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核电热交换器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水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穿管辅助装置及穿管方法。
技术介绍
1、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是压水堆核电站核岛安全壳内实现非能动冷却的核一级重要设备。该设备安装在安全壳顶部水箱内,外侧为大型不锈钢型钢框架,内侧通过c形裸露式换热管组进行换热冷却。换热管内运行着带有核辐射的一回路介质,所以在制造过程中对于换热管外壁质量有着严格的要求,不允许磕碰和划伤。管束组件中的每列c形换热管63均通过多组与外侧框架齿形板62焊接的管束支撑条61进行固定支撑以防止运行时换热管发生震动。
2、设计上根据c形换热管63在框架内的分布,管束支撑条61分布有横向和斜向等多种排列形式。设备制造中管束支撑条61提前安装在齿形板62卡槽内并与其焊接固连,待全部管束支撑条61安装焊接完毕再将c形换热管由内向外、从下到上逐排插入管束支撑条间的管束半圆槽611至管板64端面并与其焊接,如图7中所示。
3、为防止运行时c形换热管63与管束支撑条61产生摩擦,设计要求,管束支撑条半圆槽611直径d比换热管直径d仅大0.1mm,在穿管时每排管束支撑条半圆槽611与管板孔的同轴度要求控制在0.3mm以内,并且在穿管过程中c形换热管63与管束支撑条61不允许发生应力划蹭以防换热管表面划伤。
4、在管束支撑条61与齿形板62焊接时,由于焊接过程中产生热收缩,焊后管束支撑条61存在轻微弯曲的弹性变形导致管束支撑条间距l变小,不再满足穿管要求。现有技术中,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横向排列的管束支撑条,如图8中
5、(1)这种胀杆胀开规格有严格要求,即胀杆直径不得大于缩小后管束支撑条间隙l+1mm,否则胀杆插入过紧时会对管束支撑条半圆槽611内壁造成轻微划伤,给后续换热管插入带来伤管的风险;
6、(2)这样的撑胀方式需要依靠人员施加外力撬开合适的间隙,十分消耗人力,而且不同间距l需要配适相应直径尺寸的胀杆;在管束支撑条变形区域多的情况下,需要准备并使用多种型号的胀杆,消耗大量时间来执行撑胀作业,耽误工期;
7、(3)还存在斜向排列的管束支撑条结构,如图9中所示,该种情况下无法使用普通胀杆进行撑胀,目前并无合理的解决方案,若如图9中所示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胀杆进行人力撬动撑胀,难以控制力度和精度,很有可能导致管束支撑条扭曲变形,影响换热管的工作状态。
8、每台余热排出热交换器约有900根c形换热管,每根换热管要穿过多排横向和斜向排列的管束支撑条才能进入管板64的管孔,可见穿管工作量大,调节难度高,给生产进度和质量带来一定的阻力。
9、综上所述,目前亟需一种能够满足斜向排列结构和适用于多种间隙的管束支撑条撑胀的装置来辅助穿管。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人进行了锐意研究,设计出一种热交换器斜向排列管束支撑条撑胀装置及穿管方法,该装置中,包括胀销、膨胀螺杆、定位槽板、尼龙顶丝以及蝶形螺母,其中,定位槽板可将胀销固定在管束支撑条上,通过预紧蝶形螺母使胀销内部的膨胀螺杆沿胀销内的锥孔段移动,从而使得膨胀段的前端膨胀,将两相邻管束支撑条间隙l胀大;当管束支撑条与齿形板焊后导致两管束支撑条间距l缩小时,可以根据穿管顺序设置该装置的安装顺序,对管束支撑条间距l进行撑胀;在撑胀的过程中,胀销未与支撑条半圆槽发生摩擦,不会对管束支撑条造成划伤,从而完成本专利技术。
2、具体来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斜向排列管束支撑条撑胀装置,该装置包括胀销1、膨胀螺杆2、定位槽板3、尼龙顶丝4和蝶形螺母5;
3、其中,所述胀销1穿过定位槽板3后,该装置被尼龙顶丝4固定在两条管束支撑条之间,通过蝶形螺母5带动膨胀螺杆2朝向胀销1的内部移动,从而使得胀销1向外扩张,进而撑胀所述两条管束支撑条。
4、其中,所述胀销1包括都呈圆柱状的膨胀段和把手段13,所述膨胀段的外径尺寸与换热管外径相等;所述把手段的外径尺寸大于所述膨胀段的外径尺寸;
5、所述膨胀段所在的一侧为前方,把手段13所在的一侧为后方,在膨胀段的前端,沿着轴线方向开设有与胀销1同轴的锥孔段11,从前向后,所述锥孔段11的内径尺寸逐渐减小;在锥孔段11的后方延伸设置有贯穿胀销1的通孔14;
6、在锥孔段11和通孔14的相接处设置有沿径向方向上下贯穿胀销1的裂口槽12。
7、其中,所述膨胀螺杆2包括依次相连的锥形头21、直杆段22和细牙螺纹23;
8、所述锥形头21的锥度与锥孔段11的锥度相同;
9、所述直杆段22的外径尺寸小于通孔14的内径尺寸。
10、其中,所述膨胀螺杆1从前端插入到胀销1中,使得细牙螺纹23从把手段13的通孔14中伸出,并能够与蝶形螺母5旋拧配合;
11、优选地,当预紧蝶形螺母5时,膨胀螺杆2的锥形头21沿锥孔段11向后滑移,挤压膨胀段的前端,使得膨胀段的前端绕着裂口槽12向外膨胀,单侧膨胀量,即半径扩大范围在2mm以下;
12、当松脱蝶形螺母5时,胀销1膨胀段的前端弹性变形回弹,推动膨胀螺杆2复位,膨胀段的前端的直径尺寸也恢复到与换热管外径相等。
13、其中,所述的定位槽板3为内侧设有方槽31的c形板,定位槽板3的两侧设有供膨胀螺杆1插入的长圆形孔32,定位槽板3的中部设有顶丝螺纹孔33;
14、所述方槽31能够容纳管束支撑条,
15、所述尼龙顶丝4旋拧穿过顶丝螺纹孔33后抵接到管束支撑条上,从而使得膨胀螺杆1和尼龙顶丝4从两侧夹紧管束支撑条,进而将该装置固定到管束支撑条上。
16、其中,所述尼龙顶丝4的端部为球头面41,该球头面41的半径尺寸与管束支撑条上半圆槽的半径尺寸一致。
17、其中,所述管束支撑条61并排设置有多条,用以固定换热管63,所述换热管为c形换热管;
18、在管束支撑条的一侧,间隔设置有多个向内凹陷的半圆槽611,所述换热管嵌入到该半圆槽内。
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热交换器c形换热管的穿管方法,该方法中,将c形换热管插入并固定到由横向排列管束支撑条和斜向排列管束支撑条组成的支撑系统中,并且通过权利要求1至7所述的热交换器斜向排列管束支撑条撑胀装置撑胀固定管束支撑条61之间的距离。
20、其中,所述支撑系统包括多条管束支撑条61,在所述管束支撑条61的上下两端都设置有齿形板62,所述齿形板62呈长条状,其一侧开设有多个豁槽,所述管束支撑条61的两端都嵌入到所述豁槽中,并且所述管束支撑条61与齿形板62之间焊接固定;
21、在管束支撑条的一侧,间隔设置有多个向内凹陷的半圆槽611,所述换热管63嵌入到该半圆槽内。
22、其中,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3、步骤1,当两个管束支撑条61间距偏小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水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斜向排列管束支撑条撑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胀销(1)、膨胀螺杆(2)、定位槽板(3)、尼龙顶丝(4)和蝶形螺母(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水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斜向排列管束支撑条撑胀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水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斜向排列管束支撑条撑胀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水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斜向排列管束支撑条撑胀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水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斜向排列管束支撑条撑胀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水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斜向排列管束支撑条撑胀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水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斜向排列管束支撑条撑胀装置,其特征在于,
8.一种压水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C形换热管的穿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将C形换热管插入并固定到由横向排列管束支撑条和斜向排列管束支撑条组成的支撑系统中,并且通过权利要求1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水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C形换热管的穿管方法,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水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C形换热管的穿管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水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斜向排列管束支撑条撑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胀销(1)、膨胀螺杆(2)、定位槽板(3)、尼龙顶丝(4)和蝶形螺母(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水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斜向排列管束支撑条撑胀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水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斜向排列管束支撑条撑胀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水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斜向排列管束支撑条撑胀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水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斜向排列管束支撑条撑胀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水堆非能动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扬,庄思明,张建磊,李金汉,孙兴鑫,秦大致,刘映超,秦香茹,岳鹏,
申请(专利权)人:哈电集团秦皇岛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