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舱门安全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9544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2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舱门安全检测装置,包括摆动地板和机壳,机壳的上端部固定在摆动地板上,摆动地板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开孔,开孔处活动安装有检测板组件,检测板组件连接有能够通过弹力驱动其向上升起的弹力装置,机壳内设置有能够限定检测板组件向上升起的最大高度的限位件,机壳上还安装有能够驱动限位件移动以调节检测板组件向上升起最大高度的驱动装置,机壳内设置有能够监测检测板组件的高度位置的检测元件或者检测板组件的上表面设置有安全靴。本技术可将舱门安全检测装置原来人工操作转换成电控操作模式,能满足登机桥无人驾驶操作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登机桥,尤其涉及一种舱门安全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登机桥接驳飞机,需要调整接机口前端的摆动地板以使其与机门基本平行,且距离在15~20cm时,接机口遮蓬将自动与机身表面贴合,自动调平机构伸出靠上飞机。登机桥处于自动调平状态时,操作人员再将安全靴放置在打开的飞机舱门下方,用于检测飞机和登机桥之间是否发生意外的“非受控运动”而导致飞机舱门与登机桥的地板快速接近,比如飞机的轮胎出现爆胎等情况而导致飞机机身和舱门出现意外下降。登机桥在“自动调平”方式模式中,会开启飞机舱门保护功能,当出现意外的非受控运动时,只要舱门与安全靴之间相互靠近的速度超过了自动调平范围,则就将触发安全靴,然后登机桥会快速下降,使飞机舱门不至于碰撞到接机口地板,以防止在接机状态飞机意外下降造成飞机舱门的损坏。

2、随着机场对登机桥自动接机的需求兴起,要求登机桥能做到无人化全自动接机,这样安全靴的放置就不能由人工来完成了。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人工安放、能够检测舱门的位置的舱门安全检测装置。

2、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舱门安全检测装置,包括摆动地板和机壳,所述机壳的上端部固定在所述摆动地板上,所述摆动地板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开孔,所述开孔处活动安装有检测板组件,所述检测板组件连接有能够通过弹力驱动其向上升起的弹力装置,所述机壳内设置有能够限定所述检测板组件向上升起的最大高度的限位件,所述机壳上还安装有能够驱动所述限位件移动以调节所述检测板组件向上升起最大高度的驱动装置,所述机壳内设置有能够监测所述检测板组件的高度位置的检测元件或者检测板组件的上表面设置有安全靴。

4、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检测板组件包括顶板、固定在所述顶板的下表面的连接套,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连接套内部且可相对于连接套上下移动,所述连接套的下端具有能够与所述限位件抵接的端板。

5、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机壳内固定有导柱,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固定有与所述导柱配合的导套,所述检测元件用于监测所述导套的位置变化。

6、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弹力装置包括套设在所述导柱上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导套的下端面抵接,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所述机壳的内侧底面抵接。

7、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端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限位件连接有向下穿过所述通孔的拉杆,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壳内的电机,所述电机连接有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通过丝杆副或齿轮齿条副与所述拉杆连接,所述机壳内设置有能够限定所述拉杆向上移动的最大行程的上限位开关和能够限定所述拉杆向下移动的最大行程的下限位开关。

8、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检测元件安装在所述端板上且用于监测所述限位件与端板之间的距离变化,所述限位件和端板之间设置有能够通过弹力驱动二者相互远离的弹簧。

9、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机壳内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弹力装置为连接在所述顶板和固定支架之间的氮气弹簧。

10、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端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限位件连接有向下穿过所述通孔的链条,所述机壳内转动安装有与所述链条啮合的链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壳内的电机,所述电机连接有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通过涡轮蜗杆副与所述链轮连接。

11、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链条为单向弯曲链条,所述机壳的内部设置有水平的导向槽,所述链条的下部滑动安装在所述导向槽中,所述导向槽内安装有能够驱动链条的尾端在导向槽内左右移动的压簧。

12、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检测板组件包括顶板、固定在所述顶板的下表面的升降架,所述机壳内设置有电机支架和剪叉臂,所述升降架上设置有水平的第二导向槽,所述电机支架上设置有水平的第一导向槽,所述剪叉臂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与第二连杆的中部铰接以构成x形结构,所述第一连杆的上端与升降架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下端连接有能够沿着第一导向槽运动的第一活动件,所述第二连杆的下端与所述电机支架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上端部连接有能够沿着第二导向槽运动的第二活动件,所述弹力装置与所述第二活动件连接以驱动其朝着所述第一连杆的上端运动,所述限位件活动安装在所述电机支架上且可与所述第一活动件抵接以限定所述第一活动件与第二连杆的下端部的最小距离,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限位件左右移动以调节所述检测板组件向上升起的最大高度。

13、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弹力装置为能够驱动所述第二活动件朝着所述第一连杆的上端移动的拉簧。

14、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活动件和第二活动件均为滚轮。

15、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驱动装置为一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横向布置的丝杆,所述限位件为与所述丝杆啮合的平动螺母。

16、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摆动地板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滑胶垫。

17、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顶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缓冲防滑胶垫。

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9、1、舱门安全检测装置主体安装在摆动地板下面,与通常接机的状态相同,不妨碍接机。

20、2、采用电动的方式,将检测板组件向上升起,从摆动地板释放出来,舱门安全检测装置即可切换到舱门监测工作状态;由弹簧的弹力保持舱门安全检测装置处于监测工作状态,当受舱门下压时,舱门把检测板组件往下压,弹簧被压缩,同时检测元件发出紧急下降指令,使得登机桥地板能够紧急下降避让飞机舱门。

21、3、本技术可将舱门安全检测装置原来人工操作转换成电控操作模式,能满足登机桥无人驾驶操作的要求。

22、4、增加了安全距离;飞机因意外下沉的距离有限,理论上为于飞机轮胎的半径减去轮胎受压变形32%~35%,减去轮毂的半径。现在登机桥用的安全靴是直接摆在摆动地板与舱门的15~20厘米的空隙之间,而安全靴本身存在一定刚性的高度h,不管是飞机意外爆胎、还是登机桥意外升起,舱门与地板能最终接近,而舱门不受挤压损坏的距离=(15~20)-h,而舱门安全检测装置的检测板组件或其上的安全靴可下沉到不高于摆动地板上表面的位置,使得安全距离大大提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舱门安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摆动地板(1)和机壳(2),所述机壳(2)的上端部固定在所述摆动地板(1)上,所述摆动地板(1)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开孔(11),所述开孔(11)处活动安装有检测板组件(3),所述检测板组件(3)连接有能够通过弹力驱动其向上升起的弹力装置,所述机壳(2)内设置有能够限定所述检测板组件(3)向上升起的最大高度的限位件(41),所述机壳(2)上还安装有能够驱动所述限位件(41)移动以调节所述检测板组件(3)向上升起最大高度的驱动装置,所述机壳(2)内设置有能够监测所述检测板组件(3)的高度位置的检测元件(5)或者检测板组件(3)的上表面设置有安全靴(6),所述摆动地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滑胶垫(9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舱门安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板组件(3)包括顶板(31)、固定在所述顶板(31)的下表面的连接套(32),所述限位件(41)位于所述连接套(32)内部且可相对于连接套(32)上下移动,所述连接套(32)的下端具有能够与所述限位件(41)抵接的端板(3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舱门安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2)内固定有导柱(21),所述顶板(31)的下表面固定有与所述导柱(21)配合的导套(33),所述检测元件(5)用于监测所述导套(33)的位置变化,所述弹力装置包括套设在所述导柱(21)上的弹簧(101),所述弹簧(101)的上端与所述导套(33)的下端面抵接,所述弹簧(101)的下端与所述机壳(2)的内侧底面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舱门安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321)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限位件(41)连接有向下穿过所述通孔的拉杆(42),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壳(2)内的电机(43),所述电机(43)连接有减速器(44),所述减速器(44)的输出轴通过丝杆副或齿轮齿条副与所述拉杆(42)连接,所述机壳(2)内设置有能够限定所述拉杆(42)向上移动的最大行程的上限位开关(201)和能够限定所述拉杆(42)向下移动的最大行程的下限位开关(20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舱门安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元件(5)安装在所述端板(321)上且用于监测所述限位件(41)与端板(321)之间的距离变化,所述限位件(41)和端板(321)之间设置有能够通过弹力驱动二者相互远离的弹簧(10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舱门安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2)内设置有固定支架(22),所述弹力装置为连接在所述顶板(31)和固定支架(22)之间的氮气弹簧(10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舱门安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321)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限位件(41)连接有向下穿过所述通孔的链条(71),所述机壳(2)内转动安装有与所述链条(71)啮合的链轮(72),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壳(2)内的电机(43),所述电机(43)连接有减速器(44),所述减速器(44)的输出轴通过涡轮蜗杆副(45)与所述链轮(7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舱门安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71)为单向弯曲链条,所述机壳(2)的内部设置有水平的导向槽(23),所述链条(71)的下部滑动安装在所述导向槽(23)中,所述导向槽(23)内安装有能够驱动链条(71)的尾端在导向槽(23)内左右移动的压簧(7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舱门安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板组件(3)包括顶板(31)、固定在所述顶板(31)的下表面的升降架(35),所述机壳(2)内设置有电机支架(26)和剪叉臂,所述升降架(35)上设置有水平的第二导向槽(351),所述电机支架(26)上设置有水平的第一导向槽(261),所述剪叉臂包括第一连杆(81)和第二连杆(82),所述第一连杆(81)的中部与第二连杆(82)的中部铰接以构成X形结构,所述第一连杆(81)的上端与升降架(35)铰接,所述第一连杆(81)的下端连接有能够沿着第一导向槽(261)运动的第一活动件(83),所述第二连杆(82)的下端与所述电机支架(26)铰接,所述第二连杆(82)的上端部连接有能够沿着第二导向槽(351)运动的第二活动件(84),所述弹力装置与所述第二活动件(84)连接以驱动其朝着所述第一连杆(81)的上端运动,所述限位件(41)活动安装在所述电机支架(26)上且可与所述第一活动件(83)抵接以限定所述第一活动件(83)与第二连杆(82)的下端部的最小距离,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限位件(41)左右移动以调节所述检测板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舱门安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摆动地板(1)和机壳(2),所述机壳(2)的上端部固定在所述摆动地板(1)上,所述摆动地板(1)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开孔(11),所述开孔(11)处活动安装有检测板组件(3),所述检测板组件(3)连接有能够通过弹力驱动其向上升起的弹力装置,所述机壳(2)内设置有能够限定所述检测板组件(3)向上升起的最大高度的限位件(41),所述机壳(2)上还安装有能够驱动所述限位件(41)移动以调节所述检测板组件(3)向上升起最大高度的驱动装置,所述机壳(2)内设置有能够监测所述检测板组件(3)的高度位置的检测元件(5)或者检测板组件(3)的上表面设置有安全靴(6),所述摆动地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滑胶垫(9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舱门安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板组件(3)包括顶板(31)、固定在所述顶板(31)的下表面的连接套(32),所述限位件(41)位于所述连接套(32)内部且可相对于连接套(32)上下移动,所述连接套(32)的下端具有能够与所述限位件(41)抵接的端板(3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舱门安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2)内固定有导柱(21),所述顶板(31)的下表面固定有与所述导柱(21)配合的导套(33),所述检测元件(5)用于监测所述导套(33)的位置变化,所述弹力装置包括套设在所述导柱(21)上的弹簧(101),所述弹簧(101)的上端与所述导套(33)的下端面抵接,所述弹簧(101)的下端与所述机壳(2)的内侧底面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舱门安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321)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限位件(41)连接有向下穿过所述通孔的拉杆(42),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壳(2)内的电机(43),所述电机(43)连接有减速器(44),所述减速器(44)的输出轴通过丝杆副或齿轮齿条副与所述拉杆(42)连接,所述机壳(2)内设置有能够限定所述拉杆(42)向上移动的最大行程的上限位开关(201)和能够限定所述拉杆(42)向下移动的最大行程的下限位开关(20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舱门安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元件(5)安装在所述端板(321)上且用于监测所述限位件(41)与端板(321)之间的距离变化,所述限位件(41)和端板(321)之间设置有能够通过弹力驱动二者相互远离的弹簧(10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舱门安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2)内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子健胡克明盖朝阳王晶郭庆伟符平宣何世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民航技术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