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冲击扳手的校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冲击扳手的校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1836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冲击扳手的校准装置,包括底板、扭矩传感器、支柱、顶板和螺栓模拟器;扭矩传感器安装在底板上;顶板中间的轴承孔内嵌有滚珠轴承;螺栓模拟器包括螺母座、垫片室、下垫片、蝶形弹簧、上垫片、力传感器座、第一压力传感器和螺栓。扭矩传感器安装于螺栓模拟器的下方,直接测出冲击扳手锁紧螺栓的扭矩,冲击扳手直接与螺栓对接,不会影响冲击扳手能量的传递;顶板的中间安装滚珠轴承,螺栓在锁紧之前,螺栓头与滚珠轴承的内圈体端面接触,滚珠轴承的滚动摩擦对扭矩的损失极小,从而提升了锁紧扭矩测定的准确性。本校准装置能够直接测出冲击扳手对螺栓锁紧的扭矩T和锁紧力F,准确得出冲击扳手的扭矩系数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冲击扳手计量,具体是一种冲击扳手的校准装置


技术介绍

1、扳手是用于将螺母与螺栓拧紧的工具,并保证螺母与螺栓之间的扭矩要达到设定扭矩。

2、扳手类型有两种,一种为连续输出型扳手,一种为冲击扳手。连续输出型扳手的输出轴带着螺母连续转动,直到锁紧。另外一种是冲击扳手,冲击扳手是通过原动机经减速器,带动冲击机构的主动部分,再经牙嵌的啮合带动从动部分,主动部分的旋转打击部件在超过扳手的静扭矩后,会从从动部分的输出轴产生间歇式旋转打击,周而复始的旋转打击运动使螺母最终旋拧。

3、对于连续输出型扳手,其性能的测定只需要测定其输出扭矩,在其输出轴上连接回转式的扭矩传感器即可直接测出。

4、对于冲击扳手,由于要考虑到其对螺栓的锁紧效果,其性能一般通过扭矩系数k来定义,k=t/(f*d),其中,t为扭矩,f为锁紧力,d为螺栓直径。

5、目前冲击扳手的校准借助于具有锁紧力测试功能的螺栓模拟器来完成,先进行螺栓模拟器扭矩系数的标定:通过具有扭矩测定功能的扭矩输出装置对螺栓模拟器进行多次打螺钉测试,将测出的输出扭矩和锁紧力进行线性拟合得出螺栓模拟器扭矩系数。然后再将待测的冲击扳手对螺栓模拟器进行打螺钉测试,最后将螺栓模拟器测得的锁紧力乘以螺栓模拟器扭矩系数,而得到冲击扳手的扭矩t=k*f*d。

6、目前对冲击扳手扭矩的测定主要有两点不足:一是,螺栓模拟器扭矩系数的标定是采用具有扭矩测定功能的扭矩输出装置输出扭矩,其与冲击扳手的扭矩输出特点不同;二是,需要借助于螺栓模拟器进行间接测量,而螺栓模拟器的扭矩系数k是通过大量测定数据曲线拟合得出,但随着螺栓模拟器的多次使用,扭矩系数k可能会发生变化,进而使得对冲击扳手的检测结果准确性造成影响。故亟需一种能够直接测出冲击扳手扭矩系数k值以便于对扭矩系数k进行检测校准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冲击扳手的校准装置。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冲击扳手的校准装置,包括:

3、底板;

4、扭矩传感器,其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底板上设有限制扭矩传感器外壳部回转的限位结构;

5、支柱,其竖直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上;

6、顶板,其固定于所述支柱顶端,所述顶板的中间设有轴承孔,所述轴承孔内嵌有滚珠轴承,所述滚珠轴承的内径大于螺栓的螺纹部外径,螺栓的头部外径小于滚珠轴承外圈体的内径;

7、螺栓模拟器,其安装于所述滚珠轴承和扭矩传感器之间,所述螺栓模拟器包括螺母座、垫片室、下垫片、蝶形弹簧、上垫片、力传感器座、第一压力传感器和螺栓,所述螺母座的下端与所述扭矩传感器的上轴体连接,所述螺母座中心设有螺纹孔;所述垫片室位于所述螺母座外围,所述垫片室底部设有限制所述螺母座相对其向上移动的止挡结构,所述下垫片、蝶形弹簧、上垫片和力传感器座由下而上依次设置于所述垫片室内,所述下垫片、蝶形弹簧和上垫片位于所述螺母座外围且与螺母座外圆周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力传感器座具有相对于所述垫片室上下活动的自由度;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力传感器座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中心具有供螺栓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滚珠轴承的下方;所述螺栓从上方依次穿过滚珠轴承、第一压力传感器、力传感器座与螺母座的螺纹孔连接。

8、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扭矩传感器安装于所述螺栓模拟器的下方,能够直接测出冲击扳手最后锁紧螺栓的扭矩,冲击扳手的输出轴直接与螺栓对接,不会影响冲击扳手能量的传递;顶板的中间安装滚珠轴承,螺栓在锁紧之前,螺栓头与滚珠轴承的内圈体端面接触后,滚珠轴承的内圈体会随之转动,轴承的滚动摩擦对扭矩的损失极小,从而提升了锁紧扭矩测定的准确性。通过本校准装置能够直接测出冲击扳手对螺栓锁紧的扭矩t和锁紧力f,代入公式即可直接得出冲击扳手的扭矩系数k。

9、进一步地,还包括扳手夹持单元,所述扳手夹持单元包括支架、升降架、升降驱动机构、挡板、第二压力传感器和夹持板,所述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升降架可升降地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升降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升降架相对支架做升降移动,所述挡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升降架的下端,所述夹持板可上下移动地安装于位于所述挡板下方的升降架上,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安装于所述挡板和夹持板之间,所述夹持板上设有用于夹持待测冲击扳手的可拆卸锁紧件。

10、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扳手夹持单元上设置第二压力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出冲击扳手对螺栓的压力,方便测试时冲击扳手对螺栓保持一致的加压条件,有助于消除扳手加压力不同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11、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板下方的升降架上套设有弹簧。

12、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弹簧对夹持板形成缓冲,确保冲击扳手退位的平稳性。

13、进一步地,检测时,在冲击扳手启动前,升降驱动机构带动升降架移动以使第二压力传感器的检测力值在设定范围内;在冲击扳手启动后,升降驱动机构带动升降架随螺栓同步下移,也使得第二压力传感器的检测力值在设定范围内。

14、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确保检测过程冲击扳手对螺栓保持在恒定的压力范围内。

15、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架包括第一导杆、第二导杆和上连接板,所述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竖向平行设置,所述上连接板连接于所述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的顶端,所述挡板连接于所述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的下部,所述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分别经导套可升降地安装于所述支架的顶板上。

16、进一步地,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丝杠和电机,所述丝杠的丝杆经轴承可转动地竖向安装于所述上连接板上,所述丝杠的螺母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电机带动所述丝杆转动以实现升降架的升降移动。

17、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提高升降和加压稳定性。

18、进一步地,所述力传感器座的两侧分别设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止回轴,所述止回轴外周套设有轴承,所述垫片室的顶部设有u形槽,所述轴承位于u形槽内并可沿u形槽上下移动,所述u形槽的侧壁与轴承外周接触并限制住所述轴承的左右位置。

19、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确保在锁紧时,力传感器座在竖向方向上保持活动自由度,提高第一压力传感器所测锁紧力的准确性。

20、进一步地,所述力传感器座的中心设有内凹的嵌槽,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外周内嵌于所述嵌槽内,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顶端设有一圈受压环体,所述受压环体的外径小于所述滚珠轴承的外圈体的内径。

21、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最大程度地减少扭矩损失,确保冲击扳手的扭矩充分作用于对螺栓的锁紧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击扳手的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扳手的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扳手夹持单元,所述扳手夹持单元包括支架、升降架、升降驱动机构、挡板、第二压力传感器和夹持板,所述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升降架可升降地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升降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升降架相对支架做升降移动,所述挡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升降架的下端,所述夹持板可上下移动地安装于位于所述挡板下方的升降架上,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安装于所述挡板和夹持板之间,所述夹持板上设有用于夹持待测冲击扳手的可拆卸锁紧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扳手的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下方的升降架上套设有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击扳手的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检测时,在冲击扳手启动前,升降驱动机构带动升降架移动以使第二压力传感器的检测力值在设定范围内;在冲击扳手启动后,升降驱动机构带动升降架随螺栓同步下移,也使得第二压力传感器的检测力值在设定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扳手的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包括第一导杆、第二导杆和上连接板,所述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竖向平行设置,所述上连接板连接于所述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的顶端,所述挡板连接于所述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的下部,所述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分别经导套可升降地安装于所述支架的顶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冲击扳手的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丝杠和电机,所述丝杠的丝杆经轴承可转动地竖向安装于所述上连接板上,所述丝杠的螺母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电机带动所述丝杆转动以实现升降架的升降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扳手的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力传感器座的两侧分别设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止回轴,所述止回轴外周套设有轴承,所述垫片室的顶部设有U形槽,所述轴承位于U形槽内并可沿U形槽上下移动,所述U形槽的侧壁与轴承外周接触并限制住所述轴承的左右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冲击扳手的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力传感器座的中心设有内凹的嵌槽,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外周内嵌于所述嵌槽内,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顶端设有一圈受压环体,所述受压环体的外径小于所述滚珠轴承的外圈体的内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击扳手的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扳手的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扳手夹持单元,所述扳手夹持单元包括支架、升降架、升降驱动机构、挡板、第二压力传感器和夹持板,所述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升降架可升降地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升降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升降架相对支架做升降移动,所述挡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升降架的下端,所述夹持板可上下移动地安装于位于所述挡板下方的升降架上,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安装于所述挡板和夹持板之间,所述夹持板上设有用于夹持待测冲击扳手的可拆卸锁紧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扳手的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下方的升降架上套设有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击扳手的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检测时,在冲击扳手启动前,升降驱动机构带动升降架移动以使第二压力传感器的检测力值在设定范围内;在冲击扳手启动后,升降驱动机构带动升降架随螺栓同步下移,也使得第二压力传感器的检测力值在设定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扳手的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翔徐新超王振宇李海滨付翀孙钦密刘权张强杨静王一鸣赵伟明李晓东王雪杨王子涵李一冉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计量测试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