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薄膜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防眩膜制备方法及防眩膜。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各种便携式电子终端和电子产品逐渐成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当具有液晶显示面板类的电子产品在光线较为充足的情况下使用时,室内外的光线入射至器件表面时,会产生强烈的眩光,从而影响屏幕的显示效果。为抑制这种情况,需对液晶显示面板类的装置表面进行防眩光处理。目前进行防眩光处理的方法主要为化学蚀刻法(主要用于玻璃)、喷涂法和镀膜等,处理后使材料表面凹凸不平,从而产生漫反射达到防眩效果。但是目前的方法存在防眩粒子沉积在防眩层底部的问题,防眩层的表面防眩粒子不足从而会导致防眩效果不佳。且防眩膜的耐磨度不高,极易磨损。
2、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眩膜制备方法及防眩膜,其能够提高防眩膜的外雾度,使得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眩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眩层的厚度介于1μm-3μm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眩层的厚度介于3μm-5μm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选自PET、TAC、SRF和PC中的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眩液包括:树脂:25-35质量份;光聚合引发剂:0-3质量份;添加剂:15-20质量份;溶剂:45-55质量份。
>6.如权利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眩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眩层的厚度介于1μm-3μm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眩层的厚度介于3μm-5μm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选自pet、tac、srf和pc中的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眩液包括:树脂:25-35质量份;光聚合引发剂:0-3质量份;添加剂:15-20质量份;溶剂:45-55质量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眩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选自丙烯酸酯和环氧丙烯酸酯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所述添加剂为无定型二氧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佩强,袁明,吴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日久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