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负载的驱动电路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负载的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1616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3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负载的驱动电路,应用于电子电路领域。该电路包括双向可控硅和触发电路;双向可控硅通过两个主电极串联于第一电源和负载的供电回路中,用于在自身的两个主电极导通时控制供电回路导通;触发电路与双向可控硅的门极相连,用于控制双向可控硅的两个主电极的导通与断开。在双向可控硅的两个主电极导通且连接上负载后,第一电源开始向负载供电。本申请使用双向可控硅来控制驱动电路的导通和断开,不会使负载产生EMI相关的问题,从而避免造成电路器件损坏。通过双向可控硅还可以实现对驱动电路输出功率的精确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子电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负载的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1、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各种家用电器中,常常需要具有加热功能,例如,冰箱、洗衣机、干衣机等家电,这些电器(负载)上都包括有电加热驱动电路,目前的电加热驱动电路,一般使用继电器来作为控制电加热的开关,继电器作为开关只有开和关两种状态,优点是结构简单。

2、但是,继电器在闭合时产生的电弧和在断开时产生的反向电动势,会使电器产生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相关的问题,严重时可能会造成电路损坏。

3、由此可见,如何避免驱动电路在工作时损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负载的驱动电路,避免驱动电路在工作时损坏。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负载的驱动电路,包括: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

3、所述双向可控硅通过两个主电极串联于第一电源和负载的供电回路中,用于在自身的两个主电极导通时控制所述供电回路导通;

4、所述触发电路与所述双向可控硅的门极相连,用于控制所述双向可控硅的两个主电极的导通与断开。

5、优选地,所述触发电路包括:光耦、三极管、第二电源;

6、所述三极管通过自身的发射极和集电极与所述光耦的发光源端串联在所述第二电源和地之间;

7、所述三极管的基极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后,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导通;

8、所述光耦的受光器端的第一端接所述第一电源,所述光耦的受光器端的第二端接所述双向可控硅的门极。

9、优选地,还包括:继电器;

10、所述继电器的触点和所述双向可控硅的主电极相互连接以串联在所述第一电源的火线中,所述光耦的受光器端的第一端接在所述继电器的触点和所述双向可控硅的主电极之间;

11、负载的两端分别接所述第一电源的火线和零线;

12、所述继电器的线圈回路在接收到第二控制信号后通电,以控制所述继电器的触点闭合。

13、优选地,还包括:第一续流二极管、第三电源;

14、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一端接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二端接所述第三电源;

15、所述第一续流二极管的正极接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续流二极管的负极接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为低电平。

16、优选地,还包括:压敏电阻;

17、所述压敏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双向可控硅主电极的第一端相连,所述压敏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双向可控硅主电极的第二端相连。

18、优选地,所述触发电路还包括:分压和限流电阻;

19、所述分压和限流电阻设置于所述光耦的受光器端的第二端和所述双向可控硅的门极之间。

20、优选地,所述分压和限流电阻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

21、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接所述光耦的受光器端的第二端;

22、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所述双向可控硅的门极。

23、优选地,所述触发电路还包括:第二续流二极管;

24、所述第二续流二极管的正极接所述光耦的发光源端中靠近地的一端,所述第二续流二极管的负极接所述光耦的发光源端中靠近所述第二电源的一端。

25、优选地,所述触发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

26、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

27、优选地,所述触发电路还包括:第四电阻;

28、所述第四电阻、所述三极管、以及所述光耦的发光源端均串联在所述第二电源和地之间。

29、本申请所提供的负载的驱动电路包括双向可控硅和触发电路;双向可控硅通过两个主电极串联于第一电源和负载的供电回路中,用于在自身的两个主电极导通时控制供电回路导通;触发电路与双向可控硅的门极相连,用于控制双向可控硅的两个主电极的导通与断开。在双向可控硅的两个主电极导通且连接上负载后,第一电源开始向负载供电。本申请使用双向可控硅来控制驱动电路的导通和断开,不会使负载产生emi相关的问题,从而避免造成电路中器件损坏。通过双向可控硅还可以实现对驱动电路输出功率的精确调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载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电路包括:光耦、三极管、第二电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载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继电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载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续流二极管、第三电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负载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敏电阻;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载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电路还包括:分压和限流电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载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压和限流电阻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载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电路还包括:第二续流二极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负载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负载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电路还包括:第四电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载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电路包括:光耦、三极管、第二电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载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继电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载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续流二极管、第三电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负载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敏电阻;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