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混凝土模卡墙体预制拼接工艺制造技术_技高网

混凝土模卡墙体预制拼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1830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混凝土模卡墙体预制拼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构建内页墙:内页墙的墙体内设有灌浆孔道,所述内页墙的墙体的外侧壁上开有连接孔;步骤二、构建外页墙:所述外页墙上设有连接件;步骤三、拼接内页墙和外页墙:将外页墙立于内页墙的外侧,所述外页墙的连接件插入到所述内页墙的连接孔内;步骤四、填充保温材料和混凝土砂浆:向灌浆孔道内灌注混凝土砂浆,向内页墙和外页墙之间填充保温材料。内页墙和外页墙之间的距离可调,从而可以根据建筑的节能设计要求,制备出不同保温层厚度的墙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是墙体的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1、现有的夹心保温墙体,多是逐层搭建的,建筑施工周期长、建筑现场污染大,而且保温层厚度不可调,无法满足不同建筑的节能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模卡墙体预制拼接工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混凝土模卡墙体预制拼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4、步骤一、构建内页墙:所述内页墙的墙体内设有混凝土砂浆灌注用的灌浆孔道,所述内页墙的墙体的外侧壁上开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所述灌浆孔道连通;

5、步骤二、构建外页墙:所述外页墙上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埋设在所述外页墙的墙体内,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从所述外页墙的墙体的内侧壁伸出;

6、步骤三、拼接内页墙和外页墙:将外页墙立于内页墙的外侧,所述外页墙的连接件插入到所述内页墙的连接孔内,通过调整连接件插入到连接孔内的深度,来调整内页墙和外页墙之间的距离;

7、步骤四、填充保温材料和混凝土砂浆:向灌浆孔道内灌注混凝土砂浆,向内页墙和外页墙之间填充保温材料。

8、本专利技术采用拼接工艺制作墙体,具有下述有益效果:1.内页墙和外页墙之间的距离可调,从而可以根据建筑的节能设计要求,制备出不同保温层厚度的墙体。2.相比于传统的夹心保温墙体反打工艺,保温层的调节更方便,同时允许通过聚氨酯发泡技术,填密整个保温腔(内页墙和外页墙之间的间隙),提高了墙体的保温性能和气密性能,满足国家超低能耗技术要求。

9、优选,步骤一中,用模卡砌块搭接出所述内页墙的墙体,所述模卡砌块包括内侧板、外侧板、连接在内侧板和外侧板之间的连接板,所述内侧板、所述外侧板、所述连接板围成所述模卡砌块的中空腔,上、下两块模卡砌块错位设置,上、下两块模卡砌块的中空腔存在交错,中空腔的交错部分形成所述竖向孔道,所述竖向孔道内插设有竖向延伸的竖向钢筋。生产时,可以采用立模生产,免除钢材开模费用,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绿色生产。

10、进一步优选,所述连接板的高度小于所述内侧板或所述外侧板的高度,在模卡砌块上下堆叠后,较矮的连接板之间形成所述横向孔道,所述横向孔道内设置有横向钢筋。横向孔道和纵向孔道连通,形成灌浆孔道,方便混凝土砂浆的灌注的同时,可在灌注后使各部分的连接强度更高。

11、优选,所述连接孔开在所述模卡砌块的侧壁上,或者,开在相邻的两块模卡砌块的交界处。

12、优选,步骤二中,所述外页墙的墙体是混凝土预制板,所述混凝土预制板内埋设有钢筋网板;

13、以所述连接件位于外页墙的墙体内的一端作为内端,以所述连接件位于外页墙的墙体外的一端作为外端;

14、所述内端的端部连接有挡片,所述挡片位于所述钢筋网板的一侧,所述连接件的外端位于所述钢筋网板的另一侧。挡片一方面可以稳定连接件的重心,避免在混凝土预制的过程中,连接件移位或倾倒,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防止连接件脱出。

15、优选,所述连接件为玻璃纤维材质的连接件。本专利技术对连接件的材质进行了选取,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效果。

16、优选,所述连接孔的孔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从而利用上部较大的口径方便连接件的插入,利用下部较小的口径卡牢插入的连接件。

17、优选,步骤三中,移动外页墙,使所述连接件插入到所述内页墙内的长度不小于80mm±5mm,内页墙、外页墙之间的距离为60mm±5mm、80mm±5mm或100mm±5mm。从而保证内页墙和外页墙的连接强度。

18、优选,步骤四中,先在内页墙的内侧、外页墙的外侧固定置限位板,然后再填充保温材料和混凝土砂浆。可以,所述内页墙、所述外页墙上还开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插有对拉螺栓,对拉螺栓穿过限位板,将限位板拉紧。从而在填充保温材料和混凝土砂浆时,防止内页墙和外页墙受压变形或间距发生变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混凝土模卡墙体预制拼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模卡墙体预制拼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用模卡砌块搭接出所述内页墙的墙体,所述模卡砌块包括内侧板、外侧板、连接在内侧板和外侧板之间的连接板,所述内侧板、所述外侧板、所述连接板围成所述模卡砌块的中空腔,上、下两块模卡砌块错位设置,上、下两块模卡砌块的中空腔存在交错,中空腔的交错部分形成所述竖向孔道,所述竖向孔道内插设有竖向延伸的竖向钢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模卡墙体预制拼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的高度小于所述内侧板或所述外侧板的高度,在模卡砌块上下堆叠后,较矮的连接板之间形成所述横向孔道,所述横向孔道内设置有横向钢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模卡墙体预制拼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开在所述模卡砌块的侧壁上,或者,开在相邻的两块模卡砌块的交界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模卡墙体预制拼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外页墙的墙体是混凝土预制板,所述混凝土预制板内埋设有钢筋网板;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混凝土模卡墙体预制拼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玻璃纤维材质的连接件。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混凝土模卡墙体预制拼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移动外页墙,使所述连接件插入到所述内页墙内的长度不小于80mm±5mm,内页墙、外页墙之间的距离为60mm±5mm、80mm±5mm或100mm±5mm。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混凝土模卡墙体预制拼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的孔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混凝土模卡墙体预制拼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先在内页墙的内侧、外页墙的外侧固定置限位板,然后再填充保温材料和混凝土砂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混凝土模卡墙体预制拼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页墙、所述外页墙上还开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插有对拉螺栓,对拉螺栓穿过限位板,将限位板拉紧。

...

【技术特征摘要】

1.混凝土模卡墙体预制拼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模卡墙体预制拼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用模卡砌块搭接出所述内页墙的墙体,所述模卡砌块包括内侧板、外侧板、连接在内侧板和外侧板之间的连接板,所述内侧板、所述外侧板、所述连接板围成所述模卡砌块的中空腔,上、下两块模卡砌块错位设置,上、下两块模卡砌块的中空腔存在交错,中空腔的交错部分形成所述竖向孔道,所述竖向孔道内插设有竖向延伸的竖向钢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模卡墙体预制拼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的高度小于所述内侧板或所述外侧板的高度,在模卡砌块上下堆叠后,较矮的连接板之间形成所述横向孔道,所述横向孔道内设置有横向钢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模卡墙体预制拼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开在所述模卡砌块的侧壁上,或者,开在相邻的两块模卡砌块的交界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模卡墙体预制拼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外页墙的墙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丰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模卡建筑工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