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极材料的预锂预镁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8287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19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负极材料的预锂预镁化装置。所述装置可包括反应炉、镁源进料仓、第一传送单元、混合进料仓、气源、第二传送单元、真空发生单元和集料仓;反应炉包括炉体、感应线圈和保温层;镁源进料仓能存储镁源;第一传送单元分别与镁源进料仓和反应炉连接;混合进料仓能将硅氧材料和锂源混合并得到混合料;气源通过与混合进料仓连接,能提供惰性环境;第二传送单元分别与混合进料仓和反应炉连接;真空发生单元与反应炉连接,以提供真空环境;集料仓与反应炉连接,并能够收集反应后的物料。本技术结构简便、升温速度快、制备成本低、效率高,能够解决镁粉无法达到低粒度和危险性高的问题,适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负极材料的制备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负极材料的预锂预镁化装置


技术介绍

1、硅氧负极材料是一种常见的负极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锂硫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等能量存储设备中。相对于传统的碳负极材料,硅氧负极材料具有更高的理论容量、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好的循环稳定性。因此,它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2、硅氧负极材料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最初是为了改善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而提出的。然而,由于硅在锂化过程中会发生巨大的体积变化,导致电池容量和循环稳定性的严重下降,因此其实际应用受到了限制。

3、近年来,研究者们通过一系列改进,如纳米材料制备、表面涂层、多孔结构设计等方法,大大提高了硅氧负极材料的性能。例如,通过纳米化处理,硅氧材料的表面积增大,电解液与电极的接触面积增加,从而提高了离子交换速率,同时减缓了体积变化的影响。表面涂层和多孔结构设计也可以在保持高容量的同时提高电极的稳定性和循环寿命。

4、然而,在初始锂化过程中不可逆的锂损耗和电子导电较差的氧化物的存在会造成氧化亚硅材料初始库伦效率很低,阻碍了电化学动力学。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极材料的预锂预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反应炉、镁源进料仓、第一传送单元、混合进料仓、气源、第二传送单元、真空发生单元和集料仓,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材料的预锂预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进料仓设置有用于实现对流混合、剪切混合、扩散混合或机械混合的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材料的预锂预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单元包括第一通管以及位于第一通管中的第一旋转传送轴,所述第二传送单元包括第二通管以及位于第二通管中的第二旋转传送轴,第一传送单元和第二传送单元都伸入到所述炉体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极材料的预锂预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反应炉、镁源进料仓、第一传送单元、混合进料仓、气源、第二传送单元、真空发生单元和集料仓,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材料的预锂预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进料仓设置有用于实现对流混合、剪切混合、扩散混合或机械混合的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材料的预锂预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单元包括第一通管以及位于第一通管中的第一旋转传送轴,所述第二传送单元包括第二通管以及位于第二通管中的第二旋转传送轴,第一传送单元和第二传送单元都伸入到所述炉体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极材料的预锂预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管和/或第二通管位于所述炉体中的轴身上嵌接有搅拌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材料的预锂预镁化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珊宋冯乐钟凯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天诺聚能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