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用管道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1000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3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管道支撑结构,应用在水利工程领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顶部设置有两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贯穿至箱体的上方并焊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顶部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贯穿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承载板的内部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顶板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二螺杆配合使用的螺纹槽;能够对不同规格管道进行固定,牢固性好,提高了结构的适用性,同时能够便于对管道的所处高度进行调节,操作简单方便,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实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管道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1、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在水利工程中,管道的使用非常的频繁,管道是运输水源的重要材料,在对添设的加长管道焊接时需要使用到支撑结构。

2、目前,公告号为 cn213575948u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管道支撑结构,涉及水利工程
包括支撑座,支撑座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立板,立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立板内腔的中部均开设有放置槽,两个立板的顶部均设置有防护板,防护板的顶部活动插接有插销。该水利工程用管道支撑结构,通过设置支撑座和连接板,在气缸、第一活动板、立杆、第二活动板和连接座的配合使用下,便于对管道进行稳定支撑,同时在金属弹簧和伸缩弹簧的配合使用下,在对管道进行支撑时,减少管道下压时重量对该支撑结构的冲击,进一步提高了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保证了该支撑结构的使用效果,从而提高了管道良好的使用效果以及提高了施工效率。

3、现有的支撑结构虽然具备抗震缓冲功能,可对管道放落时产生的冲击力进行吸收,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其他问题,如不便于对管道的所处高度进行调节,现有支撑结构的调节方式都是采用上拉后用螺栓锁止,虽然能够起到高度调节的效果,但是只适用在管道固定前进行调整,如果管道在固定后自身重量较重再抬起的话会变得极为困难,适用性较低,而且无法对不同规格的管道进行固定,由于管道的粗细大小不同,当较小的管道在放入后会导致上方防护板在固定后无法压制,因此会造成出现管道在焊接过程中出现旋转的情况,为了解决上述所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一种水利工程用管道支撑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管道支撑结构,其优点是能够便于对管道的所处高度进行调节而且能够对不同规格管道进行固定。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管道支撑结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顶部设置有两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贯穿至箱体的上方并焊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顶部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贯穿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承载板的内部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顶板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二螺杆配合使用的螺纹槽。

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不同规格管道进行固定,牢固性好,提高了结构的适用性,同时能够便于对管道的所处高度进行调节,操作简单方便,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实用性高。

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板的顶部对称焊接有固定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贯穿至升降板的内部并焊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和升降板之间通过弹簧固定片栓接有缓冲弹簧,所述底板的底部和升降板之间安装有阻尼器。

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板、底板、缓冲弹簧和阻尼器的设置,能够对管道放落时与承载板碰撞产生的冲击力进行吸收。

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的顶部贯穿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固定板和升降板焊接。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杆的设置,能够对底板进行限位,防止底板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出现倾斜。

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的内部栓接有两个滑轨,所述升降板的两侧均焊接有与滑轨滑动连接的滑块。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轨和滑块的设置,能够对升降板进行限位,防止升降板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出现旋转的情况。

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螺杆的顶部焊接有第一转把,所述第二螺杆的顶部焊接有第二转把。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转把和第二转把的设置,能够便于工作人员用工具对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进行旋转。

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板的底部粘接有橡胶垫。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橡胶垫的设置,能够对管道进行保护,防止压板在下压过紧时对管道的表面造成刮伤。

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均由不锈钢材质制造而成。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具有强度高、密度小和耐腐蚀性优良的特点。

16、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本技术通过先将管道放置到两个承载板内,然后将顶板拿起通过固定螺栓的配合下固定在承载板上,当顶板固定完成后用手握住第二转把进行转动,第二转把在转动时会通过螺纹槽的配合下带动第二螺杆向下旋转移动,第二螺杆在向下旋转移动时会通过轴承的配合下带动压板向下移动,能够对不同规格管道进行固定,牢固性好,提高了结构的适用性;

18、2.本技术通过用工具抓住第一转把进行转动,第一转把在转动时会通过轴承的配合下带动第一螺杆进行旋转,第一螺杆在旋转时会通过滑轨和滑块的配合下带动升降板向上移动,升降板在向上移动时会带动支撑板和承载板一起向上移动,能够便于对管道的所处高度进行调节,操作简单方便,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实用性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用管道支撑结构,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2),所述第一螺杆(2)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升降板(3),所述升降板(3)的顶部设置有两个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顶部贯穿至箱体(1)的上方并焊接有承载板(5),所述承载板(5)的顶部放置有顶板(6),所述顶板(6)的顶部贯穿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7),所述承载板(5)的内部设置有压板(8),所述压板(8)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杆(9),所述顶板(6)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二螺杆(9)配合使用的螺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管道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3)的顶部对称焊接有固定板(10),所述支撑板(4)的底部贯穿至升降板(3)的内部并焊接有底板(11),所述底板(11)的底部和升降板(3)之间通过弹簧固定片栓接有缓冲弹簧(12),所述底板(11)的底部和升降板(3)之间安装有阻尼器(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管道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的顶部贯穿设置有限位杆(14),所述限位杆(14)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固定板(10)和升降板(3)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管道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栓接有两个滑轨(15),所述升降板(3)的两侧均焊接有与滑轨(15)滑动连接的滑块(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管道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2)的顶部焊接有第一转把(17),所述第二螺杆(9)的顶部焊接有第二转把(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管道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8)的底部粘接有橡胶垫(1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管道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2)和第二螺杆(9)均由不锈钢材质制造而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用管道支撑结构,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2),所述第一螺杆(2)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升降板(3),所述升降板(3)的顶部设置有两个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顶部贯穿至箱体(1)的上方并焊接有承载板(5),所述承载板(5)的顶部放置有顶板(6),所述顶板(6)的顶部贯穿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7),所述承载板(5)的内部设置有压板(8),所述压板(8)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杆(9),所述顶板(6)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二螺杆(9)配合使用的螺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管道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3)的顶部对称焊接有固定板(10),所述支撑板(4)的底部贯穿至升降板(3)的内部并焊接有底板(11),所述底板(11)的底部和升降板(3)之间通过弹簧固定片栓接有缓冲弹簧(12),所述底板(11)的底部和升降板(3)之间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城彬杨健冯于纯黄益飘林观涛廖经伟马刚郭小军丘立佳黄康奇高帅陈能鑫曾欣伍江海刘健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水电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