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6961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14
本申请提供一种切换电路,所述电路中第一火线开关分别连接至主用火线与切换电路的正输出端;第一零线开关分别连接至零线与切换电路的负输出端;每个第二火线开关连接至备用火线与第一火线开关的另一端;每个第二零线开关分别连接至零线与第一零线开关的另一端;线圈的一端与第一火线开关的一端连接,另一端连接第一零线开关的一端;其中,第一火线开关与第一零线开关为常开开关,第二火线开关和第二零线开关为常闭开关。本申请提供的切换电路,多条火线分别与零线构成为负载提供电能的供电回路,采用线圈开关切换导通的供电回路,降低了自动切换回路中器件的成本与安装空间,提高了自动切换回路的实用性与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供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切换电路


技术介绍

1、在储能系统直流侧辅助配电柜中,需要配置不间断电源(uninterruptible powersupply,简称ups)用以给重要回路提供不间断供电电源。但是由于ups本身对运行环境要求较高,或者因为ups主机硬件因运输问题损坏,会导致有故障无法启动的弊端。当ups损坏无法输出时,一是会耽误现场调试及并网进度。更有可能在储能系统运行时,因故障停机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给ups配电设置可自动切换回路是非常有必要的;

2、目前的自动切换回路是使用自动转换开关电器或者使用可逆接触器组作为主要的自动切换装置,但是器件成本较高,且需占用很大的安装空间,而储能系统的辅助配电空间都比较紧凑,使得目前的自动切换回路的实用性与灵活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切换电路,用以提高自动切换回路的实用性与灵活性。

2、本申请提供一种切换电路,所述电路包括:主用火线、备用火线、零线与线圈开关;其中,所述线圈开关包括线圈和多个开关,所述多个开关包括所述主用火线对应的第一火线开关和第一零线开关、第二火线开关、第二零线开关,火线总数量、火线开关数量与零线开关数量相同,所述线圈开关具有每个开关对应的输入端和输出端;

3、所述第一火线开关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主用火线,所述第一火线开关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切换电路的正输出端;所述第一零线开关的一端连接至所述零线,所述第一零线开关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切换电路的负输出端;p>

4、每个所述第二火线开关的一端连接至对应的备用火线,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火线开关的另一端;每个所述第二零线开关的一端连接至所述零线,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零线开关的另一端;

5、所述线圈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火线开关的一端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零线开关的一端;其中,所述第一火线开关与所述第一零线开关为常开开关,用于在所述线圈得电时导通,并在所述线圈不得电时断开,所述第二火线开关和所述第二零线开关为常闭开关,用于在所述线圈得电时断开,并在所述线圈不得电时导通。

6、在一种示例中,所述电路还包括:所述主用火线对应的第一控制开关以及每个所述备用火线对应的第二控制开关;

7、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所述主用火线,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第一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火线开关的一端,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至所述零线,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第二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一零线开关的一端;

8、每个第二控制开关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对应的备用火线,每个第二控制开关的第一输出端连接至对应的第二火线开关的一端,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至所述零线,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第二输出端连接至对应的第二零线开关的一端。

9、在一种示例中,所述第一控制开关与所述第二控制开关为断路器。

10、在一种示例中,所述电路还包括:第一ups电源,

11、所述第一ups电源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主用火线连接,所述第一ups电源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零线连接;

12、所述第一ups电源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火线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ups电源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零线开关的一端连接。

13、在一种示例中,所述第一ups电源包括:第一蓄电池与第三控制开关,

14、所述第一蓄电池的一端与所述第一ups电源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蓄电池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控制开关的第一端连接;

15、所述第三控制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ups电源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控制开关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一ups电源的第一输出端连接;

16、所述第一ups电源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一ups电源的第二输出端连接。

17、在一种示例中,所述第三控制开关为继电器开关或晶体管。

18、在一种示例中,所述第一ups电源还包括:第一整流器与第一逆变器,

19、所述第一整流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ups电源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整流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蓄电池的一端连接,用于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并将直流电输入到所述第一蓄电池中;

20、所述第一逆变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蓄电池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逆变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控制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用于将第一蓄电池输出的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

21、在一种示例中,所述电路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ups电源,具体的,

22、所述第二ups电源的第一输入端与备用火线连接,所述第二ups电源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零线连接;

23、所述第二ups电源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火线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ups电源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零线开关的一端连接。

24、在一种示例中,所述第二ups电源包括:第二蓄电池与第四控制开关,

25、所述第二蓄电池的一端与所述第二ups电源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蓄电池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控制开关的第一端连接;

26、所述第四控制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ups电源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控制开关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ups电源的第一输出端连接;

27、所述第二ups电源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ups电源的第二输出端连接。

28、在一种示例中,所述第二ups电源包括:第二整流器与第二逆变器,

29、所述第二整流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ups电源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整流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蓄电池的一端连接,用于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并将直流电输入到所述第二蓄电池中;

30、所述第二逆变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蓄电池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逆变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控制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用于将第二蓄电池输出的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

31、本申请提供的切换电路,所述电路包括:主用火线、备用火线、零线与线圈开关;其中,所述线圈开关包括线圈和多个开关,所述多个开关包括所述主用火线对应的第一火线开关和第一零线开关、第二火线开关、第二零线开关,火线总数量、火线开关数量与零线开关数量相同,所述线圈开关具有每个开关对应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第一火线开关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主用火线,所述第一火线开关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切换电路的正输出端;所述第一零线开关的一端连接至所述零线,所述第一零线开关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切换电路的负输出端;每个所述第二火线开关的一端连接至对应的备用火线,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火线开关的另一端;每个所述第二零线开关的一端连接至所述零线,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零线开关的另一端;所述线圈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火线开关的一端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零线开关的一端;其中,所述第一火线开关与所述第一零线开关为常开开关,所述第二火线开关和所述第二零线开关为常闭开关。本申请提供的切换电路,多条火线分别与零线构成为负载提供电能的供电回路,采用线圈开关切换导通的供电回路,降低了自动切换回路中器件的成本与安装空间,提高了自动切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用火线、备用火线、零线与线圈开关;其中,所述线圈开关包括线圈和多个开关,所述多个开关包括所述主用火线对应的第一火线开关和第一零线开关、第二火线开关、第二零线开关,火线总数量、火线开关数量与零线开关数量相同,所述线圈开关具有每个开关对应的输入端和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所述主用火线对应的第一控制开关以及每个所述备用火线对应的第二控制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与所述第二控制开关为断路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第一UPS电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PS电源包括:第一蓄电池与第三控制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控制开关为继电器开关或晶体管。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PS电源还包括:第一整流器与第一逆变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UPS电源,具体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UPS电源包括:第二蓄电池与第四控制开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UPS电源包括:第二整流器与第二逆变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用火线、备用火线、零线与线圈开关;其中,所述线圈开关包括线圈和多个开关,所述多个开关包括所述主用火线对应的第一火线开关和第一零线开关、第二火线开关、第二零线开关,火线总数量、火线开关数量与零线开关数量相同,所述线圈开关具有每个开关对应的输入端和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所述主用火线对应的第一控制开关以及每个所述备用火线对应的第二控制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与所述第二控制开关为断路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第一ups电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剑威林玉春李文兴施华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宏科创新能源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