所述中控模块通过线缆连接有多个阻挡模块,所述中控模块通过线缆连接有多个水泵,所述中控模块通过线缆连接有多个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中控模块通过线缆连接有与第一压力传感器对应的多个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感应模块包括安装外壳,所述安装外壳的中部滑动安装有第一水流感应器和第二水流感应器,所述第一水流感应器位于第二水流感应器上方,所述安装外壳的两侧开设有对称的滑槽,所述滑槽内部一侧开设有第一齿槽,所述第一水流感应器和第二水流感应器的两侧上端均转动安装有对称的中心柱,所述中心柱的中段固定安装有齿轮,所述中心柱远离第一水流感应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旋钮,所述齿轮与第一齿槽啮合,所述旋钮穿过滑槽并延伸至安装外壳外部。

3、优选的,所述中控模块包括中控外壳,所述中控外壳的内部上端固定安装有中控主体,所述中控外壳的内部下端固定安装有多个与感应模块对应数量的开关和报警灯,所述中控主体上固定安装有显示屏和中控面板,所述中控面板位于显示屏的下方,所述中控外壳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遮雨棚,所述中控外壳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天线,所述天线贯穿遮雨棚。

4、优选的,所述阻挡模块包括阻挡壳体,所述阻挡壳体的中部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内部转动安装有半圆挡板,所述半圆挡板的半圆外表面开设有第二齿槽,所述阻挡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端固定安装有转盘,所述电机的一侧转动安装有连动杆,所述电机的上方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曲杆,所述连动杆远离电机的一端转动安装在曲杆的中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固定安装有齿辊,两个所述齿辊均延伸至转动槽内部,两个所述齿辊均与第二齿槽啮合。

5、优选的,所述阻挡壳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对称的底座卡块,所述阻挡壳体远离底座卡块的一侧开设有与底座卡块对应的底座卡槽,所述半圆挡板靠近底座卡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多层环形卡块,所述半圆挡板远离环形卡块的一端开设有与环形卡块对应的环形卡槽,所述底座卡块滑动卡设在相邻一个阻挡壳体上的底座卡槽内部,所述环形卡块活动卡设在相邻一个半圆挡板上的环形卡槽内部。

6、优选的,所述阻挡模块位于第一状态时所述半圆挡板与阻挡壳体的上表面齐平,所述阻挡模块位于第二状态时半圆挡板与阻挡壳体形成第一空腔,所述阻挡模块位于第三状态时阻挡壳体和半圆挡板形成第二空腔。

7、优选的,多个所述感应模块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对应的电缆沟和变电站大门等地,每个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固定安装在对应的变电站大门外,每个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固定安装在对应的变电站大门内,多个所述阻挡模块埋设在对应的电缆沟和变电站大门处,多个所述水泵固定安装在排水沟和易积水的室内,所述中控模块固定安装在墙壁上。

8、优选的,所述中控外壳的一侧转动安装有检修门。

9、优选的,所述转动槽的两侧设有对称的警示灯带,所述警示灯带固定安装在阻挡壳体上。

10、优选的,所述安装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刻度板。

11、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2、1、根据变电站的地理位置以及变电站的排水功能和变电站的防水需求调整第二水流感应器和第一水流感应器的高度,第二水流感应器的高度代表临界值水位,第一水流感应器的高度代表积水最大的阈值,当积水淹没第二水流感应器的时候此时感应模块向中控模块发出临界值警报,中控模块控制对应的阻挡模块改变至第二状态,当阻挡模块处于第二状态时,车辆可以缓慢从阻挡模块上方通过,当积水淹没第一水流感应器的时候,此时感应模块向中控模块发送超阈值报警,此时中控模块控制所有水泵工作,同时中控模块控制所有阻挡模块改变至第三状态,且定时发送变电站实时状态照片给控制中心,以便控制中心做出合适的应对措施,此时车辆无法通过阻挡模块,若此时有车辆需要应急进入变电站内部时,只需将车辆开至第一压力传感器上,此时第一压力传感器受到压力向中控模块发送信号,中控模块控制对应地点的阻挡模块改变成第二状态,然后车辆缓慢通过阻挡模块即可,待车辆进入后会将第二压力传感器触发,此时第二压力传感器向中控模块发送信号表示车辆已通过阻挡模块,中控模块将控制阻挡模块变回第三状态,实现了不同变电站可以多种报警模式,可以自主设置临界水位和最大水位,实现了变电站可以根据不同的积水量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进一步提升了自动化防涝的能力;

13、2、通过设置多个感应模块和阻挡模块,可以在易积水的地方设置感应模块,在电缆沟和变电站大门处设置多个阻挡模块,当暴雨来临的时候,感应模块会对各个地方进行检测,当某处积水量超过报警值的时候,所处的感应模块会通过线缆向中控模块发出警报,此时中控模块通过线缆控制对应地点的阻挡模块启动,实现阻挡外部雨水进入变电站内部,通过设置多个感应模块和阻挡模块,方便了中控模块精准的对产生积水的地方进行精准控制阻挡,实现了自动化挡水的功能,减少防涝所需的人力资源,可以将富余的人力调度至所需的地点;

14、3、通过设置电机,当雨水量超过临界值的时候,此时中控模块控制电机工作电机带动转盘转动,进而带动连动杆传动,进而带动第一连接杆转动,进而带动齿辊转动,齿辊转动带动半圆挡板转动,半圆挡板转动至最大限度,此时半圆挡板与阻挡壳体内部形成第一空腔,半圆挡板的上端形成凸起状可以将外部的积水进行阻挡,此时挡板的高度相当于半圆挡板的半径,且此时阻挡模块不会对进出的车辆进行阻拦,车辆可正常从半圆挡板上驶过,且半圆挡板上开设的第二齿槽可以增加车辆轮胎的抓地力,使其更容易通过阻挡模块,第一空腔可以作为临时排水沟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水流传感器探测的变电站智能防汛装置,包括中控模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1)通过线缆连接有多个感应模块(2),所述中控模块(1)通过线缆连接有多个阻挡模块(3),所述中控模块(1)通过线缆连接有多个水泵(4),所述中控模块(1)通过线缆连接有多个第一压力传感器(5),所述中控模块(1)通过线缆连接有与第一压力传感器(5)对应的多个第二压力传感器(6),所述感应模块(2)包括安装外壳(21),所述安装外壳(21)的中部滑动安装有第一水流感应器(22)和第二水流感应器(23),所述第一水流感应器(22)位于第二水流感应器(23)上方,所述安装外壳(21)的两侧开设有对称的滑槽(24),所述滑槽(24)内部一侧开设有第一齿槽(25),所述第一水流感应器(22)和第二水流感应器(23)的两侧上端均转动安装有对称的中心柱(221),所述中心柱(221)的中段固定安装有齿轮(222),所述中心柱(221)远离第一水流感应器(2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旋钮(223),所述齿轮(222)与第一齿槽(25)啮合,所述旋钮(223)穿过滑槽(24)并延伸至安装外壳(21)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流传感器探测的变电站智能防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1)包括中控外壳(11),所述中控外壳(11)的内部上端固定安装有中控主体(12),所述中控外壳(11)的内部下端固定安装有多个与感应模块(2)对应数量的开关(13)和报警灯(14),所述中控主体(12)上固定安装有显示屏(121)和中控面板(122),所述中控面板(122)位于显示屏(121)的下方,所述中控外壳(1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遮雨棚(15),所述中控外壳(1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天线(16),所述天线(16)贯穿遮雨棚(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流传感器探测的变电站智能防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模块(3)包括阻挡壳体(31),所述阻挡壳体(31)的中部开设有转动槽(34),所述转动槽(34)的内部转动安装有半圆挡板(32),所述半圆挡板(32)的半圆外表面开设有第二齿槽(321),所述阻挡壳体(3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35),所述电机(35)的驱动端固定安装有转盘(351),所述电机(35)的一侧转动安装有连动杆(352),所述电机(35)的上方设有第一连接杆(36),所述第一连接杆(36)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曲杆(361),所述连动杆(352)远离电机(35)的一端转动安装在曲杆(361)的中部,所述第一连接杆(36)的两端固定安装有齿辊(37),两个所述齿辊(37)均延伸至转动槽(34)内部,两个所述齿辊(37)均与第二齿槽(321)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流传感器探测的变电站智能防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壳体(3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对称的底座卡块(311),所述阻挡壳体(31)远离底座卡块(311)的一侧开设有与底座卡块(311)对应的底座卡槽(312),所述半圆挡板(32)靠近底座卡块(31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多层环形卡块(322),所述半圆挡板(32)远离环形卡块(322)的一端开设有与环形卡块(322)对应的环形卡槽(323),所述底座卡块(311)滑动卡设在相邻一个阻挡壳体(31)上的底座卡槽(312)内部,所述环形卡块(322)活动卡设在相邻一个半圆挡板(32)上的环形卡槽(323)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水流传感器探测的变电站智能防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模块(3)位于第一状态时所述半圆挡板(32)与阻挡壳体(31)的上表面齐平,所述阻挡模块(3)位于第二状态时半圆挡板(32)与阻挡壳体(31)形成第一空腔(341),所述阻挡模块(3)位于第三状态时阻挡壳体(31)和半圆挡板(32)形成第二空腔(34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流传感器探测的变电站智能防汛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感应模块(2)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对应的电缆沟和变电站大门等地,每个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5)固定安装在对应的变电站大门外,每个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6)固定安装在对应的变电站大门内,多个所述阻挡模块(3)埋设在对应的电缆沟和变电站大门处,多个所述水泵(4)固定安装在排水沟和易积水的室内,所述中控模块(1)固定安装在墙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流传感器探测的变电站智能防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外壳(11)的一侧转动安装有检修门(17)。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水流传感器探测的变电站智能防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槽(34)的两侧设有对称的警示灯带(33),所述警示灯带(33)固定安装在阻挡壳体(31...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水流传感器探测的变电站智能防汛装置,包括中控模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1)通过线缆连接有多个感应模块(2),所述中控模块(1)通过线缆连接有多个阻挡模块(3),所述中控模块(1)通过线缆连接有多个水泵(4),所述中控模块(1)通过线缆连接有多个第一压力传感器(5),所述中控模块(1)通过线缆连接有与第一压力传感器(5)对应的多个第二压力传感器(6),所述感应模块(2)包括安装外壳(21),所述安装外壳(21)的中部滑动安装有第一水流感应器(22)和第二水流感应器(23),所述第一水流感应器(22)位于第二水流感应器(23)上方,所述安装外壳(21)的两侧开设有对称的滑槽(24),所述滑槽(24)内部一侧开设有第一齿槽(25),所述第一水流感应器(22)和第二水流感应器(23)的两侧上端均转动安装有对称的中心柱(221),所述中心柱(221)的中段固定安装有齿轮(222),所述中心柱(221)远离第一水流感应器(2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旋钮(223),所述齿轮(222)与第一齿槽(25)啮合,所述旋钮(223)穿过滑槽(24)并延伸至安装外壳(21)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流传感器探测的变电站智能防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1)包括中控外壳(11),所述中控外壳(11)的内部上端固定安装有中控主体(12),所述中控外壳(11)的内部下端固定安装有多个与感应模块(2)对应数量的开关(13)和报警灯(14),所述中控主体(12)上固定安装有显示屏(121)和中控面板(122),所述中控面板(122)位于显示屏(121)的下方,所述中控外壳(1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遮雨棚(15),所述中控外壳(1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天线(16),所述天线(16)贯穿遮雨棚(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流传感器探测的变电站智能防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模块(3)包括阻挡壳体(31),所述阻挡壳体(31)的中部开设有转动槽(34),所述转动槽(34)的内部转动安装有半圆挡板(32),所述半圆挡板(32)的半圆外表面开设有第二齿槽(321),所述阻挡壳体(3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35),所述电机(35)的驱动端固定安装有转盘(351),所述电机(35)的一侧转动安装有连动杆(352),所述电机(35)的上方设有第一连接杆(36),所述第一连接杆(36)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曲杆(36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锋利付峰董武军雷鹏涛夏庆玫王祎朝麻伟升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渭南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