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带小车及涂布机烘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1428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31
本技术涉及烘箱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穿带小车及涂布机烘箱。本技术提供的穿带小车,小车底板上设置两组驱动胶轮组,驱动胶轮组的驱动胶轮与导轨接触,每组驱动胶轮组分别连接一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驱动驱动胶轮转动以使穿带小车在导轨上行走,设置两组驱动胶轮组,且两组驱动胶轮组分别单独驱动,穿带小车在导轨上行走时尤其是遇到导轨的连接接头处时不易出现卡顿,保证穿带小车能顺利行走完成穿带工作;此外,设置两组驱动胶轮组,两组驱动胶轮组分别单独驱动,增大了穿带小车行走的驱动力,减小了小车行走过程中的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烘箱,尤其涉及一种穿带小车及涂布机烘箱


技术介绍

1、涂布机烘箱用于对涂布后的箔材进行烘干处理。涂布机烘箱内结构紧凑、温度高,当箔材在涂布机烘箱内断带时,需人工手动拉着断带箔材进行穿带。在人工拉着断带箔材进行穿带时,需先将涂布机烘箱内的温度降至可供人进入的程度,且因涂布机烘箱内结构紧凑空间小,穿带所需时间较长,穿带完成后需再次升温到工作温度才能继续生产,严重浪费生产时间,增加生产时间成本。此外,由于涂布机烘箱内有残留化学气体、温度高、有机械传动结构等,人工在烘箱内进行穿带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2、根据涂布机烘箱内复杂的工况和作业环境,同时还为满足无人化和智能化发展趋势,在涂布机烘箱内设置穿带小车,该穿带小车能实现自动穿带,代替人工手动作业。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穿带小车行走噪音大,且在行走过程中若是运行至导轨接头处容易出现卡顿,导致穿带小车不能正常运行。

3、因此,亟需一种穿带小车及涂布机烘箱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带小车及涂布机烘箱,该穿带小车行走噪音小,且在行走过程中不易出现卡顿,保证穿带小车能顺利行走完成穿带工作。

2、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方面,提供一种穿带小车,包括:

4、小车底板,所述小车底板上设有用于固定带材的固定组件;

5、两组驱动胶轮组,两组所述驱动胶轮组沿穿带小车行走的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小车底板上,每组所述驱动胶轮组分别包括多个转动设置的驱动胶轮,所述驱动胶轮用于与导轨接触;

6、驱动组件,设有两组,且两组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两组所述驱动胶轮组之间,每组所述驱动组件分别驱动连接一组所述驱动胶轮组,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胶轮转动。

7、作为上述的穿带小车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器和齿轮传动单元,所述驱动器与所述齿轮传动单元的一端驱动连接,所述齿轮传动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胶轮组连接,所述齿轮传动单元为大于等于三级的传动单元;

8、其中,所述齿轮传动单元包括至少一个金属材质的第一传动齿轮和至少一个非金属材质的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交替啮合连接。

9、作为上述的穿带小车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胶轮组包括驱动胶轮轴,所述驱动胶轮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转动轴承与所述小车底板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胶轮轴的一端穿设所述转动轴承与所述驱动组件驱动连接,所述驱动胶轮轴上设有多个所述驱动胶轮,所述驱动胶轮部分穿设所述小车底板与所述导轨接触。

10、作为上述的穿带小车的可选技术方案,每组所述驱动胶轮组外侧分别罩设有第一隔热护罩,所述第一隔热护罩与所述小车底板密封连接,所述驱动胶轮轴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的一端穿设所述第一隔热护罩,且所述第一隔热护罩与所述驱动胶轮轴之间设有动态密封件。

11、作为上述的穿带小车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穿带小车还包括四组设置于所述小车底板上的导轨内导轮组,每个所述导轨上分别对应两组导轨内导轮组,且每组所述导轨内导轮组对应设置于所述驱动胶轮组背离所述驱动组件的一侧,所述导轨内导轮组包括设置于所述导轨的导向槽内的导轨内导轮和与所述导轨内导轮连接的调节单元,所述调节单元用于调节所述导轨内导轮与所述导向槽的内顶面的压力。

12、作为上述的穿带小车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导轨内导轮组还包括导轮支架,所述导轮支架与所述调节单元连接,所述导轨内导轮通过第一轴承与所述导轮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轴承为密封陶瓷轴承。

13、作为上述的穿带小车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单元包括调节弹性件和调节座,所述调节座设置于所述小车底板上,所述调节座上螺纹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导轨内导轮连接,所述调节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杆连接。

14、作为上述的穿带小车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小车底板上还设有无线控制模块和供电模块,所述无线控制模块和所述供电模块设置于两组所述驱动胶轮组相对的两侧,所述无线控制模块外侧和所述供电模块外侧分别罩设有第二隔热护罩和第三隔热护罩,且所述第二隔热护罩和所述第三隔热护罩分别与所述小车底板密封连接。

15、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涂布机烘箱,包括箱体及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穿带小车,所述箱体内设有导轨,所述穿带小车置于所述导轨上且能沿所述导轨行走。

16、作为上述的涂布机烘箱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轨沿所述穿带小车的行走方向倾斜设置,且所述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等于3°,相邻的所述导轨的连接处具有范围在0.25°-0.75°之间的夹角。

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8、本技术提供的穿带小车,小车底板上设置两组驱动胶轮组,驱动胶轮组的驱动胶轮与导轨接触,每组驱动胶轮组分别连接一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驱动驱动胶轮转动以使穿带小车在导轨上行走,设置两组驱动胶轮组,且两组驱动胶轮组分别单独驱动,穿带小车在导轨上行走时尤其是遇到导轨的连接接头处时不易出现卡顿,保证穿带小车能顺利行走完成穿带工作;此外,设置两组驱动胶轮组,两组驱动胶轮组分别单独驱动,增大了穿带小车行走的驱动力,减小了小车行走过程中的噪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穿带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带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驱动器(31)和齿轮传动单元(32),所述驱动器(31)与所述齿轮传动单元(32)的一端驱动连接,所述齿轮传动单元(32)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胶轮组(2)连接,所述齿轮传动单元(32)为大于等于三级的传动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带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胶轮组(2)包括驱动胶轮轴(22),所述驱动胶轮轴(22)的两端分别通过转动轴承(23)与所述小车底板(1)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胶轮轴(22)的一端穿设所述转动轴承(23)与所述驱动组件(3)驱动连接,所述驱动胶轮轴(22)上设有多个所述驱动胶轮(21),所述驱动胶轮(21)部分穿设所述小车底板(1)与所述导轨(200)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带小车,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驱动胶轮组(2)外侧分别罩设有第一隔热护罩(4),所述第一隔热护罩(4)与所述小车底板(1)密封连接,所述驱动胶轮轴(22)与所述驱动组件(3)连接的一端穿设所述第一隔热护罩(4),且所述第一隔热护罩(4)与所述驱动胶轮轴(22)之间设有动态密封件(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带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带小车(700)还包括四组设置于所述小车底板(1)上的导轨内导轮组(6),每个所述导轨(200)上分别对应两组导轨内导轮组(6),且每组所述导轨内导轮组(6)对应设置于所述驱动胶轮组(2)背离所述驱动组件(3)的一侧,所述导轨内导轮组(6)包括设置于所述导轨(200)的导向槽(201)内的导轨内导轮(61)和与所述导轨内导轮(61)连接的调节单元(62),所述调节单元(62)用于调节所述导轨内导轮(61)与所述导向槽(201)的内顶面的压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穿带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内导轮组(6)还包括导轮支架(63),所述导轮支架(63)与所述调节单元(62)连接,所述导轨内导轮(61)通过第一轴承与所述导轮支架(6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轴承为密封陶瓷轴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穿带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62)包括调节弹性件(621)和调节座(622),所述调节座(622)设置于所述小车底板(1)上,所述调节座(622)上螺纹连接有调节杆(623),所述调节弹性件(621)的一端与所述导轨内导轮(61)连接,所述调节弹性件(621)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杆(623)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带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车底板(1)上还设有无线控制模块(7)和供电模块(8),所述无线控制模块(7)和所述供电模块(8)设置于两组所述驱动胶轮组(2)相对的两侧,所述无线控制模块(7)外侧和所述供电模块(8)外侧分别罩设有第二隔热护罩(9)和第三隔热护罩(10),且所述第二隔热护罩(9)和所述第三隔热护罩(10)分别与所述小车底板(1)密封连接。

9.涂布机烘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00)及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穿带小车(700),所述箱体(100)内设有导轨(200),所述穿带小车(700)置于所述导轨(200)上且能沿所述导轨(200)行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涂布机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200)沿所述穿带小车(700)的行走方向倾斜设置,且所述导轨(200)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等于3°,相邻的所述导轨(200)的连接处具有范围在0.25°-0.75°之间的夹角。

...

【技术特征摘要】

1.穿带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带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驱动器(31)和齿轮传动单元(32),所述驱动器(31)与所述齿轮传动单元(32)的一端驱动连接,所述齿轮传动单元(32)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胶轮组(2)连接,所述齿轮传动单元(32)为大于等于三级的传动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带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胶轮组(2)包括驱动胶轮轴(22),所述驱动胶轮轴(22)的两端分别通过转动轴承(23)与所述小车底板(1)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胶轮轴(22)的一端穿设所述转动轴承(23)与所述驱动组件(3)驱动连接,所述驱动胶轮轴(22)上设有多个所述驱动胶轮(21),所述驱动胶轮(21)部分穿设所述小车底板(1)与所述导轨(200)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带小车,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驱动胶轮组(2)外侧分别罩设有第一隔热护罩(4),所述第一隔热护罩(4)与所述小车底板(1)密封连接,所述驱动胶轮轴(22)与所述驱动组件(3)连接的一端穿设所述第一隔热护罩(4),且所述第一隔热护罩(4)与所述驱动胶轮轴(22)之间设有动态密封件(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带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带小车(700)还包括四组设置于所述小车底板(1)上的导轨内导轮组(6),每个所述导轨(200)上分别对应两组导轨内导轮组(6),且每组所述导轨内导轮组(6)对应设置于所述驱动胶轮组(2)背离所述驱动组件(3)的一侧,所述导轨内导轮组(6)包括设置于所述导轨(200)的导向槽(201)内的导轨内导轮(61)和与所述导轨内导轮(61)连接的调节单元(62),所述调节单元(62)用于调节所述导轨内导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振华邱冬情张广生焦国庆邱渝齐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嘉拓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