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1394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31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反应室和过滤室,过滤室的出水口和反应室的进水口管路连通,过滤室内设置有竖直方向的过滤网将过滤室内分割为左右两个第一过滤室腔体和第二过滤室腔体,过滤网下部通过转轴连接在过滤室的内部底侧且能够向第一过滤室腔体方向偏转至水平,第一过滤室腔体内设置有喷淋头,喷淋头连通进水管路,第一过滤室腔体设置有废水进水口和底部开口,第一过滤室腔体的底部开口通过插板闭合或者打开。本技术的废水处理装置的结构设置,可以方便、快速的清洗沉淀在过滤网上的固体杂物,不需拆卸滤网,清洗快速方便,提升了废水处理装置的运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城市化、科技化、人性化的发展,工业产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废水污染问题的彰显,为减轻废水带来的污染,废水排放前需要通过废水处理设备对废水进行净化处理。

2、废水处理装置化学添加剂,与废水进行反应,并通过活性炭进而实现对废水的净化。在与废水进行反应前,会设置过滤装置,过滤掉废水中的固体杂物后再进行废水药物反应净化。但由于废水处理装置的运行,设置的滤网上会沉积固体杂物,需要将滤网拆卸后清洗,影响废水处理装置的运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废水处理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废水处理装置,所述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反应室和过滤室,所述过滤室的出水口和所述反应室的进水口管路连通,所述过滤室内设置有竖直方向的过滤网将过滤室内分割为左右两个第一过滤室腔体和第二过滤室腔体,所述过滤网下部通过转轴连接在过滤室的内部底侧且能够向所述第一过滤室腔体方向偏转至水平,所述第一过滤室腔体内设置有喷淋头,所述喷淋头连通进水管路,所述第一过滤室腔体设置有废水进水口和底部开口,所述第一过滤室腔体的底部开口大小至少全部覆盖当过滤网偏转至水平时的竖直投影,所述第一过滤室腔体的底部开口通过插板闭合或者打开。

3、上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在过滤运行时,插板闭合第一过滤室腔体的底部开口,废水经第一过滤室腔体的废水口进入,经过竖直设置的过滤网过滤废水后,流过第二过滤室腔体后进入反应室对废水进行进化处理后排出。在废水处理装置运行一段时间后,固体杂物会沉积在过滤网上的第一过滤室腔体一侧,过滤网下部通过转轴连接在过滤室的内部底侧且能够向所述第一过滤室腔体方向偏转至水平时,沉积在过滤网上的第一过滤室腔体一侧的固体杂物位于过滤网的底部,此时打开插板,通过设置在第一过滤室腔体的喷淋头输入水喷淋冲洗过滤网,沉积在过滤网的底部的固体杂物被冲洗掉,将过滤网通过转轴偏转至竖直方向,插板闭合第一过滤室腔体的底部开口,即可冲洗启动废水处理装置运行。上述的废水处理装置的结构设置,可以方便、快速的清洗沉淀在过滤网上的固体杂物,不需拆卸滤网,清洗快速方便,提升了废水处理装置的运行效率。

4、优选地,所述废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料斗,所述料斗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室腔体的底部开口的下方,所述料斗向上开口,所述料斗的开口完全覆盖第一过滤室腔体的底部开口的竖直投影。

5、上述的废水处理装置设置料斗,用于盛放沉积在过滤网的底部的固体杂物和液体。

6、优选地,所述料斗设置有横向滤网。

7、上述的废水处理装置设置料斗,料斗设置有横向滤网,将沉积在过滤网的底部的固体杂物分离后进行后续处理,冲洗水随即排出。

8、优选地,沿着所述第一过滤室腔体的底部开口设置有滑轨,所述插板插入所述滑轨闭合所述第一过滤室腔体的底部开口。

9、上述的废水处理装置设置滑轨,插板能够沿滑轨插入、抽出,用于闭合第一过滤室腔体的底部开口,打开第一过滤室腔体的底部开口。

10、优选地,所述插板边缘设置有密封条。

11、插板边缘设置有密封条避免插板插接位置漏水。

12、优选地,所述废水处理装置设置有蓄水池,所述反应室的排水管路设置支路管路连通至蓄水池,所述支路管路上设置有阀门,所述喷淋头通过进水管路上的水泵与所述蓄水池连通。

13、上述废水处理装置设置有蓄水池,反应室的排水管路设置支路管路连通至蓄水池,使得大部分的净化处理后的废水排出,有部分净化处理后的废水流入蓄水池,连同喷淋头后,可用于清洗过滤网。

14、优选地,所述过滤室顶部固定有凸部卡扣,所述凸部卡扣位于所述过滤网下部的转轴正上方略偏第二过滤室腔体。

15、过滤室顶部固定有凸部卡扣,避免过滤网在过滤时向第二过滤室腔体一侧偏离。

16、优选地,所述过滤网下部的转轴固定连接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由转动电机驱动偏转。

17、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室腔体的废水进水口管路连通水力设备,所述水力设备为水泵。

18、优选地,所述反应室设置有填料层,填料层添加过滤层、吸附剂。

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废水处理装置,本技术的废水处理装置在过滤运行时,插板闭合第一过滤室腔体的底部开口,废水经第一过滤室腔体的废水口进入,经过竖直设置的过滤网过滤废水后,流过第二过滤室腔体后进入反应室对废水进行进化处理后排出。在废水处理装置运行一段时间后,固体杂物会沉积在过滤网上的第一过滤室腔体一侧,过滤网下部通过转轴连接在过滤室的内部底侧且能够向所述第一过滤室腔体方向偏转至水平时,沉积在过滤网上的第一过滤室腔体一侧的固体杂物位于过滤网的底部,此时打开插板,通过设置在第一过滤室腔体的喷淋头输入水喷淋冲洗过滤网,沉积在过滤网的底部的固体杂物被冲洗掉,将过滤网通过转轴偏转至竖直方向,插板闭合第一过滤室腔体的底部开口,即可冲洗启动废水处理装置运行。本技术的废水处理装置的结构设置,可以方便、快速的清洗沉淀在过滤网上的固体杂物,不需拆卸滤网,清洗快速方便,提升了废水处理装置的运行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反应室和过滤室,所述过滤室的出水口和所述反应室的进水口管路连通,所述过滤室内设置有竖直方向的过滤网将过滤室内分割为左右两个第一过滤室腔体和第二过滤室腔体,所述过滤网下部通过转轴连接在过滤室的内部底侧且能够向所述第一过滤室腔体方向偏转至水平,所述第一过滤室腔体内设置有喷淋头,所述喷淋头连通进水管路,所述第一过滤室腔体设置有废水进水口和底部开口,所述第一过滤室腔体的底部开口大小至少全部覆盖当过滤网偏转至水平时的竖直投影,所述第一过滤室腔体的底部开口通过插板闭合或者打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料斗,所述料斗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室腔体的底部开口的下方,所述料斗向上开口,所述料斗的开口完全覆盖第一过滤室腔体的底部开口的竖直投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设置有横向滤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第一过滤室腔体的底部开口设置有滑轨,所述插板插入所述滑轨闭合所述第一过滤室腔体的底部开口。</p>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边缘设置有密封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处理装置设置有蓄水池,所述反应室的排水管路设置支路管路连通至蓄水池,所述支路管路上设置有阀门,所述喷淋头通过进水管路上的水泵与所述蓄水池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室顶部固定有凸部卡扣,所述凸部卡扣位于所述过滤网下部的转轴正上方略偏第二过滤室腔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下部的转轴固定连接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由转动电机驱动偏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室腔体的废水进水口管路连通水力设备,所述水力设备为水泵。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反应室和过滤室,所述过滤室的出水口和所述反应室的进水口管路连通,所述过滤室内设置有竖直方向的过滤网将过滤室内分割为左右两个第一过滤室腔体和第二过滤室腔体,所述过滤网下部通过转轴连接在过滤室的内部底侧且能够向所述第一过滤室腔体方向偏转至水平,所述第一过滤室腔体内设置有喷淋头,所述喷淋头连通进水管路,所述第一过滤室腔体设置有废水进水口和底部开口,所述第一过滤室腔体的底部开口大小至少全部覆盖当过滤网偏转至水平时的竖直投影,所述第一过滤室腔体的底部开口通过插板闭合或者打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料斗,所述料斗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室腔体的底部开口的下方,所述料斗向上开口,所述料斗的开口完全覆盖第一过滤室腔体的底部开口的竖直投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设置有横向滤网。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效华朱海宁陈佳龙
申请(专利权)人:台山市银洋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