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育晨专利>正文

管接头的连接卡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7226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15
本技术提供一种管接头的连接卡箍结构,是凭借一卡箍部件将一第一管接头与一第二管接头的对接处加以连接、固定,该卡箍部件包含一第一盖体、一第二盖体、一第一活动扣、一第二活动扣,该第一盖体设一第一扣合杆,该第二盖体设一第二扣合杆,凭借第一弹性体及第二弹性体弹力作用,使该第一活动扣紧扣于该第二扣合杆,以及该第二活动扣紧扣于该第一扣合杆。借此,第一活动扣与第二活动扣构成双向对扣结构,产生双向自锁功能,任一活动扣被打开时,均能保持在锁紧状态,而且外力移除后可自行恢复到双向自锁状态,安装操作方便、快捷,且不需应用到任何夹具、工具及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卡箍,特别涉及一种应用第一活动扣、第二活动扣构成双向对扣结构,并产生双向自锁功能,进而不需应用到任何夹具、工具及设备即可对管接头对接处加以锁紧固定的管接头的连接卡箍。


技术介绍

1、根据目前世界汽车行业的
,有关油管连接技术,常见到的主流连接技术基本上是应用螺纹部件加上锥面来密封,针对此种目前市场上采用的安装技术、方式,其结构虽然相对简单,因多采用铝合金制造,安装时容易破坏表面处理而影响到外观,且安装维修时均费时费力。

2、因此,上述现有油管连接技术其构造、功效,仍未臻至于理想,确实有改善的必要性。

3、于是,本创作人基于产品不断改良创新的理念,乃本着多年从事该
的专业实务经验,以及积极潜心研发思考,经由无数次的实际设计实验,致有本技术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管接头的连接卡箍结构,其应用第一活动扣、第二活动扣构成双向对扣结构,并产生双向自锁功能,进而不需应用到任何夹具、工具及设备即可对管接头对接处加以锁紧固定。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接头的连接卡箍结构,是凭借一卡箍部件将一第一管接头与一第二管接头的对接处加以连接、固定,其特征在于,该卡箍部件包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接头的连接卡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盖体另一侧与该第一盖体另一侧是凭借一轴杆穿设于其中而形成活动枢接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接头的连接卡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盖体、该第二盖体在相对应的内表面二侧具有两个定位突缘,而该第一管接头的表面环设有一阶部,该第二管接头的表面环设有一定位槽,该两个定位突缘导合于该阶部及该定位槽,以构成卡箍部件的止挡定位作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接头的连接卡箍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接头的连接卡箍结构,是凭借一卡箍部件将一第一管接头与一第二管接头的对接处加以连接、固定,其特征在于,该卡箍部件包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接头的连接卡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盖体另一侧与该第一盖体另一侧是凭借一轴杆穿设于其中而形成活动枢接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接头的连接卡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盖体、该第二盖体在相对应的内表面二侧具有两个定位突缘,而该第一管接头的表面环设有一阶部,该第二管接头的表面环设有一定位槽,该两个定位突缘导合于该阶部及该定位槽,以构成卡箍部件的止挡定位作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接头的连接卡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弹性体与该第二弹性体是扭力弹簧,并套设于该第一扣合杆与第二扣合杆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接头的连接卡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弹性体与该第二弹性体是扭力弹簧,并套设于该第一扣合杆与第二扣合杆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接头的连接卡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弹性体与该第二弹性体是以其尾端弹簧的弹力顶推该第一活动扣、该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育晨
申请(专利权)人:江育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