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泄压阻尼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泄压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0097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泄压阻尼器,属于阻尼器技术领域。一种泄压阻尼器,活塞杆滑动连接在外壳中,还包括:活塞主体,滑动连接在外壳中,且活塞主体和活塞杆伸缩端固定相连;泄油槽,开设在活塞主体上;多组泄油槽均匀分布在活塞主体上;进油槽,开设在活塞主体上;泄油孔,开设在活塞主体上,且泄油孔和泄油槽相连通;第一垫板,滑动连接在活塞杆上,且第一垫板和活塞主体相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外壳中的活塞主体,并通过开设在活塞主体上的泄油孔和进油槽,在活塞杆受到的压力过大时,第一垫板能够不再堵住活塞主体上的泄油孔,此时外壳中的硅油将通过泄油孔快速通过,此时所产生的节流阻力快速减小,进而实现泄压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阻尼器,尤其涉及一种泄压阻尼器


技术介绍

1、阻尼器,是以提供运动的阻力,耗减运动能量的装置,现有技术中存在有各式各样的阻尼器。

2、一种阻尼器,于2017-04-12公开了,公开号为cn206092781u,一种阻尼器,其包括球形轴承、末端马蹄铁、头部和封口、硅油、活塞、内管、活塞杆、密封螺丝、油孔、外管;所述末端马蹄铁上设置有球形轴承,末端马蹄铁与活塞杆相连;所述活塞杆穿过头部和封口,活塞杆内设置有油孔,活塞杆上设置有活塞和密封螺丝;所述头部和封口分别密封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包裹内管;所述内管内设置有硅油,内管包裹活塞。本技术阻尼器结构简单,操作便利,补充硅油方便。

3、但上述阻尼器在使用时仍存在一定不足,现有技术中的阻尼器在使用时,活塞杆受到的压力不等,在活塞杆受到过大的压力时,现有技术中的阻尼器未设置有泄压组件,压力过大可能会导致杆件断裂或活塞主体损坏,可能会影响阻尼器的正常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泄压阻尼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泄压阻尼器,所述活塞杆滑动连接在外壳中,还包括:

4、活塞主体,滑动连接在外壳中,且所述活塞主体和活塞杆伸缩端固定相连;

5、泄油槽,开设在活塞主体上;

6、多组所述泄油槽均匀分布在活塞主体上;

7、进油槽,开设在活塞主体上;

8、泄油孔,开设在活塞主体上,且所述泄油孔和泄油槽相连通;

9、第一垫板,滑动连接在活塞杆上,且所述第一垫板和所述活塞主体相贴。

10、为了保证硅油不会泄漏,优选地,所述活塞杆上滑动连接有第一密封圈,所述活塞杆上滑动连接有第二垫板,所述第二垫板和所述第一密封圈相抵,所述第二垫板上固定连接有泄压弹簧,所述泄压弹簧远离第二垫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垫板固定相连。

11、为了便于活塞主体能快速复位,优选地,所述外壳中固定连接有底弹簧,所述底弹簧远离外壳的一端和所述活塞主体固定相连。

12、为了提高活塞主体的密封性,优选地,所述活塞主体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圈。

13、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固定连接有面盖,所述第一密封圈上固定连接有定位套,所述面盖上固定连接有补偿弹簧,所述补偿弹簧远离面盖的一端和定位套固定相连。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圈为y型密封圈。

15、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密封圈为o型密封圈。

16、再进一步地,所述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和所述活塞主体相贴。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泄压阻尼器,具备以下

18、有益效果:

19、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外壳中的活塞主体,并通过开设在活塞主体上的泄油孔和进油槽,在活塞杆受到的压力过大时,第一垫板能够不再堵住活塞主体上的泄油孔,此时外壳中的硅油将通过泄油孔快速通过,此时所产生的节流阻力快速减小,进而实现泄压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泄压阻尼器,包括外壳(1)和活塞杆(2),所述活塞杆(2)滑动连接在外壳(1)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泄压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2)上滑动连接有第一密封圈(107),所述活塞杆(2)上滑动连接有第二垫板(106),所述第二垫板(106)和所述第一密封圈(107)相抵,所述第二垫板(106)上固定连接有泄压弹簧(105),所述泄压弹簧(105)远离第二垫板(106)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垫板(104)固定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泄压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中固定连接有底弹簧(101),所述底弹簧(101)远离外壳(1)的一端和所述活塞主体(102)固定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泄压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主体(102)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圈(10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泄压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上固定连接有面盖(110),所述第一密封圈(107)上固定连接有定位套(108),所述面盖(110)上固定连接有补偿弹簧(109),所述补偿弹簧(109)远离面盖(110)的一端和定位套(108)固定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泄压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107)为Y型密封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泄压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圈(103)为O型密封圈。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泄压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2)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01),所述限位板(201)和所述活塞主体(102)相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泄压阻尼器,包括外壳(1)和活塞杆(2),所述活塞杆(2)滑动连接在外壳(1)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泄压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2)上滑动连接有第一密封圈(107),所述活塞杆(2)上滑动连接有第二垫板(106),所述第二垫板(106)和所述第一密封圈(107)相抵,所述第二垫板(106)上固定连接有泄压弹簧(105),所述泄压弹簧(105)远离第二垫板(106)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垫板(104)固定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泄压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中固定连接有底弹簧(101),所述底弹簧(101)远离外壳(1)的一端和所述活塞主体(102)固定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泄压阻尼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能王炳文周根元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思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