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技术_技高网

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42039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通可靠性优异的电池及其制造方法。这里公开的电池的制造方法包括:装置准备工序,准备铆接装置,该铆接装置具备冲模、和被压入于上述冲模的落座部的冲头,上述冲模具有上述落座部、分割配置于上述落座部的径向的外周侧的多个固定部、以及分别配置于多个上述固定部之间并能够向上述径向的外周侧移动的多个可移动部;和铆接接合工序,在上述冲模上依次重叠第1金属板(42)、金属箔层叠部(21)以及第2金属板(60),将上述冲头压入于上述冲模的上述落座部,并使多个上述可移动部分别向上述径向的外周侧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1、一般而言,将具有电极的电极体和非水电解质收纳于电池外壳而构成了电池。电极典型地具有金属箔、固定于金属箔的一部分的表面的活性物质层、以及未形成活性物质层而金属箔露出的金属箔露出部。在这样的结构的电池中,在金属箔露出部安装集电板,并经由该集电板将电极与端子电连接。作为与其相关的现有技术文献,能够举出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9-123440号公报、国际公开第2019/131356号、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15-5456号公报、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10-73398号公报。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9-123440号公报中记载有用激光将金属箔露出部与集电板焊接接合的情况。另外,在国际公开第2019/131356号中记载有在电极体的一个端部捆扎金属箔露出部而形成金属箔层叠部,用集电板和垫板夹持金属箔层叠部并使其塑性变形,由此进行铆接接合。

2、在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9-123440号公报所记载的那样用激光进行焊接接合的情况下,从防止熔融金属的滴落的观点、维持接合强度的观点等出发,一般进行多次点焊接。然而,存在因通过该方法进行多次点焊接时的机械振动而金属箔的端部断裂,从而容易产生异物的课题。另外,在国际公开第2019/131356号的技术中,使用铆接接合装置,该铆接接合装置具备:冲模,具有简单的圆形的凹部;和圆柱状的冲头,压入于凹部。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人的研究,联锁较浅,例如存在因较小的拉伸力而铆接接合容易脱落等接合强度较低的课题。尤其在如搭载于移动体的电池那样从外部频繁地施加振动、冲击等的电池中,要求提高接合强度来提高导通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状况而完成的,其主要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通可靠性提高的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2、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的制造方法,该电池的制造方法包括:部件准备工序,准备具有层叠了多个金属箔的金属箔层叠部的电极体、第1金属板、以及与上述第1金属板对置配置的第2金属板;装置准备工序,准备铆接装置,该铆接装置具备冲模、和被压入于上述冲模的落座部的冲头,上述冲模具有上述落座部、分割配置于上述落座部的径向的外周侧的3个以上的固定部、以及分别配置于3个以上的上述固定部之间并能够向上述径向的外周侧移动的3个以上的可移动部;以及铆接接合工序,当在上述冲模之上依次重叠上述第1金属板、上述金属箔层叠部以及上述第2金属板后,将上述冲头压入于上述冲模的上述落座部,并使3个以上的上述可移动部分别向上述径向的外周侧移动,由此使上述第1金属板、上述金属箔层叠部以及上述第2金属板塑性变形而形成具有与上述可移动部相同的数量的联锁部的铆接接合部。

3、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使用具有可移动部的冲模,能够使在径向上塑性流动的第1金属板咬住金属箔层叠部并获得联锁量。因此,与例如如国际公开第2019/131356号那样使用简单的圆形的(不具有可移动部的)冲模的情况相比,能够形成相对高强度的联锁部。因此,即使从外部施加振动、冲击等应力,也容易维持金属箔层叠部与第1金属板紧密接触的状态。其结果是,能够稳定地保持导通连接,从而能够提高导通可靠性。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进行铆接接合,与例如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9-123440号公报那样用激光进行多次点焊接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在金属箔断裂时产生异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的制造方法,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制造方法,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的制造方法,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5.一种电池,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池,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池,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池,其中,

10.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池,其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的制造方法,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制造方法,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的制造方法,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5.一种电池,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内田阳三
申请(专利权)人: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