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扰辅助育苗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8660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2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风扰辅助育苗机,包括移动框架平台、供风系统和控制箱体,所述移动框架平台包括龙门平台和上层平台,其两侧的竖杆末端安装有带刹车片的万向轮,所述供风系统包括:漩涡气泵、送风主管道和多孔管,所述控制箱体和所述漩涡气泵设置于移动框架平台上层平台,所述控制箱体固定在漩涡气泵正前方,本技术结构简单,拆卸和移动方便,移动框架平台可适应各种长度的育苗苗床,其框架结构不影响幼苗的整体光照,使用时通过所述供风系统提供适当的气流吹拂角度和气流强度并将气流扩散至整个育苗苗床的床面,产生的气流可调节幼苗冠层微环境并给予适当机械刺激,达到增加幼苗健壮程度、防止徒长和病虫害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育苗机,特别涉及一种风扰辅助育苗机,属于育苗机。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中各个国家采取愈加严格的进口农产品绿色质量标准,食品安全的概念愈加深入人心,因此发展绿色果蔬生产技术迫在眉睫。现如今,主流的果蔬育苗调控策略依然是对幼苗采用生长调节剂等农药以防止幼苗的徒长和病虫害,这一方式增加了农产品与土壤中化药残留的风险,对国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胁,而风是一种外部环境因子,利用气流扰动给予幼苗机械刺激和微环境的调节可以显著提高幼苗的质量,使幼苗更加健壮,所以急需一款风扰辅助育苗机来满足绿色果蔬生产的需求。而现有的用于育苗的风扰装置有很多,例如公告号为cn107567862a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蔬菜集约化育苗苗床微风吹拂装置,此种微风吹拂装置通过自走的方式对整个苗床面进行吹拂,但该装置只是在经过幼苗上方时对该列幼苗进行吹拂处理,并不能对幼苗进行持续性的吹拂扰动,以达到更好的育苗品质,并且该装置在应用于长度过长的苗床时存在设备接线复杂繁琐,进而导致用电安全隐患高等缺点,若上述设备采用移动电源,则会导致设备成本增加,且该装置在吹拂幼苗时,因斜向吹风口的轴线与水平线夹角为固定角度45°,只能在单一方向对幼苗进行吹拂扰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扰辅助育苗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微风吹拂装置无法持续性扰动幼苗以进一步提高幼苗质量,不能适应长度过长苗床以及只能对幼苗进行单一方向吹拂扰动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风扰辅助育苗机,包括1个移动框架平台、1个供风系统和1个控制箱体。所述移动框架平台由1个龙门平台、2个上层平台、2个置物板和6个带刹车片的万向轮组成,置物板上有配合供风系统和控制箱体安装的螺栓连接定位孔;所述供风系统由漩涡气泵、送风主管道、多孔管和管道堵头组成;所述控制箱体由控制箱面板、控制箱后盖、plc可编程控制器、plc工作开关和整机急停开关组成;所述移动框架平台设置在育苗苗床的正上方,所述供风系统设置在所述移动框架平台上,所述控制箱体设置在移动框架平台的二层平台上,位于供风系统正前方,所述控制箱体控制供风系统的工作状态和启停时间,所述供风系统对所述育苗苗床上苗盘中的幼苗进行风扰刺激,所述移动框架平台在支撑供风系统和控制箱体的同时可定时定点手动移动至育苗苗床的不同区段。

4、上述的风扰辅助育苗机,所述移动框架平台均采用欧标3030q型材进行搭建并采用型材角码进行连接固定,能够保证所述风扰辅助育苗机整机的轻便性和装卸便利性,降低了材料的加工难度。

5、上述的风扰辅助育苗机,所述龙门平台跨放置于育苗苗床上,所述第一上层平台和第二上层平台分别位于龙门平台两侧边缘的中点,所述第一置物板和第二置物板分别通过螺栓连接与第一上层平台表面和第二上层平台表面相连接,能够减小所述基本框架平台占地面积,节约工作空间。

6、上述的风扰辅助育苗机,所述6个带刹车片的万向轮与所述龙门平台两侧竖杆末端以螺纹连接的形式固定在一起,所述风扰辅助育苗机整体可以进行平移,能够分段进行工作,以达到适应长度较长的育苗苗床的目的。

7、上述的风扰辅助育苗机,所述供风系统的两个漩涡气泵分别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于第一置物板和第二置物板上,所述送风主管道与漩涡气泵出风口相配合连接,所述多孔管侧壁开设有多个出风孔,一侧与管道堵头相配合连接,另一侧通过变径与送风主管道相连接,所述多孔管可绕其轴线小范围转动,可改变出风孔所吹出气流的角度,以满足不同品种、不同高度幼苗的风扰刺激需求。

8、上述的风扰辅助育苗机,所述控制箱体以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第一置物板上,所述控制箱体内置220v转24v的开关电源,plc工作开关设置于所述plc可编程控制器和开关电源之间,能够控制所述plc可编程控制器的开关。

9、上述的风扰辅助育苗机,所述整机急停开关设置于2个漩涡气泵与220v电源之间,能够控制漩涡气泵的开关,以保证用电的安全性。

10、上述的风扰辅助育苗机,所述plc可编程控制器为触摸屏,所述plc内置程序能够实现控制所述漩涡气泵启停和运行时间,能够实现所述供风系统持续和间歇性给予幼苗气流扰动的功能。

11、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本技术涉及了一种风扰辅助育苗机,由1个移动框架平台、1个供风系统和1个控制箱体。该装置能够定点平移,以分段作业的方式有效的适应不同长度的育苗苗床;该装置能够改变多孔管的连接角度,以此来改变出风孔处气流的出风角度,可适应不同品种、不同高度幼苗所需的风扰刺激需求;该装置通过plc工作开关和整机急停开关快速地控制整机电路的通断,提高了用电的安全性;该装置通过plc可编程控制器的内置程序实现持续性和间断性给予幼苗气流扰动,可达到更好的育苗品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扰辅助育苗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移动框架平台(1)、供风系统(2)、控制箱体(3),其中,所述移动框架平台(1)跨放置于育苗苗床(4)的正上方,包括第一置物板(9)、第二置物板(6)、第一上层平台(10)、第二上层平台(7)、龙门平台(8)、带刹车片的万向轮(11);所述供风系统(2)包括漩涡气泵(12)、送风主管道(14)、多孔管(15)、管道堵头(16),其中所述送风主管道(14)包括元件有变径(13)、三通(17)和立体五通(18);漩涡气泵(12)采用与第一置物板(9)和第二置物板(6)以螺栓连接的方式放置于移动框架平台(1)的第一上层平台(10)和第二上层平台(7)上;所述控制箱体(3)位于第一上层平台(10)上的漩涡气泵(12)正前方,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一置物板(9)上,由控制箱体面板(24)、控制箱体后盖(23)、PLC可编程控制器(20)、PLC工作开关(22)、整机急停开关(21)、220V转24V开关电源(25)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扰辅助育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框架平台(1)跨放置于育苗苗床(4)正上方,移动框架平台(1)均采用欧标3030Q型材搭建,且均采用角码连接固定,其中第一上层平台(10)和第二上层平台(7)分别位于龙门平台(8)两侧边缘的中点,第一置物板(9)和第二置物板(6)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分别与第一上层平台(10)和第二上层平台(7)的上表面相连接,所述带刹车片的万向轮(11)与移动框架平台(1)两侧竖杆底部以螺纹连接的形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扰辅助育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供风系统(2)中漩涡气泵(12)以螺栓连接的方式与第一置物板(9)和第二置物板(6)相连接,其气泵出风口(19)与送风主管道(14)相配合连接,送风主管道(14)与变径(13)、三通(17)、立体五通(18)相配合连接,多孔管(15)通过配合连接的方式与变径(13)相连接,多孔管(15)末端与管道堵头(16)相连接,以上所述连接方式均为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扰辅助育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PLC工作开关(22)设置于220V转24V开关电源(25)与PLC可编程控制器(20)之间,整机急停开关(21)设置于220V电源与漩涡气泵(1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扰辅助育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PLC可编程控制器(20)为触摸屏。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扰辅助育苗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移动框架平台(1)、供风系统(2)、控制箱体(3),其中,所述移动框架平台(1)跨放置于育苗苗床(4)的正上方,包括第一置物板(9)、第二置物板(6)、第一上层平台(10)、第二上层平台(7)、龙门平台(8)、带刹车片的万向轮(11);所述供风系统(2)包括漩涡气泵(12)、送风主管道(14)、多孔管(15)、管道堵头(16),其中所述送风主管道(14)包括元件有变径(13)、三通(17)和立体五通(18);漩涡气泵(12)采用与第一置物板(9)和第二置物板(6)以螺栓连接的方式放置于移动框架平台(1)的第一上层平台(10)和第二上层平台(7)上;所述控制箱体(3)位于第一上层平台(10)上的漩涡气泵(12)正前方,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一置物板(9)上,由控制箱体面板(24)、控制箱体后盖(23)、plc可编程控制器(20)、plc工作开关(22)、整机急停开关(21)、220v转24v开关电源(25)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扰辅助育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框架平台(1)跨放置于育苗苗床(4)正上方,移动框架平台(1)均采用欧标3030q型材搭建,且均采用角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智国杨沛佶刘影羊军王明刚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