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梯度型预制混凝土板及叠合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7890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17
功能梯度型预制混凝土板及叠合板涉及建筑领域。功能梯度型预制混凝土板,包括预制混凝土板,所述预制混凝土板内埋设有钢筋网,所述预制混凝土板的密度自上而下逐渐增大;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底部埋设在所述预制混凝土板内,所述连接件的顶部外漏在预制混凝土板外。功能梯度型混凝土叠合板,包括功能梯度型预制混凝土板,所述功能梯度型预制混凝土板的预制混凝土板上方现浇有现浇混凝土板,所述现浇混凝土板内埋设有现浇钢筋骨架,所述连接件的顶部埋设在所述现浇混凝土板内。本技术具有优化受力、提升保温效果、减少楼板厚度、节约材料和提高生产效率等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混凝土叠合板。


技术介绍

1、首先,楼板作为房屋建筑中的重要水平构件,主要承担楼板平面外的竖向荷载,例如板自重、家具、货物、人员等。然而,楼板厚度方向上的受力分布是不均匀的,板中心位置的受力最小,几乎为零,而板底和板面位置的受力最大。但,现有的混凝土叠合板的预制混凝土层各处密度一致,在楼板厚度方向上强度无变化,导致叠合板的强度无法根据受力位置调整。

2、此外,随着建筑节能要求的提高,对楼板的保温要求也越来越高。常规做法是在结构楼板施工完毕之后,再在楼板面铺设保温层。然而,保温层材料强度较低,为保护保温层,还需要在保温层上浇筑约5cm厚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这增加了楼板的厚度,降低了房间的净高,同时也容易损坏保温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能梯度型预制混凝土板,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2、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能梯度型混凝土叠合板,采用功能梯度型预制混凝土板制成。

3、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4、功能梯度型预制混凝土板,包括预制混凝土板,所述预制混凝土板内埋设有钢筋网,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板的密度自上而下逐渐增大;

5、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底部埋设在所述预制混凝土板内,所述连接件的顶部外漏在预制混凝土板外。

6、优选,所述钢筋网的网格形状为方形网格或矩形网格或三角形网格。

7、优选,所述连接件的底部焊接连接或捆扎连接钢筋网。

8、功能梯度型混凝土叠合板,包括功能梯度型预制混凝土板,所述功能梯度型预制混凝土板的预制混凝土板上方现浇有现浇混凝土板,所述现浇混凝土板内埋设有现浇钢筋骨架,所述连接件的顶部埋设在所述现浇混凝土板内。

9、优选,还包括埋设在预制混凝土板、现浇混凝土板内的钢锭铣削型钢纤维。

10、优选,所述连接件的顶部焊接连接或捆扎连接现浇钢筋骨架。

11、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受力优化:功能梯度型混凝土叠合板优化了楼板的受力分布,使材料在不同部位承受合适的受力,提高了楼板的结构性能和承载能力。

13、保温效果提升:本技术预制混凝土板的密度较小的上部,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可以取代保温层,从而使本技术无需另设保温层,进而降低施工难度。更关键的是,本技术的预制混凝土板的密度较小的上部分布更为均匀,而且可以根据保温性能的要求适当调整厚度,所以可有效保证楼板的保温性能,减少保温层损坏风险,从而满足建筑节能要求。

14、减少楼板厚度:功能梯度型混凝土叠合板的设计使得在楼板中心位置的受力最小,可以减少楼板的厚度,提高房间的净高度。这有助于增加建筑物的可用空间,提升使用体验。

15、节约材料:功能梯度型混凝土叠合板,可以逐层沉积混凝土,减少材料的浪费。叠合板的制作过程中,根据需要逐渐改变材料成分,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减少了浪费现象。

16、生产效率提高:功能梯度型混凝土叠合板,可以实现复杂的设计要求,减少了施工中的加工和调整工作,提高了生产效率。这有助于缩短工期,提高施工效率。

17、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优化受力、提升保温效果、减少楼板厚度、节约材料和提高生产效率等有益效果。这些效果使其在建筑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有助于提高建筑物的结构性能、节能性能和施工效率,满足不断发展的建筑需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功能梯度型预制混凝土板,包括预制混凝土板,所述预制混凝土板内埋设有钢筋网,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板的密度自上而下逐渐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梯度型预制混凝土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网的网格形状为方形网格或矩形网格或三角形网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梯度型预制混凝土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底部焊接连接或捆扎连接钢筋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梯度型预制混凝土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呈棒状的主体,所述主体的侧壁上设有向外伸出的枝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功能梯度型预制混凝土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枝干上设有开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功能梯度型预制混凝土板,其特征在于,连接在主体的下部的枝干向外向上延伸,位于上部的枝干向外向下延伸。

7.功能梯度型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功能梯度型预制混凝土板,所述功能梯度型预制混凝土板的预制混凝土板上方现浇有现浇混凝土板,所述现浇混凝土板内埋设有现浇钢筋骨架,所述连接件的顶部埋设在所述现浇混凝土板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功能梯度型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埋设在预制混凝土板、现浇混凝土板内的钢锭铣削型钢纤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功能梯度型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顶部焊接连接或捆扎连接现浇钢筋骨架。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功能梯度型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板的厚度为3cm-10cm。

...

【技术特征摘要】

1.功能梯度型预制混凝土板,包括预制混凝土板,所述预制混凝土板内埋设有钢筋网,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板的密度自上而下逐渐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梯度型预制混凝土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网的网格形状为方形网格或矩形网格或三角形网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梯度型预制混凝土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底部焊接连接或捆扎连接钢筋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梯度型预制混凝土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呈棒状的主体,所述主体的侧壁上设有向外伸出的枝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功能梯度型预制混凝土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枝干上设有开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功能梯度型预制混凝土板,其特征在于,连接在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丰华顾金水丁宏陆点威潘佳王学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模卡建筑工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