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IBC电池互联条、生产工艺及IBC电池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IBC电池互联条、生产工艺及IBC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7849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光伏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IBC电池互联条、生产工艺及IBC电池。包括基材,所述基材上设置有涂覆层,所述涂覆层的焊接面为第一涂覆层,与所述焊接面相对的非焊接面为第二涂覆层,所述第一涂覆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涂覆层的厚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控制互联条焊接面和非焊接面的涂覆层厚度,避免生产过程中的虚焊问题,从而提高了电池组件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伏组件,具体涉及一种ibc电池互联条、生产工艺及ibc电池。


技术介绍

1、互联条是光伏组件生产材料中必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太阳能电池以互联条作为载体串接电池片之间正负极来实现传输电池片产生的电流。互联条与太阳电池上电极焊接质量对光伏组件发电效率和寿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ibc电池因设计的特殊性,串焊机焊接时互联条均集中在电池背面,焊接后电池片受背面互联条的应力较大。现有的互联条在于ibc电池片焊接的过程中存在虚焊严重,从而影响电池组件质量的问题。

2、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目前ibc电池片采用低温主栅浆料,可焊性较弱,加上多栅点式焊接设计焊接面积小和互联条的焊接面的涂覆层不易流动,致使焊锡对焊点的包裹性不足,焊接拉力偏小,部分焊点焊接拉力不满足要求,导致生产过程中虚焊严重,从而影响电池组件质量。

2、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ibc电池互联条、生产工艺及ibc电池,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互联条焊接面和非焊接面的涂覆层厚度,避免生产过程中的虚焊问题,从而提高了电池组件的质量。

3、本专利技术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4、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ibc电池互联条,包括基材,所述基材上设置有涂覆层,所述涂覆层的焊接面为第一涂覆层,与所述焊接面相对的非焊接面为第二涂覆层,所述第一涂覆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涂覆层的厚度。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涂覆层的厚度为:25μm~35μm。

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涂覆层的厚度为:5μm~20μm。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涂覆层为锡铅合金。

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涂覆层为锡铅合金。

9、进一步地,所述基材为铜基基材。

10、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ibc电池互联条的生产工艺,用于生产上述所述的互联条,所述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1、将基片浸泡在涂覆液内;

12、将涂覆上涂覆层的基片从涂覆液中取出,具有涂覆层的基片的涂覆层厚度大于等于第一涂覆层的厚度;

13、通过风刀的作用使的第一涂覆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涂覆层的厚度。

14、进一步地,基片以125-135m/min速度经过涂覆液,使基片涂覆层的厚度为40μm±2μm;使用扁平风刀:扁平风刀口与基片距离控制在10-30mm,扁平风刀作用在第一涂覆层上的风压为0.02-0.04mpa,扁平风刀口作用在第二涂覆层上的风压为0.03-0.06mpa。

15、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ibc电池,包括若干ibc电池片和上述所述的互联条,若干ibc电池片通过所述互联条连接。

16、进一步地,所述ibc电池片背面设置有栅线;所述细栅线焊接所述互联条。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包括如下优点:

18、1、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互联条焊接面和非焊接面的涂覆层厚度,避免生产过程中的虚焊问题,从而提高了电池组件的质量。

19、2、本专利技术的生产方法能够获得第一涂覆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涂覆层的厚度的互联条。

20、3、本专利技术通过对ibc组件用互联条涂覆层的优化设计,焊接面涂覆层厚度为25μm~35μm,增加了焊接过程中焊锡的流动性,对焊点包裹性增强,焊接更加充分,焊接拉力从0.7n提升至1n,有效降低了ibc组件虚焊不良,从而提高了ibc组件产品质量,同时非焊接层厚度为5μm~20μm降低了生产成本。

21、4、本专利技术的互联条非常适合ibc等一众背接触式电池,非常具有推广意义。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IBC电池互联条,包括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上设置有涂覆层,所述涂覆层的焊接面为第一涂覆层,与所述焊接面相对的非焊接面为第二涂覆层,所述第一涂覆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涂覆层的厚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BC电池互联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覆层的厚度为:25μm~35μ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IBC电池互联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涂覆层的厚度为:5μm~20μm。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IBC电池互联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覆层为锡铅合金。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IBC电池互联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涂覆层为锡铅合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BC电池互联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为铜基基材。

7.一种IBC电池互联条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用于生产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互联条,所述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8.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BC互联条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基片以125-135m/min速度经过涂覆液,使基片涂覆层的厚度为40μm±2μm;使用扁平风刀:扁平风刀口与基片距离控制在10-30mm,扁平风刀作用在第一涂覆层上的风压为0.02-0.04Mpa,扁平风刀口作用在第二涂覆层上的风压为0.03-0.06Mpa。

9.一种IBC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IBC电池片和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互联条,若干IBC电池片通过所述互联条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IBC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IBC电池片背面设置有栅线;所述细栅线焊接所述互联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ibc电池互联条,包括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上设置有涂覆层,所述涂覆层的焊接面为第一涂覆层,与所述焊接面相对的非焊接面为第二涂覆层,所述第一涂覆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涂覆层的厚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bc电池互联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覆层的厚度为:25μm~35μ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ibc电池互联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涂覆层的厚度为:5μm~20μm。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ibc电池互联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覆层为锡铅合金。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ibc电池互联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涂覆层为锡铅合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bc电池互联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为铜基基材。

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刘飞唐蛟李元荣张武新王琪展德栋杨增英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西宁太阳能电力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