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炉线圈盘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9427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炉线圈盘组件,包括两个以上磁条,支架及线圈盘,其中两个以上磁条呈放射状安装在支架上,磁条的线圈盘安装面上设有两个防止线圈盘工作时产生的电磁场向炉体外围辐射的第一挡缘及第二挡缘,其背面设有两个插卡在支架上的第一卡缘及第二卡缘,线圈盘固定在第一挡缘及第二挡缘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缘朝向支架的中心位置,第二挡缘朝向支架的周边位置,第一挡缘的顶部高于第二挡缘的顶部,第二挡缘的顶部与线圈盘的上表面齐平或略高于线圈盘的上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磁条的第一挡缘能够阻挡线圈盘中心磁力线之间的相互干扰,避免磁力线相互抵消,提高了电磁炉的加热效率,第一、二挡缘也能有效防止电磁场对炉体外围辐射。(*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磁炉线圈盘组件,属于电磁炉线圈盘组件的改进技术。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电磁炉,其线圈盘组件包括磁条,支架及线圈盘,其中磁条的线 圈盘安装面上设有两个防止线圈盘工作时产生的电磁场向炉体外围辐射的第一档缘及第 二挡缘,其背面设有两个插卡在线圈盘支架上的第一卡缘及第二卡缘,线圈盘固定在第一 档缘及第二挡缘之间,如中国专利200720058592. 8公开的一种电磁炉线盘,这种电磁炉线 盘虽然避免了平板式磁条磁力线严重外漏、安装不便等问题,但线盘中间部位线圈由于距 离近,电流方向相反,磁力线之间存在较大干扰,磁力线相互抵消,因此,使电磁炉加热效率 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有效聚 拢磁力线,提高加热效率的电磁炉线圈盘组件。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磁炉线圈盘组件,包括两个以上磁条, 支架及线圈盘,其中两个以上磁条呈放射状安装在支架上,磁条的线圈盘安装面上设有两 个防止线圈盘工作时产生的电磁场向炉体外围辐射的第一档缘及第二挡缘,其背面设有两 个插卡在支架上的第一卡缘及第二卡缘,线圈盘固定在第一档缘及第二挡缘之间,其特征 在于所述第一档缘朝向支架的中心位置,第二挡缘朝向支架的周边位置,第一挡缘的顶部 高于第二挡缘的顶部,第二挡缘顶部与线圈盘的上表面齐平或略高于线圈盘的上表面。上述第一档缘及第二挡缘分别位于磁条线圈盘安装面的两端部,第一卡缘及第二 卡缘分别位于磁条背面的两端部。上述第一档缘及第二挡缘分别位于磁条线圈盘安装面的两端部,第一卡缘及第二 卡缘分别位于磁条背面靠近磁条的两端部的位置。上述第一挡缘与第二挡缘的高度差为2 20mm。本技术由于采用第一档缘朝向支架的中心位置,第二挡缘朝向支架的周边位 置,第一挡缘的顶部高于第二挡缘的顶部,第二挡缘顶部与线圈盘的上表面齐平或略高于 线圈盘的上表面的结构,磁条的第一档缘能够阻挡线圈盘中心磁力线之间的相互干扰,避 免磁力线相互抵消,因此,大大提高了电磁炉的加热效率,而且第一挡缘及第二挡缘也能有 效防止线圈盘在工作时产生的电磁场对炉体外围辐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剖示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磁条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磁条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技术电磁炉线圈盘组件,包括两个以上磁条1,支架2及线圈 盘3,其中两个以上磁条1呈放射状安装在支架2上,磁条1的线圈盘安装面上设有两个防 止线圈盘工作时产生的电磁场向炉体外围辐射的第一档缘11及第二挡缘12,其背面设有 两个插卡在支架2上的第一卡缘13及第二卡缘14,线圈盘3固定在第一档缘11及第二挡 缘12之间,所述第一档缘11朝向支架2的中心位置,第二挡缘12朝向支架2的周边位置, 第一挡缘11的项部高于第二挡缘12的顶部,第二挡缘12顶部与线圈盘3的上表面齐平或 略高于线圈盘3的上表面。本实施例中,六个磁条1呈放射状安装在支架2上。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档缘11及第二挡缘12分别位于磁条1线圈盘安装面的两 端部,第一卡缘13及第二卡缘14分别位于磁条1背面的两端部。上述第一挡缘11与第二挡缘12的高度差H为2 20mm。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 挡缘11与第二挡缘12的高度差H为10mm。实施例2: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上述第一档缘11及第二挡 缘12分别位于磁条1线圈盘安装面的两端部,第一卡缘13及第二卡缘14分别位于磁条1 背面靠近磁条1的两端部的位置。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权利要求一种电磁炉线圈盘组件,包括两个以上磁条(1),支架(2)及线圈盘(3),其中两个以上磁条(1)呈放射状安装在支架(2)上,磁条(1)的线圈盘安装面上设有两个防止线圈盘工作时产生的电磁场向炉体外围辐射的第一档缘(11)及第二挡缘(12),其背面设有两个插卡在支架(2)上的第一卡缘(13)及第二卡缘(14),线圈盘(3)固定在第一档缘(11)及第二挡缘(12)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档缘(11)朝向支架(2)的中心位置,第二挡缘(12)朝向支架(2)的周边位置,第一挡缘(11)的顶部高于第二挡缘(12)的顶部,第二挡缘(12)顶部与线圈盘(3)的上表面齐平或略高于线圈盘(3)的上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线圈盘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档缘(11)及第二挡 缘(12)分别位于磁条(1)线圈盘安装面的两端部,第一卡缘(13)及第二卡缘(14)分别位 于磁条(1)背面的两端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线圈盘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档缘(11)及第二挡 缘(12)分别位于磁条(1)线圈盘安装面的两端部,第一卡缘(13)及第二卡缘(14)分别位 于磁条(1)背面靠近磁条(1)的两端部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炉线圈盘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挡缘 (11)与第二挡缘(12)的高度差H为2 20mm。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磁炉线圈盘组件,包括两个以上磁条,支架及线圈盘,其中两个以上磁条呈放射状安装在支架上,磁条的线圈盘安装面上设有两个防止线圈盘工作时产生的电磁场向炉体外围辐射的第一挡缘及第二挡缘,其背面设有两个插卡在支架上的第一卡缘及第二卡缘,线圈盘固定在第一挡缘及第二挡缘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缘朝向支架的中心位置,第二挡缘朝向支架的周边位置,第一挡缘的顶部高于第二挡缘的顶部,第二挡缘的顶部与线圈盘的上表面齐平或略高于线圈盘的上表面。本技术磁条的第一挡缘能够阻挡线圈盘中心磁力线之间的相互干扰,避免磁力线相互抵消,提高了电磁炉的加热效率,第一、二挡缘也能有效防止电磁场对炉体外围辐射。文档编号F24C7/06GK201718067SQ20102021942公开日2011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9日专利技术者任玉洁 申请人:美的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炉线圈盘组件,包括两个以上磁条(1),支架(2)及线圈盘(3),其中两个以上磁条(1)呈放射状安装在支架(2)上,磁条(1)的线圈盘安装面上设有两个防止线圈盘工作时产生的电磁场向炉体外围辐射的第一档缘(11)及第二挡缘(12),其背面设有两个插卡在支架(2)上的第一卡缘(13)及第二卡缘(14),线圈盘(3)固定在第一档缘(11)及第二挡缘(12)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档缘(11)朝向支架(2)的中心位置,第二挡缘(12)朝向支架(2)的周边位置,第一挡缘(11)的顶部高于第二挡缘(12)的顶部,第二挡缘(12)顶部与线圈盘(3)的上表面齐平或略高于线圈盘(3)的上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玉洁
申请(专利权)人: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