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双电源在线式备电电路及其控制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双电源在线式备电电路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38912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21
本申请涉及供电控制领域,公开了一种双电源在线式备电电路及其控制方法。电路包括:第一电源控制模块和第二电源控制模块,第一电源控制模块与第二电源控制模块并联连接,第一电源控制模块中第一电源的输出端与第一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第一二极管的输出端与第一热敏电阻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热敏电阻的输出端与预置目标电路的VCC端连接,第一电源的输入端与目标电路的GND端连接;第二电源控制模块中第二电源的输出端与第二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第二二极管的输出端与第二热敏电阻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热敏电阻的输出端与目标电路的VCC端连接,第二电源的输入端与目标电路的GND端连接,本申请提高了供电系统预防电源故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供电控制,尤其涉及一种双电源在线式备电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在数据存储中心,监控控制系统,工控自动化控制系统,汽车功能安全/智能驾驶系统等应用场景中突然掉电对整个系统会产生很大危害,甚至产生应用风险,如数据中心或监控系统中第一电源掉电可能会产生数据丢失,在工控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在系统掉电情况下,可能产生控制系统停滞、工序紊乱等,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特别是在智能安全驾驶系统中,系统掉电,哪怕是短暂的失电,都有可能造成驾驶风险和人身安全危害。因此很多应用场景中对系统备电有严格的要求,以便在第一电源掉电或失电下,能使控制系统保持稳定、安全运行。目前第一电源和辅控电源的双电源模式为大多数的应用解决方案,但双电源的控制模式不同,对预防掉电/失电的应用效果也各不相同。

2、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包括:1.第一电源作为第一电源,通过开关1进行接入控制,保险丝1提供初步的过电流/过负载保护;2.第二电源作为辅控电源,当第一电源工作异常时,通过控制开关2进行接入到主电路中进行电源供应,同样保险丝2提供初步的过电流/过负载保护;3.整个控制系统中,需要对第一电源进行一定的监控与监测,根据不同的情况对开关1进行开关控制,实现第一电源的接入与断开;同样第二电源根据系统对第一电源的工作运行情况,通过对开关2进行开关控制,实现在第一电源退出供电的情况下,实现第二电源的接入控制。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得出:1.开关1和开关2作为主动控制开关,需要中央处理系统对该控制开关进行控制,一般需要在掉电或者失电前完成第二电源的切换工控制,否则可能切换不及时,从而导致断电;或者需要额外的控制系统(独立于第一电源/第二电源之外)单独对开关1/开关2进行控制;2.在该系统中,保险丝1/保险丝2作为不可恢复得熔断器,没有自恢复功能,一旦烧断失效,第一电源/第二电源将永久失去接入电路进行供电的机会,必须进行系统维修,通过设备外供电模块进行供电才能保持系统正常工作;在该系统中一般要保证第一电源/第二电源二者之一进行工作,则开关1/开关2必须保持一断开一闭合的控制状态下。如果开关1/开关2控制失效同时被接入到供电系统中,则形成第二电源间的电源短路,加大系统发热和功耗,可能产生一些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双电源在线式备电电路及其控制方法,用于采用双电源在线式备电提高了供电系统预防电源故障效果。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双电源在线式备电电路,所述双电源在线式备电电路包括:

3、第一电源控制模块和第二电源控制模块,所述第一电源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二电源控制模块并联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控制模块包括第一电源、第一二极管以及第一热敏电阻,所述第一电源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热敏电阻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热敏电阻的输出端与预置目标电路的vcc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的输入端与所述目标电路的gnd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控制模块包括第二电源、第二二极管以及第二热敏电阻,所述第二电源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热敏电阻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热敏电阻的输出端与所述目标电路的vcc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的输入端与所述目标电路的gnd端连接;

4、获取所述第一电源和所述第二电源之间的电源差异信息,并根据所述电源差异信息对所述目标电路进行无间断持续供电;所述第一二极管以及所述第二二极管用于防止所述第一电源与所述第二电源之间短路;所述第一热敏电阻以及所述第二热敏电阻用于对所述目标电路进行动态式过载或者过流保护;所述第一热敏电阻或者所述第二热敏电阻具体用于:当所述目标电路中的电流过大时,控制所述第一热敏电阻或者所述第二热敏电阻的电阻增大,以降低所述目标电路中的过载电流。

5、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双电源在线式备电控制方法,所述双电源在线式备电控制方法包括:

6、对第一电源控制模块进行状态监控,得到第一电源控制模块的第一运行状态数据,并对第二电源控制模块进行状态监控,得到第二电源控制模块的第二运行状态数据;

7、通过预置的第一自编码器对所述第一运行状态数据进行运行状态特征提取,得到第一运行状态特征集合,并通过预置的第二自编码器对所述第二运行状态数据进行运行状态特征提取,得到第二运行状态特征集合;

8、将所述第一运行状态特征集合输入预置的电源异常分析模型进行电源异常分析,得到所述第一电源控制模块的第一异常分析结果,并将所述第二运行状态特征集合输入所述电源异常分析模型进行电源异常分析,得到所述第二电源控制模块的第二异常分析结果;

9、对所述第一异常分析结果以及所述第二异常分析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得到综合异常分析结果;

10、根据所述综合异常分析结果,获取双电源在线式备电电路的负载需求数据;

11、将所述负载需求数据输入预置的粒子群算法进行控制参数分析,生成对应的第一控制参数策略;

12、根据所述第一控制参数策略对所述双电源在线式备电电路进行备电切换控制和实时状态监控,得到实时状态监控数据;

13、根据所述实时状态监控数据对所述第一控制参数策略进行策略调整,得到第二控制参数策略。

14、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本专利技术包括:第一电源控制模块和第二电源控制模块,第一电源控制模块与第二电源控制模块并联连接,第一电源控制模块中第一电源的输出端与第一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第一二极管的输出端与第一热敏电阻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热敏电阻的输出端与预置目标电路的vcc端连接,第一电源的输入端与目标电路的gnd端连接;第二电源控制模块中第二电源的输出端与第二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第二二极管的输出端与第二热敏电阻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热敏电阻的输出端与目标电路的vcc端连接,第二电源的输入端与目标电路的gnd端连接。本专利技术采用自适应式模式自动实现双电源相互备份的应用,无需额外的控制与检测,应用简单;相较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中的双电源一直处于在线工作状态,单电源配置低,总体电源供电能力强,负载承载能力大,电源应用效率高,成本低;采用ptc应用技术,实现可恢复式过流过载保护能力;双电源在线式备电,对系统供电系统预防电源故障效果明显、可靠、高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电源在线式备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电源在线式备电电路包括:

2.一种双电源在线式备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电源在线式备电控制方法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电源在线式备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第一电源控制模块进行状态监控,得到第一电源控制模块的第一运行状态数据,并对第二电源控制模块进行状态监控,得到第二电源控制模块的第二运行状态数据,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电源在线式备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预置的第一自编码器对所述第一运行状态数据进行运行状态特征提取,得到第一运行状态特征集合,并通过预置的第二自编码器对所述第二运行状态数据进行运行状态特征提取,得到第二运行状态特征集合,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电源在线式备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运行状态特征集合输入预置的电源异常分析模型进行电源异常分析,得到所述第一电源控制模块的第一异常分析结果,并将所述第二运行状态特征集合输入所述电源异常分析模型进行电源异常分析,得到所述第二电源控制模块的第二异常分析结果,包括:

<p>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电源在线式备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负载需求数据输入预置的粒子群算法进行控制参数分析,生成对应的第一控制参数策略,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电源在线式备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电源在线式备电电路包括:

2.一种双电源在线式备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电源在线式备电控制方法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电源在线式备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第一电源控制模块进行状态监控,得到第一电源控制模块的第一运行状态数据,并对第二电源控制模块进行状态监控,得到第二电源控制模块的第二运行状态数据,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电源在线式备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预置的第一自编码器对所述第一运行状态数据进行运行状态特征提取,得到第一运行状态特征集合,并通过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新龙张聪任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深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