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线集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1495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32
本技术提供一种管线集束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前端表面上安装有第一穿线板,且底座后端表面上安装有第二穿线板,所述第一穿线板和第二穿线板内部均设置有穿线组件,所述穿线组件包括第一穿线环、第二穿线环和第三穿线环,所述第一穿线环、第二穿线环和第三穿线环依次设置在穿线板内部,通过螺套与螺筒对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推环的位置进行固定,保持线缆抬升的稳定性,相对于现有技术,通过第一穿线板和第二穿线板的配合加强对线缆束线的稳定性和强度,通过推动组件将两个穿线板之间的线缆向外侧推动,增加每个穿线环穿过的线缆与其他线缆的间隔距离,进一步提高线缆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管线集束,具体为一种管线集束装置


技术介绍

1、配电工程就是按用电设备要求,设计、安装相关电气配套元件、设备等配电设施的工程,在配电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大量的管线,对彼此之间的线路进行连接,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在现有技术中,各管线相互之间缠绕和挤压,在使用时常常会因为发热而导致影响其他管线,并且管线粗细不同,导致管线相互之间影响比较大。

2、专利cn216649135u提出一种用于配电工程的管线集束装置,将不同粗细的管路从束线板后面圆盘上的穿孔穿过,并且根据不同粗细穿过第一束线孔、第二束线孔与第三束线孔,对不同粗细的管路接线分类,同时分别转动第一圆环、第二圆环与第三圆环,通过穿孔对管路进行挤压,转动螺栓使挤压块对第一圆环、第二圆环与第三圆环进行位置固定,从而对管路进行位置固定,避免影响其他管路。

3、上述专利文献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不同的圆环对不同口径的线缆进行限位穿出,但是由于束线孔较多,及时可以将其错位设置,仍然会使线缆形成一个包裹圈,导致内部的热量散出较慢,缺乏一种在对线缆束线的同时增加线缆之间间隔距离的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管线集束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新颖,通过第一穿线板和第二穿线板的配合加强对线缆束线的稳定性和强度,通过推动组件将两个穿线板之间的线缆向外侧推动,增加每个穿线环穿过的线缆与其他线缆的间隔距离,进一步提高线缆的散热效果。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管线集束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前端表面上安装有第一穿线板,且底座后端表面上安装有第二穿线板,所述第一穿线板和第二穿线板内部均设置有穿线组件,所述穿线组件包括第一穿线环、第二穿线环和第三穿线环,所述第一穿线环、第二穿线环和第三穿线环依次设置在穿线板内部,所述第一穿线环、第二穿线环和第三穿线环表面上开设有穿线孔,所述第一穿线板和第二穿线板之间对应每个穿线孔的位置设有将电缆线向外推动增加电缆线之间距离的推动组件,且推动组件包括推环,所述推环与穿过两个穿线孔的电缆线底部挤压接触。

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穿线环、第二穿线环和第三穿线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穿线环、第二穿线环和第三穿线环表面上穿线孔的口径依次减小。

5、进一步的,所述底座表面上开设有移动槽,且移动槽内部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表面上啮合套接有沿移动槽滑动的移动板。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穿线板和第二穿线板的底部两端均滑动插接有滑杆,且滑杆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底座和移动板的表面上,所述滑杆位于第一穿线板和第二穿线板底部的表面上套接有弹簧。

7、进一步的,所述推动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杆,所述推环底部通过转轴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连杆,且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

8、进一步的,所述穿线孔底部的表面上对应第一连杆的位置开设有穿孔,且第一连杆穿出穿孔固定有螺套,所述穿孔外端表面上固定有螺筒,且螺套可啮合套接在螺筒上。

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管线集束装置,包括底座;滑杆;弹簧;移动槽;螺杆;移动板;第一穿线板;第二穿线板;穿线组件;第一穿线环;第二穿线环;第三穿线环;穿线孔;推动组件;推环;第一连杆;第二连杆;螺套;穿孔;螺筒;

10、1.本技术通过螺套与螺筒对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推环的位置进行固定,保持线缆抬升的稳定性。

11、2.本技术的移动板与螺杆啮合带动第二穿线板沿移动槽移动,使第二穿线板靠近第一穿线板对齐方便穿线,远离第一穿线板可以加强对线缆的束线强度。

12、3.本技术的三个穿线环的穿线孔口径不同方便对不同粗细的线缆束线,三个穿线环可以转动错位,进而配合推动组件提高线缆与线缆之间的散热能力。

13、4.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通过第一穿线板和第二穿线板的配合加强对线缆束线的稳定性和强度,通过推动组件将两个穿线板之间的线缆向外侧推动,增加每个穿线环穿过的线缆与其他线缆的间隔距离,进一步提高线缆的散热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线集束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前端表面上安装有第一穿线板(2),且底座(1)后端表面上安装有第二穿线板(3),所述第一穿线板(2)和第二穿线板(3)内部均设置有穿线组件(4),所述穿线组件(4)包括第一穿线环(41)、第二穿线环(42)和第三穿线环(43),所述第一穿线环(41)、第二穿线环(42)和第三穿线环(43)依次设置在穿线板内部,所述第一穿线环(41)、第二穿线环(42)和第三穿线环(43)表面上开设有穿线孔(44),所述第一穿线板(2)和第二穿线板(3)之间对应每个穿线孔(44)的位置设有将电缆线向外推动增加电缆线之间距离的推动组件(5),且推动组件(5)包括推环(51),所述推环(51)与穿过两个穿线孔(44)的电缆线底部挤压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线集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线环(41)、第二穿线环(42)和第三穿线环(43)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线集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线环(41)、第二穿线环(42)和第三穿线环(43)表面上穿线孔(44)的口径依次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线集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表面上开设有移动槽(13),且移动槽(13)内部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螺杆(14),所述螺杆(14)表面上啮合套接有沿移动槽(13)滑动的移动板(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管线集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线板(2)和第二穿线板(3)的底部两端均滑动插接有滑杆(11),且滑杆(11)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底座(1)和移动板(15)的表面上,所述滑杆(11)位于第一穿线板(2)和第二穿线板(3)底部的表面上套接有弹簧(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线集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5)还包括第一连杆(52),所述推环(51)底部通过转轴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连杆(52),且第一连杆(52)的另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5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管线集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孔(44)底部的表面上对应第一连杆(52)的位置开设有穿孔(55),且第一连杆(52)穿出穿孔(55)固定有螺套(54),所述穿孔(55)外端表面上固定有螺筒(56),且螺套(54)可啮合套接在螺筒(56)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线集束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前端表面上安装有第一穿线板(2),且底座(1)后端表面上安装有第二穿线板(3),所述第一穿线板(2)和第二穿线板(3)内部均设置有穿线组件(4),所述穿线组件(4)包括第一穿线环(41)、第二穿线环(42)和第三穿线环(43),所述第一穿线环(41)、第二穿线环(42)和第三穿线环(43)依次设置在穿线板内部,所述第一穿线环(41)、第二穿线环(42)和第三穿线环(43)表面上开设有穿线孔(44),所述第一穿线板(2)和第二穿线板(3)之间对应每个穿线孔(44)的位置设有将电缆线向外推动增加电缆线之间距离的推动组件(5),且推动组件(5)包括推环(51),所述推环(51)与穿过两个穿线孔(44)的电缆线底部挤压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线集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线环(41)、第二穿线环(42)和第三穿线环(43)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线集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线环(41)、第二穿线环(42)和第三穿线环(43)表面上穿线孔(44)的口径依次减小。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圣王树梅丁欣越白曦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标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