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性好的板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8331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19
本技术涉及一种密封性好的板式换热器,由上到下依次包括上压板、过水板组和下压板,上压板和过水板组之间设置有上密封板,下压板和过水板组之间设置有下密封板;上压板设有多个第一通孔,上密封板设置有第一介质进水管、第一介质出水管、第二介质进水管和第二介质出水管,上密封板、第一介质进水管、第一介质出水管、第二介质进水管和第二介质出水管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介质进水管与第一介质出水管位于上密封板的两个对角,第二介质进水管与第二介质出水管位于上密封板的另外两个对角。本技术中上密封板和下密封板可以提高本方案板式换热器的密封效果,解决了传统板式换热器内的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容易从上压板和下压板处流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尤其涉及一种密封性好的板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1、目前,换热器一般包括顶板、底板和过水板组,顶板和底部分别位于过水板组的顶部和底部,且顶板和底板在竖直方向上相互挤压过水板组,使得顶板和底板可以夹持过水板组。

2、其中,顶板和底板均采用金属材质制作而成,过水板组的顶部和底部均为换热片,且换热片也采用金属材质制作而成,因此,顶板和过水板组之间一般设置有密封圈,底板和过水板组之间也设置有密封圈。但是,长期使用后,两侧的密封圈在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的冲压下,容易出现位置偏移,使得顶板和过水板组之间的密封效果较差,底板和过水板组之间的密封效果也差,使得进行换热的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容易从底板和顶板处流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密封性好的板式换热器,上密封板安装在上压板和顶部的换热片之间,上密封板可以密封过水板组与所述上压板之间的间隙,减少第一介质或第二介质从顶部的换热片与上压板之间的间隙中流出的情况;同理,下密封板安装在下压板和底部的换热片之间,可以密封过水板组和下压板之间的间隙,从而减少第一介质或第二介质从底部的换热片与下压板之间的间隙中流出的情况,因此,上密封板和下密封板可以提高本方案板式换热器的密封效果,解决了传统板式换热器内的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容易从上压板和下压板处流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密封性好的板式换热器,由上到下依次包括上压板、过水板组和下压板,所述上压板和所述过水板组之间设置有上密封板,所述下压板和过水板组之间设置有下密封板,所述上密封板用于密封所述过水板组与所述上压板之间的间隙,所述下密封板用于密封所述过水板组和所述下压板之间的间隙;

4、所述上压板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上密封板设置有第一介质进水管、第一介质出水管、第二介质进水管和第二介质出水管,所述上密封板、第一介质进水管、第一介质出水管、第二介质进水管和第二介质出水管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一介质进水管与所述第一介质出水管位于所述上密封板的两个对角,所述第二介质进水管与所述第二介质出水管位于所述上密封板的另外两个对角;

5、所述第一介质进水管、第一介质出水管、第二介质进水管和第二介质出水管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一通孔相对设置且一一对应,所述第一介质进水管、第一介质出水管、第二介质进水管和第二介质出水管分别穿出对应的所述第一通孔与外界管道相连通;

6、过水板组包括多个换热片和多个橡胶圈,相邻两个所述换热片形成第一介质流道或第二介质流道,所述橡胶圈用于形成并密封所述第一介质流道和第二介质流道,所述第一介质流道用于供第一介质流动,所述第二介质流道用于供第二介质流动,所述第一介质的流动方向和所述第二介质的流动方向相反,多个所述第一介质流道和多个所述第二介质流道交替排布于所述过水板组;

7、所述第一介质流道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介质进水管相连通,所述第一介质流道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介质出水管相连通,所述第二介质流道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介质进水管相连通,所述第二介质流道的输出端与第二介质出水管相连通。

8、可选的,所述换热片设有v形导流区,所述换热片包括有第一子换热片和第二子换热片,所述第一子换热片和所述第二子换热片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子换热片的v形导流区的开口方向和所述第二子换热片的v形导流区的开口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子换热片和所述第二子换热片交替排布,所述橡胶圈位于所述第一子换热片与所述第二子换热片之间;

9、所述第一换热片、橡胶圈和第二换热片形成密闭的所述第一介质流道和第二介质流道;

10、所述上密封板和所述下密封板均设置有v形结构,所述v形结构与所述v形导流区结构相同,所述上密封板的v型结构位于靠近所述换热片的一侧,所述上密封板的v形结构的开口方向与相邻的所述换热片的v形导流去的开口方向相反;

11、所述下密封板的v形结构位于靠近所述换热片的一侧,所述v形结构的开口方向与相邻的所述换热片的v形导流去的开口方向相反;

12、所述第一子换热片和所述第二子换热片之间设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用于区分所述第一子换热片和第二子换热片的安装方向。

13、可选的,所述第一子换热片和所述第二子换热片均设有分流区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包括第一子通孔、第二子通孔、第三子通孔和第四子通孔,所述第一子通孔、第二子通孔、第三子通孔和第四子通孔分别与第一介质进水管、第一介质出水管、第二介质进水管和第二介质出水管相连通;

14、所述分流区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分流区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子通孔、第二子通孔、第三子通孔和第四子通孔的外侧,多个所述分流区分别与所述第一子通孔、所述第二子通孔、所述第三子通孔和所述第四子通孔相连通;

15、多个所述分流区均与所述v形导流区相连通。

16、可选的,所述橡胶圈包括第一子橡胶圈和第二子橡胶圈,所述第一字橡胶圈和所述第二橡胶圈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子橡胶圈和第二子橡胶圈均设有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与所述第二密封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17、所述第一子橡胶圈的第一密封部用于密封所述第三子通孔和所述第四子通孔,所述第一子橡胶圈的所述第二密封部用于密封所述第一子通孔、第二子通孔、分流区和v形导流区的外侧边缘,所述第一子橡胶圈的所述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一子换热片和所述第二子换热片形成所述第一介质流道;

18、所述第二子橡胶圈的第一密封部用于密封所述第一子通孔和第二子通孔,所述第二子橡胶圈的所述第二密封部用于密封所述第三子通孔、第四子通孔、分流区和v形导流区的外侧边缘,所述第二子橡胶圈的所述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一子换热片和所述第二子换热片形成所述第二介质流道;

19、所述第一子橡胶圈和第二子橡胶圈交替排布于第一子换热片和第二子换热片之间。

20、可选的,所述第一子橡胶圈和所述第二子橡胶圈均设有三层防漏结构,所述防漏结构的两侧紧贴第一子换热片和第二子换热片。

21、可选的,所述第一子换热片和所述第二子换热片的外侧边缘均环设有翻边结构。

22、可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所述第一子换热片和所述第二子换热片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设有弧板,所述弧板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子换热片和第二子换热片的表面,所述弧板向内收缩,所述弧板与所述第一子换热片或第二子换热片为一体成型结构;

23、所述第一子换热片和所述第二子换热片的两侧边设有所述第二缺口,所述第一子换热片的所述第二缺口靠近所述第一子通孔和所述第四子通孔,所述第二子换热片的所述第二缺口靠近所述第二子通孔和所述第三子通孔。

24、可选的,所述第一子换热片和第二子换热片均采用食品级不锈钢材质制成。

25、可选的,所述上密封板和所述下密封板均采用食品级耐高温塑料材料制成。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密封性好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由上到下依次包括上压板、过水板组和下压板,所述上压板和所述过水板组之间设置有上密封板,所述下压板和过水板组之间设置有下密封板,所述上密封板用于密封所述过水板组与所述上压板之间的间隙,所述下密封板用于密封所述过水板组和所述下压板之间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性好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片设有V形导流区,所述换热片包括有第一子换热片和第二子换热片,所述第一子换热片和所述第二子换热片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子换热片的V形导流区的开口方向和所述第二子换热片的V形导流区的开口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子换热片和所述第二子换热片交替排布,所述橡胶圈位于所述第一子换热片与所述第二子换热片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密封性好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换热片和所述第二子换热片均设有分流区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包括第一子通孔、第二子通孔、第三子通孔和第四子通孔;所述第一子通孔与第一介质进水管相连通,第二子通孔与第一介质出水管相连通,第三子通孔与第二介质进水管相连通,第四子通孔与第二介质出水管相连通;p>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密封性好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圈包括第一子橡胶圈和第二子橡胶圈,所述第一子橡胶圈和所述第二子橡胶圈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子橡胶圈和第二子橡胶圈均设有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与所述第二密封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密封性好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橡胶圈和所述第二子橡胶圈均设有三层防漏结构,所述防漏结构的两侧紧贴第一子换热片和第二子换热片。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密封性好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换热片和所述第二子换热片的外侧边缘均环设有翻边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密封性好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所述第一子换热片和所述第二子换热片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设有弧板,所述弧板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子换热片和第二子换热片的表面,所述弧板向内收缩,所述弧板与所述第一子换热片或第二子换热片为一体成型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密封性好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换热片和第二子换热片均采用食品级不锈钢材质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性好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密封板和所述下密封板均采用食品级耐高温塑料材料制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性好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由上到下依次包括上压板、过水板组和下压板,所述上压板和所述过水板组之间设置有上密封板,所述下压板和过水板组之间设置有下密封板,所述上密封板用于密封所述过水板组与所述上压板之间的间隙,所述下密封板用于密封所述过水板组和所述下压板之间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性好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片设有v形导流区,所述换热片包括有第一子换热片和第二子换热片,所述第一子换热片和所述第二子换热片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子换热片的v形导流区的开口方向和所述第二子换热片的v形导流区的开口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子换热片和所述第二子换热片交替排布,所述橡胶圈位于所述第一子换热片与所述第二子换热片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密封性好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换热片和所述第二子换热片均设有分流区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包括第一子通孔、第二子通孔、第三子通孔和第四子通孔;所述第一子通孔与第一介质进水管相连通,第二子通孔与第一介质出水管相连通,第三子通孔与第二介质进水管相连通,第四子通孔与第二介质出水管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密封性好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圈包括第一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宝锋季桐青陈庆劲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维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