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温自保护传热结构及保温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2162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温自保护传热结构及保温容器,其中控温自保护传热结构包括突跳控温组件和导热组件;突跳控温组件包括安装基座、第一双金属片和第二双金属片;导热组件包括弹性导热片;安装基座和弹性导热片均固定连接在发热物体上;安装基座上设有用于约束安装第一双金属片和第二双金属片的约束安装腔;第一双金属片与第二双金属片堆叠;第一双金属片的变形温度低于第二双金属片的变形温度;第一双金属片和第二双金属片未受热变形时其各自的边缘部均向发热物体方向弯曲;第一双金属片和第二双金属片受热变形时其各自的边缘部均向散热物体方向弯曲。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过热时自动实现传热通道的断开,从而避免弹性导热片变形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控温保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控温自保护传热结构及保温容器


技术介绍

1、保温容器主要用于保持容器内温度恒定。因此常规的使用方式为盛放热水或者冰水。但是,人们在实际使用保温容器时往往因为盛放热水,而无法直接饮用。往往还需要倒出以后进行散热降温。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出现了通过双金属片实现先降温再保温的功能。即在外瓶体和内胆瓶体之间设有一个传热结构,该传热结构通过双金属片的变形,将导热片连接内胆瓶体和外瓶体,从而实现散热效果。同时,瓶内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又通过双金属片的恢复,使得导热片断开内胆瓶体与外瓶体之间的导热通道,实现内胆瓶体内液体的温度恒定保温。

3、然后实际使用过程中,温度过高的时候双金属片持续压迫导热片,会导致导热片出现变形,从而使得导热片在连接或者断开内胆瓶体和外瓶体之间的导热通道时出现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一种控温自保护传热结构,其能够在温度达到设定上限时,自动实现弹性导热片断开传热通道,从而避免弹性导热片在高温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温自保护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突跳控温组件和导热组件;所述突跳控温组件包括安装基座、第一双金属片和第二双金属片;所述导热组件包括弹性导热片;所述安装基座和弹性导热片均固定连接在发热物体上;所述安装基座上设有用于将第一双金属片和第二双金属片约束在内但不限制其变形的约束安装腔;所述第一双金属片与第二双金属片堆叠,且第一双金属片位于第二双金属片的上方;第一双金属片的变形温度低于第二双金属片的变形温度;第一双金属片和第二双金属片在未达或超过到其各自的变形温度时,其各自的边缘部均向发热物体方向弯曲;第一双金属片和第二双金属片在达到或超过到其各自的变形温度时,其各自的边缘部均向散热物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温自保护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突跳控温组件和导热组件;所述突跳控温组件包括安装基座、第一双金属片和第二双金属片;所述导热组件包括弹性导热片;所述安装基座和弹性导热片均固定连接在发热物体上;所述安装基座上设有用于将第一双金属片和第二双金属片约束在内但不限制其变形的约束安装腔;所述第一双金属片与第二双金属片堆叠,且第一双金属片位于第二双金属片的上方;第一双金属片的变形温度低于第二双金属片的变形温度;第一双金属片和第二双金属片在未达或超过到其各自的变形温度时,其各自的边缘部均向发热物体方向弯曲;第一双金属片和第二双金属片在达到或超过到其各自的变形温度时,其各自的边缘部均向散热物体方向弯曲;当第一双金属片和第二双金属片均未发生变形时处于堆叠状态,且第一双金属片的边缘部不推动弹性导热片;当第一双金属片受热发生变形,而第二双金属片受热未发生变形时,第一双金属片在第二双金属片的支撑下,第一双金属片的边缘部推动弹性导热片与散热物体接触形成导热;当第一双金属片和第二双金属片均受热发生变形时形成反向堆叠状态,且第一双金属片的边缘部不推动弹性导热片,弹性导热片在其自身弹力下复位并与散热物体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温自保护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双金属片和第二双金属片均包括中心体以及围绕中心体圆周分布的边缘部;第一双金属片和第二双金属片均未发生变形时均向发热物体方向弯曲,且第一双金属片的边缘部与第二双金属片的边缘部配合形成堆叠状态;第二双金属片在未受热变形时的中心体对第一双金属片在受热变形后的中心体进行支撑,且第一双金属片在受热变形后的边缘部向散热物体方向变形并推动弹性导热片;第一双金属片和第二双金属片均受热发生变形时均向散热物体方向弯曲,且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小龙吴小梅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音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