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液冷板及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1717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液冷板及电池模组,包括液冷板主体,所述液冷板主体包括水平主体部与垂直部,所述垂直部垂直于所述水平主体部设置,并以所述垂直部为中心分隔板将所述水平主体部分隔形成两个电池安装区域,且在所述水平主体部上表面形成水平散热接触面,在所述垂直部两侧面形成侧面散热接触面;在所述水平主体部内,以所述垂直部为中心分隔板形成有两个独立对称的水平腔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电池小侧面和底面使用液冷板进行冷却,有效提高电池的均温性能,降低热传递距离,增强安全性与充放电效率,设计简单,适用于多种电化学储能系统,且液冷板内部的蛇形液流腔道结构创新,提升了热管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液冷板及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1、在电池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电池包的热管理一直是一个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议题。特别是对于方形铝壳电池,有效的热管理对于维持电池的稳定性、性能以及长期的可靠性至关重要。传统的热管理方法主要采用液冷型热管理系统,它通过在电池底部设置液冷板来进行冷却。尽管这种方法在某些情况下是有效的,但它存在一些局限性。

2、首先,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常在电池的中上部更为集中。然而,传统的底部液冷系统并不能高效地从这些区域导出热量,从而导致电池内部的热量累积和不均匀分布。这种热不均可以引起性能下降,甚至可能增加热失控的风险,尤其是在高负载或极端条件下。

3、其次,由于电池内部的传热距离较长,热量的传递效率受限。这种效率的限制不仅影响电池的冷却速度,还可能导致电池在长时间运行后性能下降,甚至损坏。

4、最后,尽管现有的液冷系统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色,但它们往往复杂且成本较高,尤其是在需要为大规模电池系统设计和维护这种冷却系统时。

5、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改进的电池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液冷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主体(3)使用铝挤出成形,所述水平腔道包括第一水平腔道(41)与第二水平腔道(39),在对应其中一个水平腔道的水平主体部(32)上设置进水接口(9),在对应其中另一个水平腔道的水平主体部(32)上设置出水接口(10),由两个对称的水平腔道以及竖直腔道(40)在所述液冷板主体(3)内形成密封的液流腔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腔道堵头包括腔道水平堵头(8)以及腔道竖直堵头(7),由腔道竖直堵头(7)与腔道转接堵头(6)密封竖直腔道(40)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液冷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主体(3)使用铝挤出成形,所述水平腔道包括第一水平腔道(41)与第二水平腔道(39),在对应其中一个水平腔道的水平主体部(32)上设置进水接口(9),在对应其中另一个水平腔道的水平主体部(32)上设置出水接口(10),由两个对称的水平腔道以及竖直腔道(40)在所述液冷板主体(3)内形成密封的液流腔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腔道堵头包括腔道水平堵头(8)以及腔道竖直堵头(7),由腔道竖直堵头(7)与腔道转接堵头(6)密封竖直腔道(40)的两侧开口,由两侧的腔道水平堵头(8)密封水平腔道的两侧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腔道转接堵头(6)由铝挤出成形,其包括转接主体部(65),转接主体部(65)设置有焊接法兰边(64),所述转接主体部(65)两侧面向两个水平腔道分别设置有多个垂直流道,其包括第一垂直流道(62)以及第二垂直流道(63),第一垂直流道(62)与第二垂直流道(63)的对接位置形成有流道转接边(61),第一水平腔道(41)内的流体经第一垂直流道(62)后进入第二垂直流道(63),并经第二垂直流道(6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光华肖迎亮谢国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盛合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