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1617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A和B,其中所述A选自:R1R2R3N表示的式(I)化合物及其盐和/或六次甲基四胺、1,5‑二氮杂二环[4.3.0]‑壬‑5‑烯、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中一种或多种;所述B选自式II表示的化合物,以及提供一种在上述组合物在制备式VI化合物的方法中应用,其中,式III、式V和式VI中各取代基的定义同说明书。本发明专利技术组合物中A和B有协同增效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一种组合物及其应用,特别涉及在催化醚化反应(例如嘧菌酯制备过程中的醚化)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醚化反应中使用常规的有机胺效果并不理想,往往需要使用大量的催化剂用量才能达到一定的催化效果。

2、现有技术文献,cn109721548b中公开(e)-2-[2-[6-氯嘧啶-4-基氧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和2-氰基苯酚醚化反应过程中。该文献公开了一种制备嘧菌酯的方法,在使用三甲胺或其盐类水溶液或甲醇溶液在8mol%催化剂用量下就取得了较好的催化效果。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三甲胺的沸点非常低,常压下只有2.9℃,即使配成水溶液,例如40%三甲胺水溶液的沸点也仅为26.0℃。通常在制备嘧菌酯过程中,相关的醚化的工业反应温度接近100℃,在如此高的温度下三甲胺或其水溶液极易挥发,因此,用三甲胺作为催化剂不太适合工业化生产。该文献中还公开n,n,n,n-四甲基乙二胺、n,n-二甲基哌嗪、4-二甲氨基吡啶(dmap)、n,n-二甲基异丙胺、dbu及三乙胺等在相同的催化剂使用量下基本上没有催化效果。申请人经过试验研究表明上述化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A和B,其中,所述A选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A选自N,N-二甲基乙胺、N,N-二甲异丙胺、N,N-二乙基甲胺、三甲胺、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DBU)、六次甲基四胺、N-甲基吡咯烷、N-甲基吗啉、1,5-二氮杂二环[4.3.0]-壬-5-烯、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中一种或者更多种,以及上述化合物的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A选自N,N-二甲基乙胺、N,N-二甲异丙胺、三甲胺盐酸盐、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a和b,其中,所述a选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a选自n,n-二甲基乙胺、n,n-二甲异丙胺、n,n-二乙基甲胺、三甲胺、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dbu)、六次甲基四胺、n-甲基吡咯烷、n-甲基吗啉、1,5-二氮杂二环[4.3.0]-壬-5-烯、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中一种或者更多种,以及上述化合物的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a选自n,n-二甲基乙胺、n,n-二甲异丙胺、三甲胺盐酸盐、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dbu)、六次甲基四胺、n-甲基吡咯烷、n-甲基吗啉中一种或者更多种,以及上述化合物的盐。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b为4-二甲氨基吡啶(dmap)。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基于1mol的组合物的量,所述b的用量大于0mol,优选大于0.001mol。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a和b的摩尔比为协同增效量的比例,优选1:10-500:1。

7.一种制备式vi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式iii化合物和式v化合物或其盐在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催化下进行醚化反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r6选自氟、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晟吴国林王磊尚丽霞王龙李衍强王晓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颖泰嘉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