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具体涉及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以及sram存储器的形成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半导体器件的尺寸持续减小,半导体器件制造过程中的光刻工艺精度也不断提升。
2、目前行业广泛使用的193nm浸没式光刻技术可以将特征尺寸缩小至76nm。在此基础上,再搭配多重曝光刻蚀技术(litho-etch-litho-etch,简称lele),可以继续将特征尺寸缩小至38纳米。
3、但随着集成电路制造工艺持续微缩,尤其是进入5纳米制程后,基于传统193nm浸没式光刻技术的制备工艺局限性越来越明显。目前,有部分集成电路制造工艺采用了更为先进的技术缩小制程,例如,极紫外(extreme ultra-violet,简称euv)光刻技术,然而,这些先进技术的产业化存在较高的技术障碍,目前仍难以大规模应用到量产实践中。
4、目前,在集成电路器件的后段互连工艺的制备中,仍更多地采用193nm浸没式光刻技术。对于该技术而言,虽然可以通过搭配双重自对准图案定义(sadp)以及四重自对准图案定义(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形材料层的材料包括无定形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墙的形成方法包括:形成位于所述第一图形材料层上的初始芯轴结构;在所述初始芯轴结构侧壁以及顶部表面沉积初始第一侧墙材料层;回刻蚀所述初始第一侧墙材料层,直至暴露出初始芯轴结构的顶部表面;去除所述初始芯轴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墙的尺寸范围为10纳米~20纳米;所述牺牲结构的尺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形材料层的材料包括无定形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墙的形成方法包括:形成位于所述第一图形材料层上的初始芯轴结构;在所述初始芯轴结构侧壁以及顶部表面沉积初始第一侧墙材料层;回刻蚀所述初始第一侧墙材料层,直至暴露出初始芯轴结构的顶部表面;去除所述初始芯轴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墙的尺寸范围为10纳米~20纳米;所述牺牲结构的尺寸范围为30纳米~50纳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第一图形材料层注入掺杂离子的工艺参数包括:所述掺杂离子包括硼离子;所述掺杂离子注入的能量为8kev~20kev。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掺杂区的离子浓度为1015cm-3~1020cm-3;所述第二掺杂区的离子浓度为0~105cm-3。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第一图形材料层注入掺杂离子后,在刻蚀所述第一图形材料层之前,还包括:对所述牺牲结构的厚度进行减薄处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牺牲结构的厚度进行减薄处理后,所述牺牲结构的尺寸与所述第一侧墙的尺寸相同。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墙与第三侧墙同时形成;所述第二侧墙的形成工艺包括原子层沉积工艺;所述第三侧墙的形成工艺包括原子层沉积工艺。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去除所述第二芯轴结构的工艺包括湿法刻蚀工艺。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形成所述第一图形材料层之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卓凡,
申请(专利权)人: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